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宝宝手指烧伤
小孩子手烧伤
烧伤烧伤医院
小孩烧伤用药
感染烧伤膏
小儿轻度烧伤

孕校素材家有2岁内宝宝,你必须要知道

田老师指导养育生命不是简单的事,2岁前要经历哺乳期、新生儿护理、辅食添加和日常护理、疾病护理,有着各种问题在等着你,快来看看,你即将有可能遇到的孕育问题,现整理一下!此素材可做为养育训练营、准父母、准姥姥、奶奶必修课程、家长学校护理课程均可,可设计成系列课程,做为收费课程,做为孕妇学校延展家长学校的课程体系,给每位准妈妈、姥姥、奶奶养育路上提供明明白白的指导!!自从宝宝来到这个世界,宝妈宝爸总有操不完的心,生怕哪个环节掉了链子。其实,早了解这些热点育儿问题,会让你轻松不少~2岁内宝宝常见问题,且听下面分析:

1、肠绞痛

肠绞痛是常见的生长发育问题,不是病。肠绞痛一般开始于2-4周大的宝宝,4-6周会达到高峰,4-6月会逐渐改变。常见的表现是突然大哭或者频繁哭闹、睡眠不安、胀气,可听到腹部有“咕噜”声,排便费力、吐奶、难以安抚。每周至少发作三次,发作时间至少持续一周。当宝宝肠绞痛时,可以用手掌顺时针方向轻柔宝宝小肚子,有助通便和排气。

2、偏头

  宝宝出生后头型会受到睡眠姿势的影响。如果头部位置不定时变换、调整,就可能出现偏头,影响宝宝外观。前3个月是塑头型的关键时期,在宝宝舒适安稳睡觉的前提下要经常变换宝宝睡姿,以保持头部两侧受力均匀。如果已经轻微偏头的宝宝三个月内调整来得及,,但一岁半再想纠正超难。

还有,如果宝宝的睡姿比较固定就要注意了,是否与“斜颈”有关,应该从颈部检查起。

3、尿布疹继发真菌感染的尿布疹,可使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如派瑞松);继发细菌感染的尿布疹,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如百多邦)、红霉素眼膏或者金霉素眼膏等。使用治疗性药物时,涂了药物后再涂抹厚厚一层护臀霜来隔离粪便尿液。真菌性感染特征:牛肉样暗红斑,周围有散在的卫星病灶,全部会阴部生殖器(比如阴囊、阴唇)都非常容易被感染到。

