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概述
1.低温烫伤冬季高发,约占冬季烫伤的三分之一!
2.婴幼儿、老年人群、糖尿病人等是低温烫伤的“高危人群”。
3.烫伤严重程度取决于接触热源的温度和时间,时间越长皮肤受损程度越重。
4.正确使用暖宝宝、热水袋以及电热毯等取暖“神器”可以有效预防低温烫伤。
说起冬天,北方和南方感觉可不一样...
在北方:外面好冷啊,咱们去屋里暖和暖和吧~
在南方:屋里好冷啊,咱们去外面暖和暖和吧~
对于在哈尔滨待了五年的南方银来说:南方真滴冷~(我是不会告诉你我在哈尔滨室内冬天是穿单衣的~)
介么冷的天,我们也只能靠这一身的正气......
对此,广大网友们纷纷亮出压箱底早已经准备好的「过冬神器」:暖宝宝、热水袋、电热毯、电热宝等各种保暖产品,这会儿终于可以大显身手了......
且慢!
在使用你们的「过冬神器」之前,「低温烫伤」你必须要注意!
不恰当使用暖宝宝等保暖
产品容易导致低温烫伤
什么是「低温烫伤」
低温烫伤也可称为低温烧伤或低热烧伤,一般是指机体长时间接触中等温度(一般指44~50℃)的热源,造成从真皮浅层向真皮深层及皮下各层组织的渐进性损害。
近年来随着各类保暖产品(电、化学类等)的不断增多,低温烫伤的发生也愈加频繁。常见可致低温烫伤的保暖产品如热水袋、暖宝宝、电热毯、取暖器等。据统计,低温烫伤约占冬季烫伤的三分之一,且在冬季高发。
「低温烫伤」对人体的危害
研究发现,热力对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损伤程度,主要取决于热源的温度和作用时间,理论上的最低烫伤温度为44℃。随着作用温度的升高,损伤逐步加重。虽然热源温度不高,但跟皮肤长时间接触,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一旦发现,往往已经被烫伤!
低温烫伤的创面疼痛感不十分明显,仅在皮肤上出现红肿、水疱、脱皮或者皮肤变白的现象,通常烫伤面积不大,烫伤皮肤表面看上去不太严重,但创面深且烫伤严重者甚至会造成深部组织的坏死,如果处理不当,会发生溃烂,长时间无法愈合。如何预防「低温烫伤」
随着保暖设备的日益增加,低温烫伤并非罕见。但因烫伤面积较小,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如何预防低温烫伤?归纳总结为一下几点:
(1)对于低温烫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持续低温烫伤的深度比开水烫伤有过之而无不及!
(2)对于婴幼儿、高龄人群、不能生活自理以及感觉功能障碍者等低温烫伤高危群体最好不要长时间接触温度超过体温的物品。
(3)低温烧伤好发于冬季,故在冬季取暖时要提高警惕、加强安全意识,要正确使用正规的保暖产品。
(4)取暖时避免保暖设备直接且长时间接触皮肤,切勿在睡觉或意识不清的情况下使用取暖物,老人或小孩应在家人的监护下使用,随时查看使用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停止使用!
低温烫伤怎么办?请看往期介绍:
求你们别再“添油加醋”了,
五字解决烧烫伤!
这个周末,气温普遍有所升高
整体偏暖和
但
是
千万不要被眼前的温暖所迷惑了!
现在的回温是为了
给后面的降温提供更大的空间
为了让你更充分地体验“冻”~
在以后天冷的日子里
抱住你「过冬神器」的同时
别
贪
“暖”
也要注意预防低温烫伤喔~
编辑排版彭~
终审李丽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