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沈阳日报」
日前,福建泉州4岁女童所佩戴的电话手表突然发生自燃,孩子的手背皮肤被严重烧伤。
作为当下常见的儿童穿戴产品,此次儿童电话手表自燃事件引发了很多家长对这类产品安全的担心。儿童电话手表为何会发生自燃?自燃几率有多大?该行业目前有没有严格统一的生产标准与销售规范?
去年出货量超万只
作为可穿戴移动终端,儿童智能手表在国内的发展十分迅猛。按照大数据的统计,去年国内儿童智能手表的销量超过万只。
在网上,儿童智能手表的价格跨度也很大。从几十元一只到数千元一只不等,打电话是基础功能,另外还有定位、视频通话、听音乐、AI识别等功能。
而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儿童智能手表也在上演和手机类似的“竞赛”,比如不断增加各种功能,不断提升屏幕质量、定位精准度、续航时间等。这样一来,就对手表电池有了更高的要求。
自燃一般有三种可能
无独有偶,早在年11月,广东江门也发生过一起儿童智能手表自燃事件,造成了学生手腕烫伤。
当时这只手表是从某品牌实体店购买,发生事故后,家长还特地发到学校群里,提醒其他家长:如非必需,不要给孩子佩戴智能手表,购买电子产品一定要到正规商家,并提高质量意识!
儿童电话手表的能量来源是手表内部的锂电池。
电话手表出现自燃或者爆炸,一般是因为锂电池内部发生短路或过充电。
目前锂电池的生产及工艺比较完善,只要不是劣质材料、工艺不合格的锂电池,出现自燃情况的概率是极其低的。且合格的手表通常会有过压过流保护装置,也会有效防止过充电引起的自燃或者爆炸。
但锂电池毕竟是电化学产品,产品的一致性控制相较于普通电子产品更难。一些大品牌对于产品的一致性、生产工艺等控制相对更严格。
专家表示,电池质量合格的情况下,移动终端出现自燃和爆炸,一般有三种可能。
第一种是没有做好防水,手表进水包括汗液进入手表,可能导致电池短路,引发自燃。目前大量儿童智能手表标明是游泳级的防水,可以戴着洗手和洗澡,但万一防水没有做到位,就有可能导致事故。另一种是手表经过严重的挤压变形,有异物刺穿电芯,引起正负极短路,导致电流密度过大,生热失控。还有种可能就是充电过载,过长时间的充电会造成电压始终偏高,仍然有损坏保护,造成爆炸的风险。儿童定位手表作为新兴事物,还没有比较完善的生产标准。
选购时注意这四点
1.电话手表需符合3C质量认证
3C认证即是“中国强制认证”。3C认证的标志为“CCC”,是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根据《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制定的产品认证制度。
2.保留购买凭证
如遇到发现是假冒伪劣产品,有购买凭证,可及时拨打或进行举报投诉。
3.需看清说明书
任何电子产品使用前都要看清楚说明书的注意事项,按要求使用,才能避免因不规范使用导致的意外风险。
4.选择口碑好的品牌
认准旗舰店、授权店等有资质的官方网络销售平台,避免被“山寨店”坑。
来源:河南省教育厅
编辑:王沛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