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阴冷加上湿漉漉的天气,洗什么都不干,穿什么都冰冷,让小编心情低落至极,全靠电热毯、暖宝宝、取暖器强撑着。
这不昨晚,小编手捂着暖手宝,脚套着电暖鞋,追着我的爱剧,就这么暖烘烘地睡着了。醒来时,小编我感觉脚腕处有些痒,正准备挠一挠,忽然发现起了两个小水泡。
天啊,这就是传说中的“低温烫伤”吗?我一刻也不敢怠慢,赶紧用冷水反复冲洗了一遍烫伤处,直到红肿稍稍褪去,才敢涂抹上烫伤药膏。
今天一大早,我就找到了我院烧伤整形科主任医师毛新兴。一看我的烫伤伤口,毛新兴主任医师大大赞扬了我的应急处置能力。“低温烫伤是指长时间接触高于45℃的低热物体所引起的慢性烫伤。冬天,人体神经反应比较迟钝,皮肤的感觉相对也弱了许多,加上人体下肢皮肤的角质层比较厚,刚接触取暖设备时,皮肤可能并没有感觉烫。但时间一长,热量慢慢渗透到组织造成烫伤。”毛新兴主任医师说,“这类低温烫伤表面看起来面积小,仅在皮肤上出现红肿、水泡、脱皮等现象,但实际上皮肤深部已经受到损伤。若处理不当,会导致长时间不能愈合。”
几日前,56岁的何大叔因长时间使用艾灸仪被烫伤了,小腿部起了一个很大的水泡。一开始,何大叔觉得就这么一点小伤不打紧,用“好得快”应应急喷一喷,马上就会好起来的。可谁知道过了两天,烫伤处红肿不仅没好转还溃烂了,疼得晚上都睡不着觉,何大叔只能到普外肝胆外科接受住院治疗。“像何大叔这样的情况,需通过创面换药,待新鲜的肉芽组织长出后再进行植皮手术。”毛新兴主任医师还强调,“烫伤后,一定要在第一时间用冷水冲洗或冷敷创面最少20分钟,这样才能为之后的治疗争取好的预后。”
01
取暖设备怎么用才安全?热水袋、暖宝宝、电热毯、取暖器等几乎都是冬天每家每户少不了的取暖法宝,如何正确使用它们防止低温烫伤呢?
小编提醒大家,使用电热毯,温度不要设置得过高,待被窝暖和后,应在上床前断掉电源;使用暖宝宝需隔着几层衣服贴用;使用取暖器时,距离不要太近,也不要长时间对着同一个位置;使用热水袋取暖时,水量不宜太满,水温不宜过高,热水袋外面最好用布包裹隔热。如果想让热水袋暖孩子的被窝,把热水袋放于两层毯子中间,使它不直接接触孩子的皮肤,或者仅在睡前放在被子里先暖被窝,睡觉时取出。
02
如果发生了低温烫伤,我们应该怎么办呢?首先一旦发生低温烫伤,先用凉毛巾冷敷或冷水冲洗20分钟以上,以达到降温和减轻烫伤程度的目的,然后要及时就医,千万不要用自己知道或者从网上查来的土方处理,比如酱油或是牙膏涂抹烫伤处,这很容易引起伤口的感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