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声告诉我冬天的取暖神器有什么?!
暖宝宝!热水袋!电暖气!电热毯!……
最方便的是什么?!
暖宝宝!!!
暖宝宝日常可以贴到衣服上,寒冬穿衣也不会太过臃肿,简直是各路仙女的最爱。
可是你知道暖宝宝使用不当杀伤力有多大吗?
小编好奇,于是做了一个实验。
首先在菜市场转了好几圈,走到鸡蛋摊前,等其他顾客买完走了后,悄悄地问摊主能不能只买两个鸡蛋,再三强调自己不是用来吃而是为了做实验!摊主微微一笑,准许我挑了俩鸡蛋。
用暖宝宝包裹鸡蛋,外面包上毛巾模拟外套。
3小时后抑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打开毛巾发现鸡蛋壳竟然烫手的要命。
拿刀子把鸡蛋从中间剖开,竟然熟了!还冒着热气,看起来好香怎么办!!!竟然抑制不住尝一口的冲动……蛋黄成功入肚,蛋壳成功烫到了嘴巴┭┮﹏┭┮
重点是暖!宝!宝!竟!然!烫!熟!了!鸡!蛋!
我们都知道,人体皮肤若接触到高温易造成不同程度的烫伤,而在相对低的温度时却感觉到很舒适,也不用担心被烫伤。然而,有一些物体的温度虽然不烫,但如果接触久了,却同样会使皮肤烫伤。
想起小编我年轻的时候睡觉沉,晚上睡觉前最后一个步骤就是烧开了水灌暖水袋,放在被窝脚边上浑身都暖和了,第二天偌大一个大泡在脚踝,也没放在心上,一直隐隐作痛,某天不小心弄破了疼的要命,到现在还有个疤。那大概就是中招低温烫伤吧。就是图中这样的!
打开淘宝搜索暖宝宝,多数商家在商品详情最下方标注了注意事项,敲黑板这都是平时没注意的知识点,请大家认真阅读。
微博关键词“暖宝宝”,发现很多中招的网友。
强忍着笑向以上朋友们报以最真挚的同情。
接下来我们进入低温烫伤小课堂。
什么是低温烫伤?
低温烫伤是指机体长时间接触高于体温的低热物体,造成从真皮向真皮深层及皮下各层组织的渐进性损害。低温烫伤多发生于熟睡、意识丧失等患者,局部皮肤、皮下组织烧伤的深度与致热源温度及作用时间呈正相关。低温烫伤特征为面积小且深度较深,多为深度烫伤。
《华西医学》杂志中题为《暖宝宝致低温烧伤》的短篇论著中讲道:
49℃热源持续接触皮肤3min后可导致表皮损害,超过9min表皮将坏死;44℃热源持续接触皮肤6h,可导致皮肤不可逆损伤!
那我们常用的暖宝宝呢?小编在淘宝看到热销的暖宝宝宣传是酱紫的:
平均温度都在51℃以上,最高温度甚至能到68℃,即使贴在贴身衣物上面,若使用不当,很可能造成低温烫伤。
较低的温度为什么能导致烫伤?
人体局部与高于体温但低于45℃的致热源接触时不会产生明显的痛觉;如果长时间接触,则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会因适应而麻痹。相对低热的持续作用,虽温差小,但表层组织脱水缓慢,热容量大,向深部组织传导的热量多,使深部组织的热损伤逐渐累加。流动的血液本来能够带走热量而有效防止热能蓄积。如果局部长时间与致热源接触,尤其同时受压,就妨碍了局部血液流动,容易使热能蓄积起来而导致局部组织损伤。
取暖神器暖宝宝?
暖宝宝的发热是一种氧化放热反应,高纯度铁粉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释放热量,温度一般为50~60℃,使用时贴于内衣的外侧;暖宝宝的取暖温度在常人可忍受甚至感到舒适的范围内,短时间接触皮肤不会导致损伤,故常被人所忽视,由于使用方法不当长时间接触仍可导致低温烧伤。
低温烫伤的后果?
长时间使用取暖设备后发现皮肤发红、肿胀、脱皮或出现水泡等现象,即意味着发生了低温烫伤。此类烫伤虽然外表看不如高温烫伤严重,也因疼痛不剧烈常常被人忽视。但其后果往往比高温烫伤更严重,会出现皮肤溃烂,长久不愈,留疤,有的恢复期可长达半年至一年。
烫伤后怎么办?
低温烫伤后,冷疗是现场处理最有效的方法:即用冷水对创面进行淋洗、或用包裹冰块的毛巾冷敷。冷疗能使创面迅速降温,减少创面渗出和水肿,同时还能减轻疼痛,降温后可以简单用纱布包扎,医院就诊。
皮肤出现水泡,千万不要挑破,也不要用抹牙膏的土方法或是自行涂抹药膏,容易引发局部感染。
划重点:用凉水冲洗,降温,就医!
针对低温烫伤伤口的特点,多食用牛奶、鸡蛋、高蛋白食物,多补充新鲜水果蔬菜。
如何预防低温烫伤?
(1)加强宣传教育:对于婴幼儿、高龄人群、不能生活自理以及感觉功能障碍者应进行积极的健康教育,使其了解关于低温烫伤的常识和处理原则。
(2)低温烧伤好发于冬季,故在冬季取暖时要提高警惕、加强安全意识,在使用取暖物品时,一定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正确选择、使用质量有保障的正规取暖产品。
(3)取暖时避免取暖设备直接且长时间接触皮肤,切勿在睡觉或意识不清的情况下使用取暖物,老人或小孩应在家人的监护下使用,随时查看使用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停止使用。
(4)糖尿病和血液循环障碍者,应尽量避免使用皮肤接触类取暖物品,如需使用取暖物品应随时注意皮肤情况,避免低温烫伤。
总而言之,人们应当提高对低温烫伤的重视,尽量避免低温烫伤的产生,一旦发生应立即就医,避免创面加重导致严重后果。
保暖神器虽好,可不要依赖哟。
图片来自于网络
编辑:冯晓敏
转发请扫描下方版权印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出品
商务合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