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宝宝手指烧伤
小孩子手烧伤
烧伤烧伤医院
小孩烧伤用药
感染烧伤膏
小儿轻度烧伤

12小时通宵跟拍许昌城市中轴线建筑工人

生活在许昌

我们每天都会被这座城市新的容貌惊艳

拓宽改建的道路

加紧施工的曹魏古城

新地标拔地而起的东区

……

一个个如火如荼的施工现场

你是否注意过他们的身影?

一张黝黑的笑脸

一副健壮魁梧的身体

一身质朴的沾满灰尘的粗布衣服

尘埃满天飞的工地上

百米的钢架上

他们的身影在飞舞

脸上的尘埃挡不住明亮的眼睛

我们熟悉他们

却不曾真正了解他们

许昌科普教育基地

科/技/之/星

位于许昌市东城区的许昌市科普教育基地工程,是许昌城市中轴线第二节点“科技之星”的地标性核心建筑,是一个融合青少年宫、科技馆、地下商业街及配套地下车库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公益建设项目。

如果你沿着天宝路,从科技广场向北望去,一座状如张开的双翼的建筑一定会吸引你的眼球,许昌科普教育基地——“科技之星”已芳容渐露,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浸透着建筑工人的汗水。

孙改旺,39岁,洛阳人,从事工地建筑工作整整二十个年头。他是中轴线施工小组的组长。

今天,小编将跟随他,记录他和兄弟们工作的点滴。

孙改旺带领的小组有20多人,有的来自新乡、有的跟他一起从洛阳老家出来……这些平均年龄三十岁多岁的河南汉子一起走南闯北,全国许多建筑工地上都有过他们洒下的汗水。

▲时间:-2-22(农历正月二十六)

1

7

:

0

0

小编跟随孙改旺来到他们租住的宿舍——一间不到20平的小屋,这里紧凑的摆放着四五张床位,前一天夜班的工人们,此时正在床上补觉。

为了不打扰他们休息,小编来到另外一间宿舍,这里的工友们已经起床,正有说有笑天南海北的聊着。看到小编的镜头,还在被窝里的工友显得不好意思,动作麻利地穿好了衣服。

30岁的焦永飞睡醒之后,还“赖”在暖和的被窝里玩儿手机,他赤着膀子,上半身看起来很结实,工友们都说他干活干得最认真、最卖命,直接把去健身房的钱都省了。

小编的目光被他床头的一双鞋子吸引——

小编:”这是你的鞋子吗?”

焦云飞:“是啊,这是焊接的时候火化打到了棉鞋上,鞋面上直接开了个洞。”

小编:“那你现在上班还穿这个,大半夜不冷啊。”

焦云飞:“还行”

正聊着,孙改旺走了过来,从床底下抽出一个废旧手套,熟练地在鞋面上裹了一层,对焦永飞说:“你还好意思跟人家显摆呢,这些破布啊、废旧手套啊都是很好的利用工具,上工地干活呢,就不会多想个点子防护好自己吗?”说完,大家伙儿都乐了。

1

8

:

0

0

工地上的晚饭时间到了!施工现场的西北角,有一个搭建的简易活动板房,就是工人们的“食堂”。今天的晚饭是白菜豆腐、咸菜、馒头、稀饭。孙改旺和兄弟们一起来吃饭,正是白班工人们工作结束后的饭点,不一会儿,“食堂”前面就挤满了人。

大家伙儿一准儿的北方汉子,每人手里一个大铁碗,一口菜、一口馒头……这才是真真的“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

28岁的赵贺同说:“一顿饭,俺最少要吃两个大白馍,否则干一会儿活就该饿了。”

晚饭时间过后,工人们一起排队打卡。这台机器记录下他们每天的工作量,也记下他们为这座城市的付出!

1

8

:

5

0

夜班工作正式开始前,孙改旺召集弟兄们开了个简短的会,这是他们每天都坚持的。一个10几分钟的讨论会,孙改旺会让大家伙儿说说前一天工作中的收获和不足,认真叮嘱新一天的工作计划,并且不厌其烦地交代弟兄们一定带好安全帽。

1

9

:

0

0

夜幕降临,孙改旺和他的兄弟们正式开始了夜间的工作。

他们夜间工作的项目叫“满焊”,就是将准备焊在一起的2个工件的所有接触的地方都进行熔焊,最终形成我们看到的科技馆外观上的一排排钢结构。

听起来简单的工作,做起来却并不轻松,往往一个节口的焊接,要花费半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

2

0

:

0

0

许昌已经完全融入了黑夜当中,但这里却是灯火通明。小编围着工地转了一圈,发现黑夜中舞动的身影还不少呢。

这三位工友分别来自湖北、山西、河北,他们负责的是三维定位和点焊工作,点焊就是将通过三维定位测量然后将钢管基本的焊接在一起,然后再进行满焊的工作,这一工作容不得半分毫差。

从白天到现在,他们已经忙碌了9个多小时,尽管如此,他们还是不敢有一丝松懈。

这个工人兄弟在进行“下料”,对白天点焊中有误差的钢结构进行修补。

“滋~滋~”负责满焊的几个工人兄弟们正干得热火朝天,焊接处发出声声响,火光也映得人睁不开眼睛。

孙改旺转身对小编说:“你们可别盯着这个火光看啊,对你们眼睛不好。工人们有防护面罩,每工作一段时间,他们也还是需要让眼睛放松一下。”

2

2

:

0

0

白班的工人已经陆续下班,这时的工地上只剩下孙改旺所带领的夜班小组。

对于工作之外的事,他们没有丝毫留意,只专注于手中的速度,得赶在下班前完成今天的所有工作。

小编:“现在累不累?”

