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科门诊患者排长队
气温越来越低,热水袋引起的烫伤越来越多,医院烧伤门诊就诊人次,其中76人是热水袋低温烫伤。仅仅昨天一个晚班,就有3个热水袋爆炸引起的烫伤。
专家呼吁
低温烫伤增多,扔掉热水袋!
每年冬天都是低温烫伤的高峰。医院,以往热水袋低温烫伤只占两成,今年频频创新高,中招的人比往年大幅上升,占到三成到一半。
王先生今年30多岁,特别怕冷。晚上睡觉前,一定要冲个热水袋捂着才能安稳入睡。1月5日,他像往常一样,把热水袋往被窝一扔,就钻进了被窝。第二天醒来发现左小腿处出现了一个蚕豆大小的水泡,王先生没在意,没想到,第二天小水泡又红又肿。医生诊断,虽然烫伤面积小,但是深度已经达到二度,医院换药一个月。
让医生惊讶的是,这不是王先生第一次被热水袋伤害。就在年1月,王先生就被热水袋烫伤过,小水泡烫伤比较深,迟迟未好,医院烧伤科连续换药三个月,才告别疼痛。
低温烫伤创面深,或要植皮医院烧伤科护士坦言,被热水袋低温烫伤的病人实在太多了,让烧伤科医生和护士也大为惊讶。
值得警醒的是,热水袋常常是温柔的杀手。无论是橡胶热水袋还是电热水袋,如果使用不慎,都会造成烫伤。
60多℃为什么会被烫伤?原来,热水袋造成烫伤的温度为40℃-60℃,皮肤温度一般为30℃左右。这种温度会让人感到很舒服很温暖。但是一旦睡着了,皮肤长时间直接接触高于体温的低热物体,容易遭遇低温烫伤。专家强调,“这样的温度人体觉得不是很烫,但如果长时间接触,对皮肤有慢性损伤。”而且很多人喜欢把热水袋压在腿上、脚腕上,甚至肩膀上,长时间压着血液不循环会加重低温烫伤。
热水袋爆炸频频发生除了低温烫伤,热水袋爆炸事件今年也频频出现。
热水袋在手,
寒冷绕着走!
……
但如果买了劣质的电热水袋,
它可能瞬间炸裂!
那神器可能就变成凶器了。
这是款电极式热水袋,它里面有一个块状的发热体,有正负两个电极,电极直接对袋中的液体加热。它里面是这样的:
通电之后暖手宝膨胀得很快,又没有温控装置,所以极易发生爆炸。一旦爆炸,里面的高温液体就会四处飞溅,很容易烫伤人。
而且暖手宝中的液体是带电的,如果暖手宝的绝缘层厚度不够,或是密封口不严导致液体漏出,都可能漏电。
一分钟教你预防低温烫伤电热毯睡觉前两小时打开,睡觉时关掉;
加热档位不要开到最高;
身体不要接触电热毯,中间隔一条床单或毛毯。
热水袋检查橡胶有无老化及渗漏;
不灌入刚煮沸的开水;
不灌得太满,70%即可,确保拧紧盖子;
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应用毛巾包住后使用。
暖宝宝不要贴在皮肤上,隔几层衣服;
每隔一段时间,揭下来换个位置贴;
不贴着暖宝宝睡觉。
电暖扇不距离身体太近;
不要长时间对同一部位加热;
温度不要调过高;
不要接触到其表面。
(图文:黄浦消防 东方网 编辑:张碧莹)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