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之后,很多家庭开始频繁使用电热毯、暖宝宝、浴霸等取暖家电。
但这些取暖器如果使用不当,很有可能也是一枚“定时炸弹”。尤其是小孩或老人,在使用中稍不注意,特别容易受伤。
严防低温烫伤
每到天气变冷时,医院的急诊科室都会接诊到被热水袋烫伤的患者。其中,最小的孩子甚至才八个月左右大。
患者不仅仅是因为热水袋漏水被烫伤,很多是因为低温烫伤。
热水袋、暖宝宝等取暖器,短时间接触皮肤时并不会觉得有多烫,但是长时间接触,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在不知不觉中烫伤了皮肤表层甚至肌肉层。
低温烫伤一般疼痛感不明显,仅在皮肤上出现红肿、水泡、脱皮或者发白的现象,虽然烫伤面积不太大,但是创面过深者甚至会造成深部组织坏死。
这种损伤程度,远比一杯开水直接浇在皮肤表皮要严重得多。而且绝对会留疤!
一般,人体皮肤持续接触70℃温度超过1分钟,60℃超过5分钟,高于45℃温度2小时以上,都可能造成低温烫伤。
注意
1
使用热水袋、暖手宝等设备时,要检查外套是否完好,不要长时间放在身体同一部位。
2
使用暖宝宝时,不要直接贴在皮肤上,并且不要在取暖器前使用,不要在睡觉时使用。
3
在家泡脚时,水温不宜高于45℃。
4
老年人、糖尿病人、脑中风后遗症患者以及醉酒后熟睡的人,使用局部发热的取暖设备,要距离一米以上。
烫
伤
处
理
烫伤后急救要领,“一冲二脱三泡四盖五送”。
第一步:冲,事发当时用生活用水冲洗伤口5分钟左右,可以是自来水、矿泉水,注意不要用冰水。
第二步:脱,在水中小心剪开并脱去衣服。
第三步:泡,在冷水中持续浸泡烫伤处30分钟。
第四步:盖,用干净毛巾等覆盖烫伤处。
第五步:送,医院。
小心电器质量不过关
不仅是电热毯,像电热水袋、加热垫、红外线取暖器、浴霸等取暖家电,质量不合格,或使用不当,都可能导致触电或火灾。
因此,对于像电热毯等用在婴幼儿身上的取暖物品,家长要从正规途经购买质量合格的产品,且一定要谨慎使用。
电热毯应尽量避免折叠受潮。长期不用的电热毯再用时要仔细检查有无漏电现象,注意绝缘,防止短路。人离开时,一定要关闭取暖器开关,拔下电源插头。
浴室是房屋最为潮湿的角落,水雾会导致线路老化、接触不良。因此,浴霸的取暖灯泡寿命往往低于普通灯泡,最好两三年就更换一次。
此外,浴霸的取暖灯泡虽具有防水性能,但排风扇,照明灯等含有不防水的金属配件,可能会导电。因此,浴霸发生爆炸、起火时,切忌用水扑灭。不然,会触电。
在安装与摆放位置上,取暖器应放在不易碰触的地方,远离可燃烧物,背面离墙应有20厘米左右。
插座不能位于电暖器正上方,以防热量上升烧烫电源线。
取暖器上不能覆盖物品,取暖器表面温度较高,一旦覆盖物品,热量不能及时散发,会造成烧机及引燃其他物品。
还有一种情况也是需要大家注意的,就是普遍家电都有安全使用年限,如果电器使用时间太长,内部电路老化,很容易引起火灾。
爸爸妈妈们,天冷除了喊孩子记得穿秋裤保暖的同时,也要注意家居取暖安全哦~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