工人:“还好,就是背酸,干这个活就是这点烦,你别看一个节点的焊接,一会需要我蹲地上,一会又要趴上边。”

▲时间:-2-23(农历正月二十七)

0

0

:

0

0

这时气温已经降到了0度以下,忙碌了5个小时的工人们已经开始体力不支。把手头的工作干完,他们决定去补充下能量。

宵夜很简单,方便面加火腿,顺便再来个鸡蛋。

如此简单的加餐,工人们却吃的津津有味。

0

0

:

2

0

吃完饭后,夜班的工人弟兄们再次戴上安全帽,夜色中径直走向他们的施工片区,重新的投入工作当中。

0

1

:

0

0

一满罐的二氧化碳在长时间不停歇的工作中消耗殆尽,一名工人换上新的二氧化碳气体罐,继续工作。

0

3

:

3

0

1:30——3:30,依旧是重复的工作,重复的姿势,却没一个人停下。

0

4

:

0

0

夜班的工作终于结束了,工人们此刻才显露出疲惫,忙完最后一点活儿,他们整理好自己的工具,朝着位于施工场地西北方向的“宿舍”走去。

0

4

:

2

0

简单洗漱完,他们终于可以休息了。因为施工时不小心被火花闪到眼睛,这位工人兄弟躺在床上,正试着用眼药水缓解刺痛。

另一位工人则是因为不注意,让焊接的火花灌进了鞋子里,等他发现时火花已经在他脚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劳累了一夜,大伙基本都会洗刷完赶紧入睡,但却有一位工人站在楼梯口玩儿手机。

小编:“还不睡呢?”

工人乐呵呵的说:“等会就睡,我趁晚上网速好,蹭个网,下部电视剧看看。”

0

4

:

3

0

工人弟兄们陆续进入了梦乡,属于他们忙碌的一天,也暂时告一段落。

轻轻关上门,小编准备离开,想跟孙组长道个别,进门时看到孙改旺正听着手机,偷偷的笑着。那是昨晚9点多儿子发来的语音:“爸爸,我今天乖乖吃了饭,还完成了家庭作业。”

孙改旺有一儿一女,聊起孩子的时候他总是笑容满面,看的出来,他很幸福。

我19岁从老家出来,在外面做了20年的建筑工作。我想的最多的就是踏踏实实凭良心干活,多赚些钱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在外面忙着干活儿,平时觉得最愧疚的就是不能多陪陪妻子和孩子。

有一次我放假回家接女儿放学,由于中午赶路也没怎么吃饭,女儿看到了我放在车上的面包和酸奶的包装袋,问我:‘爸爸,你中午怎么没好好吃饭呀?怎么就吃了个面包呀?你平时在外面干活也是这样吗?’

听完这些话,从来不掉眼泪的孙改旺也哭了,在那一刻,他觉得女儿长大了,简单的三言两语就让自己的心里觉得无比温暖。说着,孙改旺拿出手机,相册里是前年的国庆长假期间,他带着一家四口去青岛游玩的照片,孙改旺承诺过孩子,要带他们去看海。

许下了承诺就一定要实现,这是作为一个男人,一个爸爸的责任。所以再苦再累,一想孩子我就过的很甜。

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彰显一座城的文化积淀、可以代表一座城的历史风貌、可以诉说一座城的未来发展。

作为我市“城市中轴线”上重要节点“科技之星”的主建筑、完善城市功能的重要社会公益事业项目——许昌市科技馆。其“科技之翼”的建筑方案整体造型似张开的双翼,寓意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许昌插上现代科技的翅膀,将展翅高飞、一飞冲天。

当然,这里面浇筑了建筑工人辛勤的汗水。也许在他们看来,最幸福的事莫过于结束一天的工作,吃个饱饭,舒舒服服的躺在床上休息,用手机跟家人聊聊天,把工资寄回家里。他们普通,绝大多数人没有高等的学历,但他们同样有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他们用朴实的肩膀,筑起了许昌这座城市的新高度!他们是这个城市的建设者,更是值得大家尊敬的人。

如果您身边有特殊的职业和人物故事,请联系小编,线索一经采用,我们会有礼品相送。

许昌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记者丨徐鼎烨杜承锴

摄影丨小烨

本期编辑丨小嘴

内容来源丨许昌报业传媒集团原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oshanga.com/bbszss/174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