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喝烧碱水,木垒两岁女童口腔严重灼伤
公益车队和民警护送患儿来乌就医
新疆网讯(记者梁淑芳)“孩子食管无灼伤,已无大碍,可以出院了。”3月11日,当医院消化科主任李涛的这句话后,童童的父亲杨先生赶紧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木垒县的雷锋公益车队队长党桐,及自治区公安厅交警总队高等级公路支队卡子湾交警大队民警阿不都沙拉木·热西提。
说起与两人的情谊,还要从杨先生两岁的女儿童童误喝烧碱水说起。
杨先生家住木垒县,3月8日,他从朋友那里拿了一些烧碱放在厨房,准备等有空了清理一下厨房油污。可没想到当天午饭后,女儿自己拖着小板凳到了厨房,踩着凳子摸到了装有烧碱水的瓶子。
“孩子可能喝了一口,我妈听见孩子的哭声后赶紧用毛巾给她擦嘴,用水漱口。当时娃的嘴就肿了,擦嘴的毛巾上还有血丝。”杨先生回忆说,医院,医院治疗条件有限,医生建议他把孩子转医院进行救治。
“一时间联系不到车,我就联系了我们当地的雷锋公益车队。”杨先生说。
木垒雷锋公益车队队长党桐说,他接到求助电话是在15时45分左右。“看到孩子后,情况比我想象的严重,孩子脸上,手上都有灼伤。我就赶紧开车往乌鲁木齐走。”
因不熟悉乌鲁木齐市区的交通状况和拥堵情况,党桐一边赶路一边让杨先生向自治区公安厅交警总队高等级公路支队求助。
接到求助,民警阿不都沙拉木·热西提立即来到米东北收费站等待。17时15分,民警与党桐成功会合。按照早已规划好的路线,民医院开,约35分钟后,车开医院。
“多公里的路程,平时需要3小时20分钟,那天只用了2个小时。真是多亏了有警察同志帮忙。”党桐说。
医院后,经初步检查,被诊断为“口腔化学品灼伤,可见口腔黏膜下有出血、破溃红肿并伴有大量口腔黏膜脱落”。
“考虑到孩子口腔的烧伤较重,无法进食,我们先对孩子进行了输液治疗和补充营养,之后再进一步确诊消化道及胃肠道是否被灼伤。”消化科主任李涛说。
10日,经无痛胃镜检查,孩子的食管和胃均无灼伤,杨先生才终于松了一口气。对于两岁女儿的这场遭遇,他说:“孩子误食烧碱是不幸的,但一路上遇到了这么多好心人,也真的是很幸运。”
继续阅读
误服强酸强碱勿用清水清洗
针对童童的遭遇,医院消化科主任李涛3月11日表示,孩子误服的病例每年都有很多,而这些意外都是可以避免的。
“我们去年一年接诊了近20例儿童误服的病例,这些患儿大多是1-10岁,误服的种类有农药、杀虫剂、洗涤剂、强酸、强碱等。”李涛说。
据介绍,强酸强碱会灼伤消化道,诱发食管烧伤,消化道感染,如果情况严重,还可能会出现穿孔,有生命危险。李涛说,有的患儿即使度过了危险期,也可能会有一些后遗症,比如食道疤痕增生,导致食道狭窄,从而引起恶心、呕吐、胃食管反流等症状。这样的损伤是不可逆的,会伴随终生。
李涛提醒,误服的种类不同,处理方式也不同。比如,误服强酸强碱时,应立即喝大量牛奶或鸡蛋清,这样有利于发生蛋白反应,从而消耗部分强酸强碱,如果用清水清洗反而会加重灼伤;误服毒副作用较大的药物时,如降压药、镇静药等,发现后要及时催吐,比如刺激咽部,呕吐排出药物,并尽快送医。但如果患者出现抽搐、昏迷等症状时,则不能催吐,以免发生窒息。(记者梁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