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一波寒潮,
真是让人很激“冻”啊!
奔波在路上的打工人,
个个都是寒风中瑟瑟发抖的亚子。
如果这时的你身上贴满暖宝宝,
脚下踩个热水袋,
再裹上个大棉袄,
要是能再披个电热毯,
自充电的那种,
简直不要太完美了!
千万不要得意太早!
据说,
这些取暖的家伙,
在暖萌的外表下,
有着一颗“伤”人的心......
什么“伤”?
没错,
就是“烫伤”的“伤”。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A县的赵女士,用热水袋装了满满一袋热水放在脚边,第二天早上醒来,发现脚面红肿,又疼又痒。她赶忙找来牙膏涂抹,没想到,用完后脚越来越疼,一点儿缓解的迹象也没有,只得赶紧去求助医生。
医生
你这是低热烫伤。
啊?没听说过呀,热水袋的温度不高啊……
赵女士
医生
没错,就是不高的温度把你烫伤的!
烫伤啊,可是我抹了牙膏啦,怎么反倒更严重了呢?
赵女士
医生
谁告诉你抹牙膏好使的?牙膏不仅不能缓解疼痛,还有可能导致创面感染,加重创伤。
……
赵女士
B市的张女士睡觉前给孩子贴了个暖宝宝。后半夜,孩子一直翻腾,不一会儿竟然“哇”地大哭起来。打开灯,张女士发现孩子一直挠贴着暖宝宝的地方。她这才反应过来,赶紧撕下暖宝宝,孩子娇嫩的皮肤上居然起了很多烫伤的小水泡。谨慎起见,张女医院。
张女士
给孩子贴暖宝宝的时候还好好的,一觉醒来就被烫伤了!
这是低温烫伤,早期不易察觉,一旦发现,应立即用清水冲洗或者浸泡。如果烫伤不严重,可以涂抹一些烫伤药;如果严重的话,还需要进行包扎处理。
医生
这两则案例,
都是典型的低温烫伤,
更是冬季里非常容易被忽视的常见案例。
那么,
到底什么是低温烫伤呢?
被烫伤了应该如何处理呢?
—低温也会把你伤得很深—
低温烫伤,指机体长时间接触温度不太高的热源,致使热量蓄积而导致接触部位皮肤、皮下组织烧伤。低热烧伤的温度一般在44~51℃,通常不易被察觉,持续时间长,待到发现时往往已经造成比较严重的伤害,好发于婴幼儿、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及老年人。
低温烫伤导致的创面一般痛感不明显,但皮肤会出现红肿、水泡、脱皮或者发白。这种烫伤面积不大,但是深度却比较大,有的可深达骨质。创面深,往往造成组织坏死。
—处理低温烫伤5字决—
1.离发觉烧烫伤以后立即脱离致热原;2.脱脱去衣服,如果衣服和皮肤粘连在一起,用剪刀剪掉,不要硬拽;3.泡脱掉衣服后,把局部受伤的部位用自来水冲洗或者浸泡在凉水里,冲洗时间要达到半个小时,以不疼为主;4.包如果烫伤比较重,要用干净毛巾或干净纱布包扎。如果只是起水泡,可以自行到药店买烫伤药涂抹;5.送做了简单的处医院接受专业治疗,这样才能避免留疤或者加重病情。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烫伤后,千万不要用酱油、醋、牙膏甚至煤灰涂抹伤处,这样极易导致感染,增加创面的深度。必要时应当第医院,按医生要求科学处置。购买取暖设备,一定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不要超期使用。在使用热水袋取暖时,水不装太满,以不超过70%为宜,使用时不要直接接触皮肤,可用厚毛巾进行包裹。暖宝宝不要贴身使用,一定要隔着衣服,应避免长时间在同一位置使用,尤其睡觉时应摘下。老人、儿童、糖尿病患者应慎用。使用电热毯时,要注意正确开关,应在睡觉时关闭开关,老年人身边最好有家人陪伴。在科普中国APP搜索“药葫芦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