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针对该话题进行街访,原来大家都有各种“土法治疗”经历。
(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视频,土豪请无视)
医生回应
工业酒精不能用来散热降温
“工业酒精是不能用来散热降温的”,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急诊科副主任江倩华介绍,事件中该小孩的家长用了大量的工业酒精,其甲醇浓度一般非常高,另外还可能含一定杂质,由于婴幼儿皮肤娇嫩,甲醇容易通过皮肤被身体吸收,进而导致损伤,甚至会威胁生命安全。
江倩华认为,物理降温旨在减轻不适感,一般家里小孩发烧,用医用酒精擦拭、温水冲凉、局部冰敷等也是可以尝试的方法,但效果其实并不算明显,“特别是小孩,最好慎重一点,如果持续高烧的话应该送院治疗”。
关于物理降温,看看各国(地区)权威机构的态度(点击展开)事实上,我们生活中就有各种所谓的“土法偏方”,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连“机油”君居然都有“治疗烫伤”的功能,人们的想象力真是无限大呀。。。
土法1鱼刺卡喉咙吞饭团
真相:有可能刺穿食道
顺德是鱼米之乡,家家户户都爱做鱼吃,采访中,很多街坊就提到说,有时候不小心被小鱼刺卡到喉咙,就会吃一小块“饭公”(粤语,意为小饭团)然后吞进去,或者吃点软的蛋糕,甚至喝醋来软化鱼刺,将鱼刺吞到肚子里“消化”。
“民间所谓喝醋软化、吃饭团将鱼刺吞进去都是不可取的”,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急诊科副主任江倩华表示,鱼刺、乃至鸡骨等有一定的棱角,硬是要吞进去的话容易伤及食道,严重的会刺穿食道引起出血、囊肿等,甚至可能将鱼刺推向食管、主动脉等更深的部位,正医院就诊处理。
土法2皮肤烫伤涂牙膏、机油
真相:易致伤口感染
不少师奶街坊做菜时,容易被溅起的油、或者滚烫的锅烫伤,“有时会涂点牙膏、酱油之类的,”有街坊在接受记者采访就说,如果不严重的话一般自己会用这些听老一辈人说的“土法”来处理,有的甚至会涂点机油上去,但如果是家里小朋友,医院处理。
江倩华就回应说,如果烫伤部分很小,牙膏涂上去有清凉感,可能会起到减轻痛感的作用,但对治疗并没有效果。正确的处理方法应该是第一是将用大量清水冲烫伤部位,起到降温作用,减少继发性烧伤的可能。
烫伤容易让皮肤黏膜破损,私自涂抹膏药亦有可能让伤口感染,因此医生并不建议使用烫伤膏、酱油等。至于“涂机油”,江倩华认为这并没有科学根据,如果皮肤烫伤有创面的话,机油里的一些化学成分有可能被吸收,对人体存在一定危害。
土法3流鼻血时头部往后仰
真相:仰头并不能止血
前几天天气热,记者有点“上火”,在外面采访时突然就流起鼻血,事后和同事聊起时,不少人都说要将头部往后仰,认为这样就能把血止住不再流出来。
江倩华告诉记者,从表面上看,仰头后血没有流到鼻腔外面,“但鼻子还会通向咽部,流鼻血时头往后仰,血其实是还是继续向内流”,不仅没有止血效果,还会将血液吞咽到食道和胃肠。
据介绍,当鼻出血时,应取坐姿或半坐姿,头略向前倾,用手捏着鼻翼两边几分钟,基本就能止血,要注意不能仰卧位,也不能头向后仰,以免血液呛入呼吸道。江倩华亦提醒,如果反复频繁地流鼻血,或者自发性流鼻血,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
记者在采访时就发现,对于所谓的“土法治疗”,市民大多是从老一辈口中听来,然后“代代相传”,并没有得到科学验证。小编在这里就奉劝大家,有什么紧急情况,医院里比较稳妥!
来源:珠江商报记者陈晓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