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汉锦
读完需要
8分钟速读仅需3分钟
大家好,我是20届考研的小白。如果你对烧伤科感兴趣,那可以惠存以下不定期更新的烧伤科基础理论知识。
以下内容以《实用烧伤外科学》专著为顺序、为基础,结合个人理解加以摘选,仅为了节省大家的时间,如果想要比较全面的学习,还是建议购买专业的书籍加以研读。
部分内容在生活中会应用到,从普及烧伤后个人的及时合理处理伤口的教育知识角度,也是有此类推文的价值和需求。
/第一篇烧伤总论/
1
第一章烧伤概论
烧伤,一般是指由于热力(如火焰、热液(水、油、汤)、热金属(液态、固态)、蒸汽和高温气体等)所致的人体组织和器官的损伤。
由于电能、化学物质、放射线等所致的组织损伤与热力引起的病理变化、临床过程相近,因此,也称为烧伤。但由于各类烧伤有其特殊性,彼此之间有一定的区别,在诊断上明确分为热力烧伤、电流烧伤、化学烧伤和放射烧伤。
烧伤是伤在体表,反映在全身,是全身性的反应或损伤。
2
第二章解剖学基础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成年人的体表面积约为1.5~2.0m2
全身皮肤以眼睑、外阴、外耳道、乳房的皮肤最薄,背部和四肢伸侧面的皮肤比腹部和四肢屈侧要厚,臀部、手掌、足底处的皮肤最厚,为3~4mm。
皮肤由表皮、真皮、皮下组织和附件组成,表皮与真皮之间由基底膜带连接。
皮肤附属器包括毛发、皮脂腺、小汗腺、顶泌腺和指(趾)甲。
2.1
表皮表皮由外到内依次分为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层和基底层。
基底层与真皮通过基底膜带连接
基底层又称为生发层。一般由基底层移行至颗粒层最上层约需14天,再移至角质层表面而脱落又需要14天,共约28天,成为表皮更替时间。
表皮经过紫外线照射,可以减低抗原性。
表皮没有血管和淋巴管,但有神经末梢。
2.2
真皮真皮分为乳头层和网状层。网状层与皮下组织相连,约占真皮全厚的2/3,有较大的血管、淋巴管、神经、皮肤附件。
真皮有三种纤维:胶原纤维(最多、起真皮支架和韧性作用)、弹性纤维(使皮肤具有弹性而富有伸缩性)、网状纤维
2.3
皮肤附件小汗腺属于外分泌腺,在手掌、足掌和腋窝处最多,受交感神经支配
大汗腺又称顶泌汗腺,只存在于腋窝、肛门-外生殖器区和乳晕,主要起调节体温的作用。
新鲜的大汗腺分泌物为无味乳状液,排出后被细菌分解即产生异味,在腋窝称为腋臭。
精神紧张和寒冷时,立毛肌收缩,即所谓起“鸡毛疙瘩”。
2.4
皮肤的生理功能1、防护作用
2、感觉作用
皮肤移植术后,如是用含有血管神经束的带蒂皮瓣移植,则移植后皮肤的感觉为原来供皮区部位的感觉。如是游离植皮,则感觉神经末梢从创面边缘正常皮肤和创面基底部缓慢长入,但各类感觉小体不能再生,尤其在手掌、手指、足底、颜面、会阴等部位,不能恢复正常的皮肤感觉。
3、体温调节功能
正常成年人每日有~ML的水分从皮肤和肺部蒸发,即成为无形的水分丢失。
大面积深度烧伤病人治愈后,由于汗腺破坏后不能再生,能出汗的正常皮肤又很少,所以在夏天特别怕热。
4、代谢作用
皮肤糖含量高,在糖尿病时,含量更高。易受真菌和细菌的感染,需要严格控制控制血糖水平。
皮肤接受适量的紫外线对健康是有益的,将手、上臂和面部每周日晒1小时就可满足人体合成维生素D的需要。
日晒时间过长,除了使皮肤粗糙变黑外,尚有引起皮肤癌的可能。
皮肤是人体内的一个主要储水库,大部分水分储存在真皮内。
皮肤也是电解质的重要储存库,主要在皮下组织。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补充大量的生理盐水,导致皮下组织中氯、钠蓄积,是并发高钠血症的一个原因。
烧伤愈合皮肤在早期应减少日晒,避免紫外线加重色素沉着。
5、免疫功能
3
第三章、烧伤病理形态学变化
烧伤局部的病理变化
3.1
1、I度烧伤指表皮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以至棘细胞层发生损伤,基底层健存。肉眼见伤处皮肤红、肿、干燥,不形成创面。坏死表皮有基底层细胞再生而取代,常于1周内痊愈,无瘢痕形成。
3.2
2、II度烧伤1)浅II度烧伤
指伤及真皮乳头层,表皮全层坏死,但可残存不同数量的基底细胞。肉眼可见伤处皮肤出现水泡,水泡大小不一。水泡底部创面可见细密的血管网。临床上感觉局部剧烈疼痛。在无感染的条件下,水泡内容物被吸收或流失后7~10天创面开始愈合。愈合创面主要由残留的表皮基底细胞、皮肤附件(主要是毛囊)上皮与四周表皮再生形成的被覆表皮构成。一般无瘢痕形成,可有较长时间色素沉着。
2)深II度烧伤
指伤及真皮网状层,但真皮深层及其中的皮肤附件深部结构仍健存。肉眼可见创面表面有干痂,可有或无或无水泡形成。临床上感觉迟钝。愈合由残存的皮肤附件再生,长出新生上皮,开始为上皮岛,而后扩大融合使创面愈合。如无感染,创面可于3~4周内愈合。
