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宝宝手指烧伤
小孩子手烧伤
烧伤烧伤医院
小孩烧伤用药
感染烧伤膏
小儿轻度烧伤

抱怨孩子熊之前,先反思自己会不会立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前段时间,一位孩子的母亲发私信找到我,向我叙述了自己的苦衷。据她所说,自己的孩子今年7岁了,即将到了步入校园的年纪。但是,孩子现在在家里仍然十分贪玩,总是给父母惹出各种各样的麻烦,她担心还在今后到了学校容易闯祸。

对于这位母亲的烦恼,我表示理解。很多孩子性格比较活泼,虽然不能放任他们闯祸惹事,但是也不应该过度地压抑他们的性格,应该加以规划引导。当我问及家里是否有制定好规章制度让孩子遵守时,这位母亲的回答是没有。

孩子犯了错,我们会教训他,告诫他下一次不可以再做出这种事情。但是下一次,他会以一种新的方式犯下近乎同样的错误。对于母亲的回答,我不免有些失望。父母在抱怨自己的孩子太过顽皮以前,应该想想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得当,毕竟只有良好的规矩才能约束好孩子的行径。

制定规矩的重要性

更好地规范孩子行为对于尚未步入校园的孩子而言,他们对于规章制度暂时还没有清晰的认知与概念,因此很多时候他们的行为是缺乏规范与约束的。这一方面的空白,很容易导致孩子做任何事情都是凭借自己一时的喜好,而不会去考虑其他因素。

当规矩制定完成以后,明确的行为规范会让孩子不能再随心所欲,而是需要去遵守一些制度。提前让孩子接触规定,既能在孩子步入校园以前将他们的行为变得更加合情合理,也能让孩子步入校园以后尽快适应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至于出现排斥、触犯校规的情况。

为父母惩罚赋予依据当所有的行为规范都转化为白纸黑字时,父母对孩子背离规矩的行为进行处罚也就有了无可辩驳的依据。有时候,父母虽然可以凭借自己的身份对孩子进行惩戒,但是孩子并不买账,甚至是觉得父母的惩罚是无缘无故的。

但当规矩被写成文字并事先告知孩子以后,孩子违反规矩,自然是无话可说,只能心服口服地接受父母的惩罚。只有当孩子心甘情愿地接受惩罚,父母才能更好地达成教育的目的。如果孩子打心底里不服气父母的管教,那么即便父母的惩罚再严厉,也不能改变孩子的想法,只会引来更加强烈的反抗。

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行良好的规矩可以不断规范孩子的行为,一些规矩甚至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自律自主的好品行。举个例子,如果父母对孩子每日的作息、学习都作了相应的规定,那么孩子在遵守规定时,会将这些转化为一种习惯,而这些习惯的积累与作用将使孩子变成一个自律自主的人。

一个自律自主的孩子,他的学习与生活并不需要父母为之操心。因为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孩子不但清楚,而且能够很好地落实与坚持。这种品行的形成,将让孩子受益终生。

当然了,并非所有的孩子都需要父母为之制定规则。对于一些表现优异的孩子而言,如果父母仍为他们制定规则,只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父母并不信任自己,这种想法会对他们的自信心造成一定的打击。那么,什么样的孩子是需要父母为之制定计划呢?

需要规矩的三种孩子

性格顽皮的孩子孩子如果性格相对比较顽皮,那么他们往往存在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就是容易因为自己的好奇心而闯出祸事。如今,电子设备的普及让孩子从很小的时候就可以接触各式各样的影视作品,虽然有些可以达到早教的效果,但大多数的作品都会对孩子的行为产生一定的误导作用。

举个例子,此前有一群孩子观看了一部动画片,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决定模仿片中狼烤羊的片段,导致一个孩子重度烧伤。类似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虽然好奇心每一个孩子都有,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敢于去做这样的尝试。而性格顽皮的孩子恰恰不缺乏这种勇气。

因此,对性格顽皮的孩子进行一定的行为约束,不单单是为了防止孩子闯祸,更总要的是保障孩子的安全。

不会自我约束的孩子有些孩子虽然性格比较沉静,不会去做冒险的事情,但是他们缺乏规划,不懂得去约束自己,这样的孩子同样需要制定规矩加以约束。

举个例子,孩子在写作业时,如果父母或者长辈打开电视收看节目,孩子也会情不自禁地停下手中的作业,跟着家长一起观看。这样一种状况其实屡见不鲜,孩子缺乏自制力,这对他们今后人生的发展是相当不利的。

因此,父母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规矩来培养孩子的自制力。比如,父母可以要求孩子必须认真完成作业以后才能观看电视等。

父母缺乏管教的孩子有些孩子的父母应该工作的原因,往往不能陪伴在自己孩子的身边。缺乏父母应有的管教,这些孩子的行为有时候过于随心所欲,甚至是有些偏激。对此,父母需要为他们制定好相应的规矩加以管制。

如果父母实在是太忙,没有时间监督孩子的执行情况,那么可以通过长辈、邻居的观察达到间接监督的目的。真正懂事的孩子,即便父母不在身边监督自己,也能很好地按照规定去规范自己的行为。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更好地立规矩、正言行呢?

制定规矩的三个注意

注意与孩子协商作为执行规矩的主体,孩子应该知晓规矩的内容以及相应的惩罚,这样才能让孩子在犯错时心服口服地接受父母的惩罚。因此,父母在制定规矩时,应该与孩子进行必要的商讨。

当然了,孩子很可能会出现讨价还价的情况。这时候,父母可以通过许下承诺的方式加以化解。例如,孩子不同意父母要求自己晚上10点之前熄灯睡觉的决定,这时候,父母可以告诉孩子,只要能坚持做到这一点,每个月带他去吃一顿大餐等等。通过这种条件的引诱让孩子更好地接受父母的管教。

注意保障规范力当孩子触犯规定时,父母的惩罚一定要到位,绝对不能因私废公,否则这些规矩就形同虚设了。父母在惩罚孩子时,难免会碰上孩子求饶的情况,这时候父母可以告诉孩子,定规矩时是你自己一口答应的,错误也是你自己犯下的,我们没有任何的理由可以轻饶你。

总而言之,父母应该明确,这些规矩的制定是为了让孩子更好的成长,如果因为一时的心软放过孩子,那么不仅仅是对自己威望的不负责,更是对孩子不负责。

注意表彰进步性当孩子在规矩的作用下很好地约束了自己的行为,不再闯祸惹事时,父母应该给予适当的奖励。这种做法可以让孩子有更大的动力去坚持父母制定的规矩,不断地完善自己。

我是炅妈育儿,也是3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oshanga.com/xhssyy/180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