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新手爸妈发现,宝宝躺着或者睡觉的时候总爱握着小拳拳,有的宝妈认为过段时间宝宝就会恢复正常了,有的宝妈则选择将宝宝的手指掰开,有的宝妈好奇心重,上网搜原因,结果一搜吓一跳,条条都和脑瘫挂上钩。宝宝握拳究竟代表着什么?
为什么宝宝爱握拳
1宝宝睡着还紧握拳头
有的时候宝宝会因为在睡梦中比较紧张,也会出现紧握拳头的情况,这个时候需要家长为宝宝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让宝宝精神放松,宝宝睡着的时候也会自然放松,提高睡眠质量。
2小月龄宝宝都爱握拳
宝宝的手部精细运动发育的规律是三个月前宝宝长期处于紧握拳头的情况,3个月前宝宝白天握拳时间多,3个月后宝宝一半时间握拳,一半时间张开,4个月后的宝宝基本上就能完全张开,为宝宝开始抓取玩具打下基础。
3疾病因素
当宝宝出生4个月后,仍握着小拳拳,并且没有舒缓的征兆时,新手爸妈就该警惕了,但是判断宝宝有没有脑瘫,还得结合以下症状进行判断。
①手握拳:如果4个月还不能张开,或拇指内收,尤其是一侧上肢存在,医院检查,看是否是脑瘫。
②身体发软及自发运动减少,这是肌张力低下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则可诊断为重症脑损伤,智力低下或肌肉系统疾病。
③反应迟钝及叫名无反应,这是智力低下的早期表现,一般认为4个月时反应迟钝,6个月时叫名无反应,可诊断为智力低下。
④面瘫脸,宝宝不笑也是脑瘫的表现症状之一。
⑤头围异常:头围是脑的形态发育的客观指标,脑损伤儿往往有头围异常。
⑥宝宝的姿势往往是固定的,由于脑损伤使肌张力异常所致,如角弓反张、蛙位、倒U字形姿势等。在生后一个月就可见到。
⑦宝宝斜视,或常常盯着手发呆。3-4个月大的宝宝如果出现斜视或者眼球运动有异常时,很可能是脑损伤。
⑧头不稳定:如4个月俯卧不能抬头或坐位时头不能竖直,往往是脑损伤的重要标志。
⑨不能伸手抓物:如4-5个月不能伸手抓物,可诊断为智力低下或脑瘫。
握拳的三种手型
握拳还有手型?当然!
清代张振筠根据前人的资料整理的《厘正按摩要术》。他引用明代周于蕃的一段观看孩子手型的总结,通过孩子握拳的手型,来判断孩子的健康状况。
:环境应该安静,孩子无意间,不哭闹,不激动之时,而且应该是一种较长期稳定的状态。
11型
小儿蜷四指(四指紧握),大指盖住拳眼,或附于食指侧。男孩见此属健康,无病。女孩见此不健康,疾病缠身。
22型
小儿大指屈曲于掌中,其余四指紧紧包绕大指。女孩见此为顺,即健康无病。男孩见此为逆,即不健康,疾病缠身。男女手型恰好相反。
33型
无论男孩女孩都不能见到第三种手型。将大指插入食指和中指之间,与食指形成“叉”的握法。见到该手型,多惊风,而且病情危险。
2-10岁的孩子。
为什么要及时打开宝宝的小拳头?
1、手的动作能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而且对诱导婴儿心理发展起了前提的作用。
2、手指分开后,可以随心所欲地摆弄各种物品,使婴儿能够主动地学习和从事各种活动,知觉和具体思维能力得到发育。
3、通过手部动作,婴儿和环境产生了互动,帮助婴儿建立自己和环境互动的概念,这种互动的经验对婴儿今后的发展意义重大。
如何打开帮助宝宝舒展拳头?
1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舒展
生活中,时常打开宝宝紧握的双拳,会让他有舒展手指的轻松感觉;
洗澡时把手指尖轻轻伸进宝宝的手掌里,在小手心里轻轻地来回转动,边清洗边按摩;
喂奶时把手指伸进宝宝的手心里,大手握小手,轻轻地摸一摸,缓缓地摇一摇;轻轻抚摸、张开宝宝的拳头,让小手掌触摸妈妈的乳房和妈妈的脸;不停地和宝宝说说话。
2给宝宝的手指做按摩
宝宝吃饱喝足、心情愉快的时候,可给宝宝的小手做按摩,肌肤温柔的触感能刺激宝宝触觉神经,使宝宝身心放松,小拳头很容易就松开了。
鼓励宝宝频频“出拳”,练习手眼协调,触碰、抓拿东西。
3把玩具放入宝宝的手掌
让宝宝握住玩具,妈妈拿住宝宝的小手,一起摇摇,听听玩具会发出什么声音。在游戏中宝宝慢慢学习控制、使用自己的手。
想了解更多无痛催乳、小儿推拿、专业月嫂服务请
本中心特色服务:
1、您可以到本中心月子会所坐月子,让您省事又省心。还能享受专业营养师为您量身定制月子餐及一对一的月嫂服务,让您养好月子受益一辈子。
2、产后一周7天月嫂入户带教服务,让您花最少的钱得到最专业的护理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