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伤害存多种危险因素
危险场所:公路、小区道路
事例6月28日,湖南湘潭市一4岁的男童被粗心的父母遗忘车内长达6个多小时,等家人回过神时为时已晚。经初步调查,本次事故是由于天气炎热,车内温度过高,导致孩子窒息死亡。
除了这样的特殊事例外,暑假期间更常见的是,不少孩子都会和父母乘车外出旅游或骑自行车、滑板车玩耍,几个孩子之间还会比拼速度。市民曾女士告诉记者,家有一个5岁大的男孩,最近痴迷于两轮自行车,“他骑得速度很快,我就算跑也跟不上。只能尽量让他在人少的时候骑,怕他受伤,也怕他撞了别人。
预防措施:教会儿童遵守交规最重要炎炎夏日,暴晒在太阳下的汽车,车内就如同烤箱一般。如此高温,儿童被困车内,其危险程度可见一斑。因为小儿的体温调节能力远不如成人,难以耐受高温。监管人千万不能将孩子独立留在相对密闭闷热的汽车内。高温严重的情况下,会直接导致神经损害或致命。
对于较大的孩子来说,家长要教会孩子在独自被困车内时要向外界发出自救的信号,例如学会按汽车喇叭,学会打开汽车的双闪警示灯,学会拍击窗户等措施,以便引起外界的注意。当然,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车型在拔掉钥匙锁上车门后喇叭还能按响。
如若孩子年龄偏小,尚不具备自救意识和自救能力该怎么办,归根结底还是需要家长多用心,开车时时刻注意车后座的孩子,不要将孩子遗忘在车内,也千万不能因手头事务将孩子独留车内。
此外,家长还要培养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利用各种机会让孩子认识和了解各种交通信号标志及交通安全常识,让孩子从小树立起良好的交通安全意识。经常告诫自己的孩子不要在街道上、马路上踢球、溜旱冰、追逐打闹以及学骑自行车等。不要在停车场内玩耍,游戏时尽量远离停靠的车辆,以免其突然启动而造成伤害。
2溺水室内室外均存危险场所
危险场所:游泳池、河边、浴室
事例7月7日下午,松原市发生儿童溺水事件,5名到江中玩耍的男孩溺水。两名溺水男孩挣扎了一会儿最终成功爬上岸,而另3名男孩溺亡。
夏天,孩子最乐此不疲的就是玩水了,与此相伴的是儿童溺水事件屡有发生。专家表示,暑期在农村,水井、水渠及池塘等是发生溺水的高危场所,在城市,游泳池、家中浴缸等蓄水容器同样是儿童溺水的高危场所。
记者在马家堡附近一小区的游泳馆发现,虽然游泳池配有救生员和浅水区,但水池四周的池壁侧面十分尖锐,存在一定的危险。一些六七岁刚刚学会游泳的男孩,就站在池壁边缘,往水里跳,比试谁溅起的水花大。在这家游泳馆里记者还看到,家长基本都将孩子放在浅水区游玩,但不少家长却离孩子较远。同时,一些家长也没有注意到水底比较湿滑,稍有不慎很容易导致孩子跌倒在水中。
3烧烫伤夏季衣衫单薄烧烫伤多发
危险场所:厨房、餐厅、烧烤摊
事例7月6日,医院烫伤科迎来了一位被烫伤的幼童,孩子只有两岁多,已经构成深二度烫伤,孩子被烫伤是因为妈妈在兑水给孩子洗澡时忘加凉水。
野外烧烤也是孩子们假期里最喜欢做的事情之一。市民王先生告诉记者,前段时间,在郊野公园他看见一个孩子差点被烧烤炉中的木炭烫伤。当时大人在烧烤,小孩子就自己玩。突然烧烤架倒了,炭火飞了出来,孩子趴在地上不停痛哭,手上都起了泡。原来,3个孩子在玩的过程中,不小心蹭翻了烧烤炉,导致炭火溅出。
预防措施:远离危险源是预防关键对于“双职工”家庭来说,白天只得让孩子独自在家,可是厨房、阳台对孩子们来说都是危险场所,燃气灶、热水壶、打火机等都会成为伤害孩子的利器。最好的办法就是尽量让孩子远离热水瓶和汤锅,远离火源。不要把热的食物或开水放在孩子能触及的地方,打火机不能放在孩子容易取到的地方。不使用天然气时,要关掉总开关。
其实烧烫伤的早期处理非常简单有效,应该遵循“五步法”的原则。
冲:受伤后立即以流动清水(自来水)冲洗,或将受伤部位浸泡于冷水中,快速降低皮肤表面温度,能清洁创面,减轻损害和疼痛。
脱:充分浸泡后,小心除去衣物,必要时剪开(可暂时保留粘住的部分)。尽量避免将创面上水泡弄破。
泡:持续20分钟以上,可减轻疼痛、水肿,稳定情绪。烫伤面积大、年龄小或体弱者,不宜浸泡过久,以免体温下降过度,诱发休克或延误治疗。
盖:用干净床单或布单覆盖创面。不要任意自行涂抹外用药物或民间偏方,以免引发创面感染。
送:除非创面极小可以自行处理,医院做进一步治疗。烧伤面积大、伤势重者,医院治疗。
专家强调,创面切忌涂抹有颜色的外用药物,如红汞、紫药水等,以免影响对创面的判断;切忌涂抹牙膏、花生油、酱油、虾油及民间“祖传秘方”,以免加重创面感染和疼痛。
来源:网易亲子
儿童安全七大杀手上篇到此结束,家长可要牢牢记住哦,正所谓欲知下篇如何,请看下回分享!
文章不错“分享”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