4、鼻梁青

这个问题太简单了,就两字"皮薄“。我就鼻梁不青,因为我”皮厚“,没有宝宝皮嫩,也没宝宝皮肤白。5、鼻塞家长可以用生理盐水滴鼻液(不要自行购买任何药用成分的滴液)来帮助清理鼻腔。喂奶前或者睡前,往鼻子里各滴2滴生理盐水滴鼻液。6、斜颈先天性肌性斜颈,一般在宝宝6~8个月时都能被爸爸妈妈所发现,是引起5岁以下孩子,出现头部倾斜的最常见病因。诊断为先天性肌性斜颈,除学习伸展颈部肌肉的运动操外,家长还可以喂奶时从斜颈患侧方向喂;玩具引诱其主动向患侧转头;改变睡床方向;鼓励其清醒时多趴着玩。7、对眼新生儿偶有对眼是正常现象,宝宝几周学会控制眼部运动时,斜视在几个月内就会消失。婴儿鼻梁较宽,鼻梁附近内眼角皮肤会遮住一部分眼白,看着像对眼。随着鼻梁变高,眼白露出,对眼消失,这种情况被称为假性斜视。如果这种暂时性的“游移”持续,或两侧眼球不往同一个方向移动,需要就医诊断宝宝情况。8、鹤吻痕红色或粉红色斑块,多出现在脖颈处发际线上下、也可能在前额、眼睑、眉毛、鼻尖、上嘴唇出现。(又称为:鹤咬伤、鹤吻纹、天使之吻)主要是由靠近皮肤的毛细血管群造成的,当宝宝哭闹、用力时,脑部供血增加,这些斑痕就会更加明显。通常,除脖子后面的红斑不易消退外(但一般情况头发都能遮挡不会影响美观啦),其他部位的斑痕随着宝宝长大会自行消退。9、脐带肉芽肿有个别宝宝脐带没有自行干燥萎缩,在残端脱落后留在肚脐上,脐带形成小小的红色瘢痕组织团。肉芽肿可能分泌淡黄色液体,如果持续一周还没有消失,需要就医。9、腿纹不对称在宝宝趴着时,从后面查看大腿、胖褶子、臀纹、腿纹是否一致。医学髋关节外展试验,当宝宝屈膝时,正常髋关节可外展80~90度,髋关节发育不良时,只能外展40~50度。医院检查出腿纹不对称时,一般6月龄内,B超检查;超6月龄,拍X线片检查,进一步确认是否存在髋关节发育不良。髋关节发育不良,如未早发现,没有早治疗,会造成宝宝以后走路跛行。越早治疗,治疗越简单,效果越好。10、手足口手足口病绝大部分宝宝在发病1周后自行缓解。少部分发展为重症,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如脑膜炎、脑炎、脊髓炎,以及肺出血、肺水肿和循环衰竭,危重病例进展迅速,死亡率高。除日常饭前便后勤洗手外,目前接种肠道病毒71型疫苗(手足口疫苗)是预防手足口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EV71是造成重症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建议6个月~5岁孩子接种EV71疫苗,基础免疫2剂次,间隔1个月,能有效降低重症死亡率。11、亲吻病亲吻病(EB病毒感染)主要通过唾液传播,我国该病发病高峰年龄在4-6岁左右。典型三联表现“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6个月内母乳喂养;6个月后,避免接触太多人;室内环境卫生清洁;避免成人口对口亲吻宝宝;宝宝的手足做好清洁。12、深浅睡眠宝宝深度睡眠时表现为睡眠安静,脸部和四肢呈放松状态,呼吸均匀,偶有鼻鼾声。偶有惊跳动作或嘴角摆动,仍属完全休息状态。浅度睡眠时整个睡眠过程不安静,眼虽闭合,仍可见眼球快速运动,偶尔短暂睁开眼睛,四肢和躯体有一些活动,脸上常显可笑表情,轻微声响就可引发惊跳动作,有时甚至突然啼哭。浅睡眠时,轻微的声音引发突然惊跳,这时家长不需要抱起宝宝,而是稍作等待,有时宝宝自己就能继续入睡。13、便秘配方奶喂养便秘时,看看是否依据说明按照比例科学冲调奶粉,先加水,再加奶粉;如无效,或尝试更换奶粉品牌。开始添加辅食便秘时,多添加一些高纤维素食物,包括薯类(红薯、土豆等)、瓜类(南瓜)、蔬菜类(豌豆、大豆、西兰花、竹笋、空心菜等)、菌类(木耳)、藻类(海带)以及新鲜水果(西梅、杏、李子、葡萄干、苹果等)等。目前最常用的药物是开塞露(偶尔用)和乳果糖(食物调理不见效时,可尝试用),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14、攒肚攒肚多发生2~6个月母乳宝宝身上,是正常生理现象,无需人为干涉。主要表现为,宝宝2-3天、4-5天,甚至一周不排大便,但精神状态良好,排便时不费力,大便为黄色的软便,没有硬结。15、绿色大便绿色的便便,是因为绿色的胆汁通过消化道过快,还来不及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变成黄色,而留下绿色,属于正常现象。16、腹泻可以补充锌吗?

