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受伤
宝宝磕了、碰了、烫伤了、被动物咬了……这些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意外伤害发生之时,除了伤心难过、不知所措,最应该做的是什么呢?为了最大限度降低意外伤害对宝宝的危害,家长们都应该提前学习这一课:宝宝意外受伤时,第一时间应当怎样做。
烧、烫伤可因炉火、沸水、热油、蒸汽或花炮等造成,化学、电、放射烧伤烫伤也时有发生。
文/王菲
第一时间科学处理,将伤害降到最低
1.首先看烫烧伤的分度,分为Ⅰ度、Ⅱ度、Ⅲ度。
Ⅰ度仅为表皮损伤,表现为皮肤红,有灼痛感,其中晒伤也属于Ⅰ度损伤。Ⅱ度损伤伤及真皮,表现为皮肤上有水泡,疼痛更加明显。Ⅲ度伤及皮肤全层甚至皮下的脂肪、肌肉,表面发白或发黑,是永久性组织损伤。
2.如果宝宝是Ⅰ度烫烧伤或Ⅱ度烫烧伤,10岁以内且烫烧伤面积小于体表面积的5%,大于10岁且烫烧伤面积小于体表面积的10%,或Ⅲ度烫烧伤且面积小于2%,以上情况需要采用“冲、脱、泡、盖、送”的方法进行紧急处理。宝宝一个手掌的面积占体表面积的1.25%,按照1%计算即可,以此为标准判断即可。
3.冲、脱、泡、盖、送:目的是降温、止痛。即使用冷水如自来水对创面进行淋洗,不要使用冰块,因为冰块会导致疼痛加重或低体温甚至休克;淋洗的过程中将宝宝烫烧伤部位的衣物、饰品最好能脱下,该剪的剪掉。如果衣物粘在皮肤上了,不要强行撕拉。将患处泡在冷水中,直到没有疼痛或者疼痛明显减轻为止,冲泡时间为15~30分钟;等宝宝疼痛减轻后,尽量使用干净、不掉毛的纱布松松地盖在伤处,防止污染;之后,医院诊治。
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给伤处涂抹传闻中的牙膏、酱油、蜂蜜、蛋清、锅灰等任何物品,医院即可。伤处有水泡的时候,保持水泡的完整性对以后不留疤痕非常重要,不要把水泡刺破把液体放出。
4.如果宝宝的烫烧伤程度或范围超过上面的标准,医院或拨打,尽快让专业人员处理。
家长的现场急救包括:将宝宝撤离火源,除去烧伤处的衣物、首饰,评估宝宝呼吸、心跳,必要时进行基础生命支持,使用干净的纱布覆盖。化学灼伤的需要立即冲洗,其他的不建议冲泡伤口,以免大面积的烧烫伤没入冷水会导致休克。
安全提醒:不是只有明火才会导致孩子受伤
烫伤、烧伤在婴幼儿中也非常常见,并且后果可能非常严重,家长们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不是只有明火才能导致孩子损伤,像装有茶水的杯子,家里开了好久的灯,广场上的地灯,热的洗澡水,长时间使用的热水袋、暖宝宝等都可能造成宝宝烫伤。
另外,家长有时会用微波炉给宝宝热奶也有隐蔽的伤害,因为这种加热方法会导致奶受热不均,有部分奶是温的,但有部分非常热。这样就可能导致宝宝消化道烫伤,比起皮肤烫伤要严重而且更加难治,一定要警惕!
Tips:给家长的特别提醒
要提醒家长,首先,平时应掌握一些预防和处理意外伤害的基本原则,要具有救护、自救的知识;
其次,要有沉着冷静的态度,不要遇事自己先慌了手脚,这样不但救不了宝宝,反而还会吓到宝宝造成进一步的损伤;
第三,家中应备有附近或儿童专科医疗机构的名称及电话,便于及医院;
第四,家中应常备一个小药箱,里面放置体温计、手电筒、酒精棉、手套口罩、创可贴、消毒纱布、绷带、胶布、安全扣针或别针、冰袋、0.9%生理盐水、圆头剪子、钳子、药物:退热、止咳、外用药等;
第五应用“5S”原则(See:从孩子的高度审视物品摆放、Strings:避免儿童接触到过长的绳带,以防勒住窒息、Size:防误吞,孩子越小,物品越要大、Surface:消除会惹麻烦的棱角和空隙、Standard:检查与儿童用品相关的安全标准),打造安全家居。
想了解更多关于宝宝意外伤害预防指南、急救妙招,快快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