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冬天的冷,有多少人是感到绝望的?又有多少人,发出至高无上的感慨:世界上最长的距离,是被窝到洗手间的距离!既然冷,当然是想法子取暖。所以,每年冬天,御寒神器“暖宝宝”都非常红火。然而,不正确使用“暖宝宝”会对人体造成烫伤,那么怎样使用才安全?
“暖宝宝”是怎么送温暖的?为了更好的了解“暖宝宝”为什么会造成烫伤,我们要先了解“暖宝宝”是怎么工作的。
“暖宝宝”发热归功于内部发生了一种氧化放热反应,“暖宝宝”内高纯度的铁粉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释放热量。温度一般在50—60℃之间,发热时间根据产品品牌不同而不同,一般在10-12小时之间。
一不小心,就变成“送烫伤”“暖宝宝”造成的烫伤为低温烫伤,也可称为低温烧伤或低热烧伤,是指机体长时间接触温度50℃的热源,造成从真皮浅向真皮深层及皮下各层组织的渐进性损害。一般来讲:
49℃的热源持续3分钟便可致表皮损害,超过9分钟表皮就会坏死;接触44℃的热源6小时,可致皮肤不可逆损伤;温度处于44-50℃之间,皮肤受伤程度与接触时间成正比。
“暖宝宝”产生50-60℃的温度,贴在衣服外部再传递给人体,皮肤能够适应甚至感到舒服,让我们常常忽略了保护皮肤,有时候会忘了取下来。“暖宝宝”长时间与某处皮肤接触如同“温水煮青蛙”,不知不觉中发生了低温烫伤。
怎么才能只要温暖,不被烫伤?“暖宝宝”导致的低温烫伤并非不可避免,使用时应该做到以下4点:
1.购买时,要注意看清楚外包装是否齐备生产日期、厂名厂址、联系方式、执行标准、有效期限等相关信息。
2.拿出往年的囤货,需要看是否在有效期内。
3.取暖时避免“暖宝宝”直接接触皮肤,并且避免“暖宝宝”长时间接触相同部位。
4.睡觉前,务必取掉“暖宝宝”。
温馨提示:
“暖宝宝”终究是外物,通过“暖宝宝”产生的热量取暖,人体自身的产热功能将降低,长期使用“暖宝宝”将会降低人体自身的热平衡调节能力,导致人体免疫能力下降等不良后果,因此应该减少对“暖宝宝”之类取暖神器的依赖。
面对冬季的寒冷,我们可以多活动让身体自己产热暖和起来,同时添加衣物注意保暖,以及把秋衣塞进秋裤里,连袖子带手塞进口袋里,重点,秋裤裤脚一定要塞进袜子里。
图片来源/百度撰写/文甜编辑/文甜校对/郭宝颖审核/王彦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