世卫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机构共同推荐:

宝宝腹泻时每日补充20mg锌(6个月以内的宝宝腹泻期间每日补充10mg锌),共补充10-14天,可以有效减少腹泻严重程度,缩短病程。

这种情况下,可以选择任何形式的锌

17、洗澡1周岁左右宝宝,每周3次澡为宜。天热出汗多时,也可每天洗一遍。洗澡后及时涂抹低敏润肤霜。一周用1~2次宝宝专用沐浴液,每次几滴即可。洗澡顺序依次为洗脸、洗头、最后清洗身体其他部位。美国儿科学会等权威机构,都不提倡给宝宝使用爽身粉。18、痱子粉

爽身粉极易吸水,然后形成颗粒状物质,会阻塞汗腺,导致皮肤发红。

用在容易出汗处很容易引起痱子或尿布疹;粉末状飞粉严重,使用时会进入呼吸道,易诱发呼吸道感染,引起过敏性哮喘等疾病。

19、抚触有研究表明:抚触可以增强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生理系统发育,包括应激反应性,自主功能和睡眠模式,并支持前额皮质的成熟及其对认知和行为控制。?头部抚触润肤露涂匀在手掌,双手轻握宝宝头部两侧,两拇指由眉心沿眉弓慢慢推压到太阳穴,抚触时避开宝宝囟门,随后拇指从下巴中央慢慢推压到耳前。最后,四指并拢用指腹部从前额中央抚摸到耳后。?胸部抚触食指和中指并拢,用指腹部从肋缘处经胸前推向对侧锁骨中部,注意避开宝宝的乳头,两手交替进行。右手四指并拢,用指腹部在宝宝的右腹部由上往下画一个I,再由右至左画一个倒写的L,最后由右至左,画一个倒写的U。?上下肢抚触双手抓住宝宝的胳膊,虎口向外由上臂至手腕轻轻挤捏。双手手掌夹住宝宝手臂,轻轻搓滚肌肉群。双手拇指交替,抚摸宝宝的掌心,其余四指按摩手背。拇指和中指捏住宝宝的手指,由指根部捏向指尖。?背部抚触让宝宝俯卧姿势,双手拇指沿着宝宝背部脊柱两侧,由上往下轻轻打圈按压,慢慢滑向骶骨尾部。双手并拢,四指指腹由脊柱中间慢慢滑向两侧,重复四到六次,然后向下移动一指的距离,重复按摩至臀部。

20、宝宝这几年的奶量怎么安排?

●1岁内,一天(24小时)的奶量大约在-ml。

●1岁-2岁,每日奶量建议在-ml之间。

●2~5岁,儿童每天要喝-ml的奶或相当量的奶制品。

●6-18岁,大约在ml左右。

1岁以上就可以喝纯牛奶了,1岁后世界上大部分权威机构(包括WHO、欧盟、AAP、NHS等)都认同:只要你愿意,1岁后「奶」的形式可以是任何种类:

母乳、巴氏杀菌的鲜奶、超高温灭菌的纯牛奶、冷藏/常温的原味酸奶、全脂奶粉、配方奶、奶酪等等。

21、维生素D要补到多久?

咱国内一般推荐补充到2岁,每日是iu,2岁以后户外活动时间能够有保证了,后面可以根据自家情况,酌情补充。

有些国家他们有强化维生素D的食物,比如强化了维生素D的牛奶等,那就不用额外补了,我们国家这方面的强化食品比较少。所以2岁后一直补充也是可以哒~

另外,如果家长比较注重给孩子防晒,可以预防量的维生素D一直给孩子补着都ok的。

22、肋骨外翻是缺钙吗?

肋骨外翻存在于大部分婴儿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属于正常的现象。如果宝宝偏胖可能不太明显,而相对较瘦的宝宝就会比较明显了。肋缘的轻度外翻,随着生长发育会逐渐缓解。

漏斗胸不是佝偻病的体征,它是胸骨前壁先天性发育异常,属于儿科胸外科疾病。

23、骨密度正常情况下,宝宝并不需要进行骨密度检测。目前宝宝骨密度测量的数值,国际上没有标准参考,骨密度检测没有意义。另外检测仪器、测量部位和操作手法的差异,测量结果也存在误差。而且,宝宝处于生长发育期,相对成人骨密度低不仅正常,更是生长高峰期的表现。

24、辅食添加

宝宝6个月(满天)后第一口辅食,应从富铁泥糊状食物开始,再在富铁食物基础上,逐步引入谷物、蔬菜、水果、肉类、鸡蛋等其他辅食。遵循少量添加,一次一种,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循序渐进的原则即可,最终达到食物多样化。

