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宣传中心浙大儿院
如果说空调、wifi、西瓜
是夏天的理想模式
那么取暖器、热水袋、电热毯
就是南方人过冬的三大法宝
冷空气一波接着一波,大伙家里的取暖器、热水袋等各种取暖设备都搬出来了吧?不少人调侃,冬天的命是取暖器给的,要是没有这些取暖用品,南方的冬天真不知道怎么过。
但取暖设备虽好,可不要过分依赖哦,因为看似不高的温度也会造成烫伤。近段时间,浙大儿院烧伤整形门诊就接诊了不少低温烫伤的患儿。这其中有因为热水袋烫伤的,也有因为使用艾条贴烫伤的。
艾条贴治感冒
三个多月宝宝被低温烫伤
朵朵(化名)是个三个月的女宝宝,前段时间感冒,妈妈听闻使用艾条贴治疗感冒效果好,不用吃药还没有副作用,就在她右小腿上贴了艾条贴。考虑到朵朵年龄小,特意选择了温和灸,配有温控贴,使用时间4小时。第二天早晨,妈妈发现朵朵右小腿上出现了一个大水泡,以为是普通的烫伤,便自行涂抹了一些烫伤药膏。四天后,朵朵右小腿上的伤口不仅没有愈合,反而更严重了。妈妈这才意识到不对劲,带着朵朵来到了浙大儿院。
感谢朵朵妈妈提供图片
浙大儿院烧伤整形科副主任姜润松介绍,朵朵这是典型的低温烫伤。
低温烫伤,指机体长时间接触温度不太高的热源,致使热量蓄积而导致接触部位皮肤、皮下组织烧伤。低热烧伤的温度一般在44~51℃,通常不易被察觉,持续时间长,待到发现时往往已经造成比较严重的伤害,好发于婴幼儿、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及老年人。
低温烫伤导致的创面一般痛感不明显,但皮肤会出现红肿、水泡、脱皮或者发白。这种烫伤面积不大,但是深度却比较大,有的可深达骨质。创面深,往往造成组织坏死。
一个不留神
热水袋也会“伤”你很深
姜润松副主任说,低温烫伤指在相对低的温度,比如50度左右,接触时间过长造成的烫伤。使用艾条贴导致低温烫伤比较少,更多的是热水袋、暖宝宝使用不当导致的。
近段时间,几乎每天都会接诊低温烫伤患儿,且多数是一些大小孩。比如睡觉时用热水袋取暖,长期接触腿部的某个地方,进而造成了局部的烫伤。这个烫伤比较隐蔽,刚开始看可能就是一个水泡,但是这个伤口恢复起来会需要比较长的时间。他曾接诊过一个小学生,晚上睡觉时热水袋不离身。虽然热水袋温度不高,也没有破,但长时间接触后,小腿被低温烫伤,在医院连续换了一个半月的药才康复。
如何预防低温烫伤
为了避免出现皮肤低温烫伤,姜润松副主任建议,儿童在使用暖宝宝、热水袋时,要控制好温度和时长,避免取暖用品直接接触皮肤。
此外,家长也要看护好自己的孩子,不要让他们靠近取暖的热源。热水袋、电热毯这类取暖工具,最好在睡前就移除。由于孩子对温度没那么敏感,年龄太小的孩子,不推荐使用暖宝宝。
烫伤后怎么办?牢记这5字口诀
万一发生低温烫伤,家长不要胡乱给孩子涂抹药品,应立即用冷水冲洗创面或用干毛巾包裹冰块冷敷。最医院就医。
烫伤创面处理注意事项
1、脱离热源以后,如果有条件用流动水冲洗,降低局部的温度。
2、不建议用没有消毒灭菌过的物质,比如牙膏、猫毛或者是酱油这种有颜色的东西覆盖在伤面上。因为覆盖创面对后续的伤口的处理会比较困难,而且很容易造成进一步的损伤。
3、烫伤的面积小,可以自己就近想办法,但是面积大或者是烫伤得比较深,医院救治。
烫伤后5字口诀
冲:将烫伤部位放在冷水下冲15分钟,让热气散发,水流不要太快。
脱:轻轻脱下或剪下烫伤部位的衣物,注意不要扯破伤口。
泡:若疼痛仍然明显,可在冷水中再浸泡15分钟。
盖:使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轻轻盖住患处避免磕碰。
送:简单处理后,及时送医。
编辑:陈西瓜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