3.3
3、III度烧伤指皮肤全层烧伤,包括真皮深层和皮肤附件全部变性坏死,还可伤及皮下脂肪、肌肉和骨骼。痛觉完全消失。肉眼可见创面皮肤凝固变薄,形成半透明的褐色焦痂,硬如皮革,透过焦痂可见粗大血管网,其间有小血管与之相连。
小面积的创面由四周增生的表皮覆盖即可愈合,一般不影响局部功能。如创面面积过大,则需要植皮才能愈合。
大面积烧伤创面形成大量的瘢痕,以后可发生局部挛缩、畸形,一般应进行切痂植皮处理。
4
第九章烧伤诊断
4.1
烧伤面积的计算:中国新九分法:按照解剖部位将人体以“九”为单位估计烧伤面积,即头颈一个九,双上肢两个九,躯干三个九,双下肢包括臀部五个九再加一。
三三三,五六七,躯干前后二十七,两个臀部一个五,七加十三二十一
手掌法:无论年龄大小或性别差异,伤员五指并拢,单掌面积约为其体表面积的1%。
注意事项:I度烧伤面积不计算在烧伤总面积内。总面积后要分别标明浅II度、深II度及III度烧伤各自的面积。要以整数记录。吸入性损伤不计算面积,但在诊断时必须标明其严重程度(轻、中、重度)
4.2
烧伤深度的估计见下表
分为三度四分法/四度五分法。
拔毛试验:即将烧伤部位的毛发拔出1~2根,一般用于鉴别深II度与III度烧伤。
4.3
烧伤严重程度分类1)成人烧伤严重程度
轻度烧伤:总面积在9%以下的II度烧伤
中度烧伤:总面积在10~29%或III度烧伤面积在10%以下的烧伤
重度烧伤:总面积在30~49%或III度烧伤面积在10~19%,或总面积不超过30%,但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全身情况严重或有休克者;有复合伤或合并伤;有中、重度吸入性损伤者
特重度烧伤:总面积在50%以上或III度烧伤面积在20%以上者
2)小儿烧伤严重程度分类:
轻度烧伤:总面积在5%以下的II度烧伤
中度烧伤:总面积在5%~15%的II度烧伤或III度面积在5%以下的烧伤
重度烧伤:总面积在15~25%或III度烧伤面积在5%~10%
特重度烧伤:总面积在25%以上或III度烧伤面积在10%以上者
注意:婴儿头面部烧伤超过5%即为重度烧伤。(后期会在小儿烧伤章节阐述)
4.4
按面积的烧伤严重程度分类小面积烧伤:II度烧伤面积在10%以内或III度烧伤面积在1%以内者,相当于轻度烧伤。
中面积烧伤:II度烧伤总面积在11%~30%或III度烧伤面积在10%~20%的烧伤,相当于中、重度烧伤。
大面积烧伤:总面积在31%~79%或III度烧伤面积在21%~49%。
特大面积烧伤:总面积在80%以上或III度烧伤面积50%以上。
4.5
吸入性损伤严重程度的分类轻度吸入性损伤:指声门以上,包括鼻子、咽部和声门的损伤。病人无声音嘶哑及呼吸困难,肺部听诊无异常
中度吸入性损伤:指气管隆嵴以上,包括咽部和气管的损伤。病人表现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喉头水肿致气道梗阻,出现吸气性喘鸣,常并发气管炎和吸入性肺炎
重度吸入性损伤:指支气管以下部位,包括支气管及肺实质的损伤,病人表现为严重呼吸困哪、进行性缺氧,气管切开不能缓解,严重者常导致急性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
4.6
烧伤的临床过程休克期(急性体液渗出期)一般要持续36~48小时,体液渗出多自伤后2小时开始,6~8小时最快,36~48小时达高峰,烧伤面积愈大,体液丢失愈多,则休克发生愈早,且愈严重,然后逐渐吸收,渗出于组织间的水肿液开始回收,临床表现为血压趋向稳定,尿液开始增多。烧伤早期补液原则先快后慢。
感染期:感染贯穿于整个病程,且常有三个高峰:早期出现在烧伤后3~7天内,有效的抗休克可以减少早期暴发型脓毒症;中期多出现在伤后2~4周焦痂分离脱落后,为烧伤感染的主要阶段,早切痂、早植皮,可降低中期脓毒症的发生;后期脓毒症多出现在烧伤1个月后,与创面长期不愈合、病人免疫力极度低下有关。
修复康复期:I度~浅II度烧伤能自行愈合,深II度靠残存的上皮岛融合修复,但创面可因感染而转化为III度创面;III度、IV度创面因皮肤及其附件已经全部烧毁,除了局部的小面积烧伤能靠周围健康皮肤的上皮爬行而自行愈合外,一般均需要植皮或皮瓣移植修复。
4.7
特殊原因烧伤1、电烧伤:电流通过人体所造成的损伤,呈为电接触烧伤。伤后一周左右可见渐进性成群肌肉的坏死。
2、电弧烧伤:电弧由高压电产生,是两个电极间或电源与人体之间建立起来的一种光亮桥带。电流未通过人体,与热力烧伤病程相似。
3、化学烧伤
4、放射性损伤:放射性烧伤治疗非常缓慢和困难。
内容较多,拟分期推送,根据需要选择阅读方式即可。
既往文章也不错,可在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