25、吃鱼

海鱼中DHA含量较高的有秋刀鱼、三文鱼、鳕鱼;淡水鱼中DHA含量较高的有黑鱼、鲫鱼、鲑鱼、鲈鱼等。觉得海水鱼购买便捷性较差时,可选择鲈鱼、桂鱼等淡水鱼。给宝宝选鱼并不是只按照DHA含量高低来进行的,低汞、少刺也是重要的原则。26、补铁补铁首选含血红素铁丰富的高铁辅食:铁强化米粉最方便,而肉类、肝类、血类是制作高铁辅食比较好的食材。?肉类辅食各种红肉泥(牛瘦肉、羊瘦肉、猪瘦肉等)。?肝类辅食各种肝泥(猪肝、鸡肝等)每周吃1-2次,每次少量。?动物血类猪血、鸭血、鸡血等(注意购买渠道)。谷类、乳类和茶等,会抑制铁的吸收;鱼、肉类、维生素C(新鲜蔬菜和橙色水果)等,可以加强铁吸收。

27、睡觉出汗是缺什么吗?

宝宝睡觉出汗,通常并不是缺什么了。家长要先自查是否给孩子盖得太多,穿太多,捂得太严实,室内温度太高所致。有的家长怕孩子冷,都是给孩子比大人多穿1-2件。

实际上,孩子爱出汗,是因为孩子新陈代谢的速度远快于成人,体感温度也比成人要更高,更需要比成人(或是老年长辈)“少穿一件”。

28、8个月还没长牙是缺钙吗?

关于长牙时间,请家长们不要纠结,4个月到12个月出第一颗牙齿都正常。1岁了还不长牙,可以来牙科看医生。长牙早晚没有好坏之分,都是常见且正常的,跟是否缺钙没有任何关系。

29、孩子不爱吃饭,需要补锌吗?

判断宝宝是否缺锌,单看微量元素检测结果是不靠谱的。是否缺锌不仅要有靠谱的检测结果还要有专业医生的临床诊断。

通常缺锌会伴随缺铁一起发生。因为锌的日常食物来源同样是以红肉居多。对于红肉摄入量足够的孩子,是不必担心缺锌的。

孩子食欲不佳,更多的是喂养习惯,饮食习惯不良导致的,一般与缺锌关系不大。锌在海鲜,红肉类里面含量最丰富,只要平时多想办法提高饮食的多样性,就不会缺啦。

(中国膳食指南推荐):

图片中文字资料参考来源: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分会

●7-9月:ml以上的奶量。每日逐渐达到蛋黄和/或鸡蛋1个,肉类禽类鱼类50g,适量的强化铁米粉、厚粥、烂面等谷物;蔬菜和水果以尝试为主。不能吃鸡蛋的,增加30g肉类。如果婴儿以素食为主,要添加5-10g油,推荐亚麻籽油或者核桃油。

●10-12月龄:保持每天ml的奶量。辅食质地要比上一阶段加厚、加粗、带有小颗粒。每日鸡蛋1个,肉类禽类鱼类50g,适量的厚粥、软饭、馒头等谷物;继续尝试蔬菜和水果以宝宝的需求而定。鼓励手指食物,可尝试香蕉块,煮熟的土豆块、煮熟的胡萝卜块等。

●13-24月龄:奶量维持在约ml左右。每日鸡蛋1个,肉类禽类鱼类50-75g,面条、软饭、馒头、复合厚粥等谷物50-g;继续尝试蔬菜和水果,尝试啃咬水果片,煮熟的大蔬菜。可引入酸奶、纯牛奶、奶酪等食物。

30、钙铁锌哪些食物含量多?

31、诞生牙诞生牙指宝宝出生时就已长出的乳牙。诞生牙长得比较结实,则不用理会(但需要经常注意观察,是否松动)等宝宝大一点自行换牙即可。如果诞生牙很松动,为避免牙齿掉落气管或食道引起危险,可以请医生拔掉。

32、宝宝要出牙了吗?

