这几天的冷空气
让临安瞬间开启“冰窖模式”
突然的降温,也是让许多小伙伴除了里三层、外三层地裹起来,同时用起了各种“取暖神器”:热水袋、电暖宝、暖宝宝、电热毯、电暖器等等。不过,“神器”虽能带来温暖舒适,可是一旦使用不当,也可能让你“受伤”哦。来来来,一起来了解一下——低温烫伤。
很多人可能疑惑,低温也会烫伤?
低温烫伤可比普通烧烫伤“狡猾”多了!
△普通烧烫伤,通常是在高温气体、火焰、开水等接触下造成的创伤。这种创伤通常显而易见,也容易让人察觉和躲避。△低温烫伤,有点类似“温水煮青蛙”,它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烫伤,是由于较长时间接触高于体温的低热物体,热力慢慢渗透进皮下软组织而引起的烫伤。
△低温烫伤虽然面积小但深度较深,损伤常常深达真皮深层甚至全层皮肤坏死,即临床诊断的深II度或III度烫伤。
低温烫伤的高发人群
1.老年人:末梢神经敏感度下降。
2.糖尿病、中风后遗症患者:肢端感觉不够灵敏。
3.婴幼儿:神经发育不完全,表达能力差。
4.在室外冻到手脚麻木,到室内立刻拿热源取暖的人。
5.大量饮酒的人。
市面上常见的“取暖神器”实际使用的平均温度都在40℃至50℃之间,暖宝宝的发热温度甚至可达60℃以上,均处于低温烫伤的“高发范围”!
如何预防低温烫伤
为了避免发生低温烫伤,老年人最好不要长时间接触温度超过体温的物品。患糖尿病、脉管炎或脑卒中后遗症以及长期卧床的老年人尤需特别注意。
如果用电热毯,温度不要设得过高,也不要整夜使用,不要长时间地贴近暖气片等取暖设备。使用热水袋取暖时,时间不要过长,最好是睡觉前放在被子里先暖被窝,睡觉时取出来,尽量避免整夜放于被窝内,如果想在睡觉时将热水袋放在脚下取暖,要用毛巾把热水袋包上,不要使热源表面直接作用在皮肤上。
如何处理低温烫伤
当长时间使用取暖设备,发现皮肤已经发红、肿胀、脱皮或出现水泡了,则意味着已经发生了低温烫伤,此时应立即进行"冷处理"。用凉水对创面进行淋洗、冷敷或用包裹冰块的毛巾等冷敷。医院就诊。
注意不要涂抹有颜色的药水,以免影响对创面深度的判断;不要涂抹油膏,以免热量难以散发,清创也困难;不要涂抹酱油、牙膏等奇怪的东西,以免造成进一步的感染。
文稿:肛肠外科王诗乐
编辑:龚岚/审核:朱雅琴/签发:郑渝华
往期精彩回顾
53个名额,虚位以待!医院年度招聘开始啦!“乾坤大挪移”让宝宝华丽转身!临安一院产科外倒转术助臀位妈妈顺产分娩~
专家来临
年12月30日至年1月5医院专家在临安一院门诊时间安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