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5月至10月都是小儿烧烫伤的高发时期。近日,记者医院烧伤科获悉,该科室门诊自5月份起,每天都要接诊数十位烧烫伤病患,其中婴幼儿约占三分之一。婴幼儿如果被烫伤,家长如何在第一时间紧急处理?专业医生给出了详细解答。
婴幼儿被烫伤多因看护疏忽
前几天,医院烧伤科副主任张淑琳接诊了一位8月龄婴幼儿。患儿送院时,前胸、腹部、大腿皮肤发红、脱皮,还有多个水泡。患儿父母自述,把孩子放在地上爬行时,忽略了地上放置的热水瓶。孩子伸手抓握,热水瓶摔破,导致被烫伤。“父母第一时间用冷水冲了一段时间,在送院途中也一直用毛巾冷敷,处理妥当以及送医及时,孩子恢复得很好。”
张淑琳表示,在收治的烫伤患儿中,烫伤原因多种多样,但大多是家长看孩子时疏忽大意造成。“烧烫伤患儿集中在8月龄至三岁左右。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没有危险意识,喜欢探索,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家长在看护时一定要提前规避危害,妥善放置家中易造成烧烫伤的物品,如热水瓶、开水壶、热汤等,防止小儿抓翻或碰到。”
烫伤后家长处理方式很关键
“几乎每天都会遇到被烫伤后的不正确处理方式。”张淑琳表示,如果患儿被烫伤后不能及时得到正确处理,可能会延误治疗,甚至造成严重后果。
张淑琳之前接诊过一名患儿,“洗澡前,家长在澡盆里倒上热水,转身拿凉水时,孩子坐进澡盆里了,臀部、背部、大腿被不同程度烫伤,治疗了一个多月才出院。”其实这个孩子本可以早出院,创伤面积也会比现在更小,但因为家长使用了不正确的处理方式,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
“小儿烧烫伤如果处理不好,特别容易使创面加深,形成创面不愈合,导致疤痕增生严重。疤痕增生会影响孩子后期的生长发育,只能做整形手术才有可能恢复。”
张淑琳强调,婴幼儿烫伤严重会导致休克,如果家长采取不正确处理方式,造成后期发生感染、脓毒血症或是其他一些临床症状,不仅会加大治疗的难度,甚至会干扰医务人员对烧烫伤程度的判断。
重医院治疗
“天气炎热,衣着单薄,裸露的皮肤多,很容易发生烧烫伤,尤其是儿童。”张淑琳介绍,烧烫伤是儿童常见的意外伤害,根据严重程度不同可分为三度。一度烧烫伤程度最轻,表现为皮肤发红,或者有轻微红肿,无水泡;二度烧烫伤会引起水泡和较严重的红肿;三度烧烫伤的创面苍白、焦黄甚至焦黑,会引发严重的损伤。
张淑琳指出,出现烧烫伤后,家长可以按照“冲、脱、泡、盖、送”的方法进行处理,能够有效减少疤痕增生的概率。“如果儿童出现烧烫伤,一定要第一时间用凉水冲,而不是脱衣物,这样不但可以减少疼痛,还可以降低皮肤温度,有利于以后皮肤瘢痕的恢复。降温10至30分钟后,去除伤口上的衣物,尽量使用剪刀,同时要避免伤到皮肤或弄破水泡。再用冷水持续浸泡烫伤部位30分钟左右。最后,用无菌纱布或干净的毛巾、棉布覆盖伤口并固定,保持伤口清洁,医院就诊。”
张淑琳强调,如果是小面积烧烫伤,起了小水泡,早期尽量保持泡皮完整。如发生重度以上烧烫伤时,应医院接受治疗,在就医途中适当让患儿饮用含盐饮料,但要避免饮用含糖饮料、白开水、矿泉水等。
更多精彩内容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