宝宝出牙时间,个体差异很大。不过大部分在6个月前后开始出牙。

出牙比较典型的症状有:

流口水,在出牙前2个月可能就开始哗哗的流;

有点易怒,说不清的口腔不适,容易烦躁;

牙龈肿胀;

喜欢啃硬东西。

你可以这样做:

1、按摩牙龈

家长可以用干净的手指、沾湿的消毒纱布按摩宝宝的牙龈,对牙龈施加压力以此来缓解宝宝的不适感。

尤其注意,哺乳前先按摩宝宝牙龈,让宝宝舒服了再喂奶,以免引起咬乳头的情况。如果宝宝咬着乳头不肯放,可以轻轻挠挠宝宝的小嘴唇使其松开。

2、牙咬胶

买一个质地紧实的牙咬胶圈给宝宝放在嘴里啃咬,同样能缓解宝宝的不适感。还可以先把咬牙放在冰箱冷藏室里,宝宝咬起来会更舒服。

3、保持清凉

冷毛巾或冰凉的牙咬胶会起到舒缓作用,但不要将牙咬胶冰冻后给宝宝,冰冻的牙咬胶过分寒冷,会对牙龈造成伤害。

如果宝宝已经开始吃辅食,还可以用凉的勺子给宝宝喂一些苹果酱或酸奶类的冷的食物。

33、刷牙宝宝长出第一颗牙齿后,用小头软毛的婴幼儿专用牙刷和儿童专用含氟牙膏刷牙,每天2次,每次2分钟。建议使用牙膏量,3岁以下薄薄的一层(米粒大小);3岁以上豌豆粒大小。?巴氏刷牙法牙刷和牙齿呈45°角,牙刷压进牙龈沟,轻轻用力,震颤几下,然后向下把残渣都刷出来。

34、什么时候开始给宝宝刷牙?

从宝宝长出第一颗牙齿后,家长就要正式开始给宝宝刷牙。

牙刷:

刚开始萌出1~2颗牙齿时,可能几秒钟就刷完。随着宝宝牙齿萌出的增多,刷牙时间应在3分钟左右。

为了口腔的清洁,刷牙最好是每天早晚2次。

在ta上小学之前,都不能保证刷牙效果,小的时候,需要家长全全负责一天两次,大一些后宝宝可能会自己抢着刷,那也需要宝宝自己刷完之后,家长再帮忙认真刷一遍。

刷牙时,可以让宝宝平躺着,这样有助于家长看清楚全部牙齿;也可以一只手抱着宝宝,另一只给宝宝刷牙。

宝宝平时喝奶粉后要用清水漱口。刷牙后,睡觉前除了可以喝水之外,不要再吃任何食物。

牙膏:

