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冬季的取暖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除了空调、暖气、电烤炉以外,还有我们的被窝取暖“神器”:暖宝宝、电热水袋、电热毯……这些取暖“神器”在给我们带来温暖的同时,其实还带来了危险!那就是很多人都容易忽略的,由于取暖方式不当而导致的低温烫伤!
什么是低温烫伤?
我们日常所见最多的烫伤、烧伤都是高温所致的,而低温其实也能烫伤我们的肌肤。当身体长时间接触高于45℃的低热物体,就很容易引起慢性烫伤!尤其是感觉迟钝或睡得沉的人群,比如婴幼儿、老人、瘫痪患者或醉酒者。
一般情况下,皮肤跟低温热源接触时间较短的,就只会导致真皮浅层的水泡型烫伤。但如果没有及时发现,继续持续接触,就会发展成真皮深层及皮下各层组织烫伤。
低温烫伤由于痛感不怎么明显,如同“慢火炖肉”,皮肤顶多出现稍微红肿、水泡、脱皮或者发白的现象,面积也不会太大,所以看上去不严重也很容易忽略。但如果严重者没有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造成深部组织坏死,就会使皮肤发生溃烂,且长时间无法愈合!
容易导致低温烫伤的物品有哪些?
暖宝宝
一种暖贴型的取暖工具,无论是肩、背、腰、胃、腿、腹部及相关关节部位,一贴就能取暖,而且发热迅速持久力强,平均温度53℃左右。不过很多时候,暖宝宝的表面温度可能会超过所标识的最高温,由于发热时间较长,如果在睡觉时使用,就很容易会导致温烫伤。
电热水袋
老式热水袋的升级版,不需要添加热水,使用方便直接充电就能直接使用,而且保温时间长,是冬日里暖手、暖足的理想用品。正常情况下使用电热水袋,当水袋内液体温度达到65度时温控器会自动切断电路,但由于电热水袋保暖时间长,如果在睡觉时使用,与电热水袋长期接触的身体部位就很容易造成低温烫伤。
电热毯
一张电热毯,就能温暖整个被窝,所以在没有供暖的南方,电热毯一直深受人们喜爱。它是将特制的、绝缘性能达到标准的软索式电热元件呈盘蛇状织入或缝入毛毯里,通电时发出热量达到取暖目的。电热毯的温度一般在25度到48度之间,使用时,为了取暖,常常会将温度调的过高,睡觉时使用电热毯,存在潜在风险。
低温烫伤该怎么处理?
一度烫伤
如果只是皮肤表面有局部轻微的红肿,没有水泡却有明显的痛感,就是一度烫伤。此时应该立即脱去衣袜后,将受伤的创面放入冷水中浸泡半小时以上。
二度烫伤
二度烫伤是真皮损伤,表现就是局部皮肤会有红肿与疼痛,而且还有大小不等的水泡。建议条件不允许时,水泡尽量不要刺破;后续可以使用经过消毒的针刺破边缘放出里面水分,然后再涂上烫伤膏药后进行包扎,松紧要适当。
三度烫伤
三度烫伤是皮下脂肪肌肉等都有损伤,这时候皮肤表面会呈现灰色或红褐色!这时候不要瞎折腾!应用干净的布包住创伤面,医院救治!
写在最后
关于低温烫伤后冲洗皮肤的水,要切记用温度约为20℃的冷水,不能使用冰水,冰水容易造成二次创伤!冷水冲洗时,要持续20-30分钟以上,身上衣物去除时不可撕破水泡或损伤创面,以免造成皮肤感染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