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低温烫伤一定要警惕!
随着冷空气的来袭,各种新潮的取暖设备纷纷粉墨登场,除了“暖宝宝”贴片继续热卖之外,又有燃油金属暖手炉、USB接口取暖设备等陆续推出,受到热烈追捧。这些取暖用品携带方便、取暖效果好,可许多人也因使用不当造成烫伤,这就是医学专家所说的低温烫伤。低温烫伤在冬季高发,约占冬季烫伤的三分之一。
什么是低温烫伤?
低温烫伤是指机体长时间接触中等温度(一般指44℃—50℃)的热源,造成从真皮浅层向真皮深层及皮下各层组织的渐进性损害,损伤程度与接触时间成正相关。
有研究表明,当49℃的热源持续接触皮肤3分钟,可导致表皮损害,超过9分钟表皮将坏死;44℃的热源持续接触皮肤6小时,将导致皮肤不可逆损伤。
尽管此类烫伤的创面面积看上去较小,早期大多只是可见红肿、水疱,但实际可能损伤至皮下组织、肌肉甚至骨骼。
另外,四肢是平时使用取暖工具最多的部位,但由于四肢血液循环较差,若伴有糖尿病、中风后遗症等疾病,更容易导致创面难以愈合,形成慢性溃疡,并因此留下疤痕,甚至需要植皮治疗。
低温烫伤因常见水疱,易误诊为Ⅱ度损伤,但事实上多为深Ⅱ—Ⅲ度损伤。
烫伤,高温与低温有何区别?
低温烫伤和高温引起的烫伤不同,创面疼痛感不十分明显,仅在皮肤上出现红肿、水泡、脱皮或者发白的现象,面积也不大,烫伤皮肤表面看上去烫伤不太严重,但创面深、严重者甚至会造成深部组织坏死,如果处理不当,严重会发生溃烂,长时间都无法愈合。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低温烫伤发生初期,损伤皮肤的层次较浅,就在真皮和表皮间形成了小水疱。这时候,如果及时移除热源,损伤就不再发展。但烫伤者常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及时发现损伤,导致进一步伤及真皮深层及皮下组织。
哪些人更容易中招?
婴幼儿
表达能力欠佳,如果监护人照看不周,很容易导致烫伤。
女性
女性冬季手脚冰凉现象比男性常见,会更多地使用取暖工具。
糖尿病、脉管炎
中风后遗症等患者以及老年人
因局部皮肤感觉功能减退或障碍,易受到烫伤伤害。
麻醉术后患者、醉酒、过度熟睡
因意识不清,易发生低温烫伤。
低温烫伤后怎么处理
降温处理
在低温烫伤后,立即用冷水冲洗烫伤的部位,以降低伤口的温度,缓解疼痛并将烫伤的伤害降到最低,如果发现烫伤脱皮的现象,改用浸泡的方式进行降温,降温时间应在15~20分钟为最佳。
消毒杀菌
在降温过后,使用碘伏或者生理盐水进行消毒杀菌,以免伤口感染。
适量涂药
涂抹适量的烫伤膏,能够有效止痛,并促进伤口细胞的修复。
及时就医
如果发现烫伤情况比较严重,烫伤部位的皮肤呈红褐色或灰色,并且烫伤面积过大,无法自行处理,建议立即就医治疗。
如何远离低温烫伤
低温烫伤的过程犹如温水煮青蛙,烫伤发生时不易及时察觉,想要避免低温烫伤关键在于提前预防。高危人群使用取暖物品时,无论自我还是家人都需格外注意。
首先控制好温度,因为温度越高造成烫伤所需的时间越短。一方面可直接调低取暖物品的温度(如电热毯调成低热档等),另一方面取暖物品不要直接接触皮肤(如热水袋裹一层毛巾等)。
其次需控制好时间,避免长时间的接触同一部位,更不可在熟睡时使用接触类取暖物品。
最后也是最根本的就是尽量避免使用“暖宝宝”之类的取暖物品,通过多穿衣保暖才是最安全的方法。
来源/未央健康
推荐课程:
心理咨询师等你来学!
必看!超实用的中医技术
零基础跟着大师学小儿推拿这样学心电图,一辈子不会忘这样看肺部CT,你也能成高手学习呼吸机,这是我见过最牛X的方法
华医网开设影像学习专题,帮你快速学会影像读片。全面讲解:胸部影像、颅脑影像、腹部影像、骨科影像…
点击“阅读原文”,马上报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