牙膏要选择儿童专用的含氟牙膏,有的家人怕宝宝把牙膏吞入肚子里,就不选用含氟牙膏,这是错误的。

含氟牙膏能有效预防龋齿,促进牙齿的再矿化,对宝宝尤其是容易长虫牙的孩子是非常好的东西。只要按照正常推荐量使用,儿童含氟牙膏非常安全。

3岁以下宝宝使用牙膏推荐薄薄的一层(米粒大小);3岁以上宝宝使用牙膏推荐豌豆粒大小。

3岁以下的小朋友还不能很好的掌握吐泡沫,家长只需要做示范鼓励宝宝学习吐泡沫就可以。即使宝宝没有全部吐出来或是都吃了,只要家长使用的量是我们的推荐量,也是安全的。

35、安抚奶嘴如果宝宝过度吃手,担心对宝宝有不良影响,可以用安抚奶嘴代替吃手。配方奶喂养的宝宝,相对来说容易接受安抚奶嘴一些。母乳喂养的宝宝,儿科学会指南建议,至少要等到满1月龄以后再使用安抚奶嘴。36、说话一般,宝宝之间会有4~6个月的语言发育差异。参考典型语言发育时间:语言发育特点3个月除了哭,嘴里还会嘟囔一些东西,会把头转到声音的方向,并会安静下来微笑回应等6个月咿咿呀呀使用辅音,通过发出声音吸引家长的注意力9个月发出更多样的声音和音节组合,听到熟悉的东西名字或人名会转头看12个月会叫“爸爸”或“妈妈”,对简单的指令做出回应,会发出长串的声音15个月会模仿新词汇,理解50个词等37、高热惊厥儿童热性惊厥发作短暂性,持续时间1-3分钟。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跌落、受伤;避免刺激;不要对宝宝进行掐人中、撬牙齿、按压或摇晃、往嘴里塞汤勺或塞筷子等动作;注意清洁宝宝口鼻腔分泌物,侧卧或把头偏向一侧,避免窒息,监测生命体征。惊厥发作时,医院准备工作。

38、如何确定宝宝发热?

虽然宝宝的体温受到环境、运动、哭闹等影响,会出现波动。但美国儿科学会表示,宝宝如果出现以下状况,就是发热了:

?宝宝的腋温(腋窝)达到37.2℃或更高。

?宝宝的口温达到37.8℃或更高。

?宝宝的肛温、颞动脉或耳温温度达到38℃或更高。

Tips:一般腋温的问题:

正常体温:36~37℃;

低热体温:37.3~38℃;

中热体温:38.1~39℃;

高热体温:39.1~41℃;

超高热体温:41℃以上。

美国儿科学会早就不建议使用水银温度计了。水银温度计真的非常易碎,打碎后的玻璃不仅很容易扎伤宝宝,温度计里面的水银也就是汞,很容易挥发,汞泄露对环境和健康会造成一定危害不要再用。

宝宝发烧不需要捂汗,但如果宝宝体温是在上升期,寒颤,手脚冰凉,给宝宝适当保暖,宝宝感觉不冷为宜。

(注意:适度保暖不等于捂汗)等到宝宝感觉热了(高温持续期、体温下降期),一定要及时散热,减少衣被。一切以宝宝舒适为主。

39、防晒尽量不要在紫外线强度达到峰值时外出(上午10点~下午4点)。防晒霜:只要出门,宝宝(6个月以上)就要擦防晒霜;选择防晒保护因子(SPF)30,并覆盖UVA和UVB光谱的儿童配方防晒霜,出门前半小时涂抹。每1.5~2个小时补擦一次。回家清洗可以用清水洗,或是用宝宝无泪配方的沐浴露洗。防晒衣,我国标准为:紫外线防护系数UPF30。太阳帽:戴顶宽沿帽子。6个月以下的宝宝避免被阳光直射,要一直待在阴凉处。太阳镜:为宝宝挑选太阳镜最好是到专业的正规眼镜店,选择可以阻挡紫外线程度达到%的镜片,通常太阳镜的标签上会%UV或UV的说明。

推荐阅读:

1、个育儿锦囊,带你远离育儿误区,轻松带娃,新妈妈收藏

2、42种常见的错误育儿法,轻则坑娃,重则致命!

3、儿科医生分享:0~1岁宝宝,最实用的50个护理妙招!

4、儿科医生8个真实案例字救命文,字字痛心!值得每个家长了解!

5、史上最全的婴幼儿急救常识大全!转发一次救人无数!必须收藏!

6、孩子遭遇意外伤害随时会断送性命,家长别不当回事!

7、生娃后必犯的十大错误,有些伤害不可逆

8、伤害宝宝的逗娃方式益智的亲子游戏,全部GET到!

新生儿护理:

1、手把手教你如何给宝宝洗澡,包学包会!

2、手把手教你如何做新生儿脐带消毒护理,包学包会!

3、手把手教你如何做婴儿抚触,包学包会!

4、手把手教海姆立克急救法+儿童心肺复苏,包学包会!

5、手把手教你缓解宝宝肠绞痛,包学包会!

6、不可忽视的宝宝脊柱健康!你知道多少?

7、宝宝一秒止哭,两分钟哄睡!5S安抚大法(附图解)

8、1到36个月的婴儿抚触操、排气操全图文教程

想了解更多?那就赶紧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oshanga.com/xeqdss/124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