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老师说过,凡事要多问为什么,然后才可以有针对性的去思考问题。
小伙伴们想过没有为什么湿热不叫热湿,为什么寒湿不叫湿寒呢?
湿热多半是先有湿再有热,而寒湿则是先有寒再有湿。
我们来打个比方,我们人体的气血和经络组成了一条小河。正常的身体状态下,这条小河的水流是清澈的,而水流也足够快。如果偶尔有一些淤泥垃圾进入,也没关系,小河自己有很强的洁净功能。
但是如果有一天水流(气血)不够了,或流的很慢了,那就开始麻烦了,淤泥这些垃圾就很容易沉积在河底,然后就会发生一些腐烂发酵之类的事情,进而产生更多的垃圾淤塞河道,导致水流更慢,时间久了,如果没有发大水,小河就会变成泥潭。这样说可以理解吗?
我们身体里产生的垃圾如果长时间没有被清理,腐烂发酵就会发热,局部温度会比别的地方高。所说的湿热,就是这样的场景,有水(有津液),有垃圾的瘀滞,才产生湿热。
小伙伴们要学会看自己的舌头。
注意看舌头的时候不要一大早起来就看,不要吃完饭就看,不要喝完酒或者饮料就看,不要晚上在日光灯下看。
湿热的舌头是怎么样的呢?湿热的舌头颜色是红的,舌苔黄黄的厚厚的。
湿热体质的人小便会发黄,味道很重。
湿热导致的腹泻又急又猛,所谓暴迫下注,里急后重,上完厕所肛门有灼热的感觉。
湿热体质的人体味很重,什么狐臭啊,腋臭啊,脚臭的等等,一天洗好几个澡也挡不住他的重口味。西方人是典型的湿热体质,身上的味道真不敢恭维。
如果是女性朋友,还可以仔细观察你的白带,白带多色黄味重就是湿热下注。
湿热呢,重点在热,因为湿所以运化不了,因为热所以吃一点滋补厚腻的东西就会上火,口臭啊,口疮啊,长痘痘啊等。
那么对于小儿出现的上火:
1.口臭、大便燥结或粘滞不爽,异味特别大,臭秽难闻;
2.小便黄赤、颜色很深;
3.尿道口红、肛门红;
4.舌像:舌质红,舌苔黄厚或者黄厚腻;
一是调理脾胃,让身体不容易产生垃圾,二是让小孩吃容易消化的东西,减少产生垃圾的机会。
举个例子:
有一个宝宝大便一直不好好拉,拉一点就站起来不拉了。有时候还便秘,比较难拉,开了中药调理也不管用。问到吃肉多,吃红枣比较多。大便问题是下焦湿热,是饮食引起。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调整饮食。
如何解决湿热的问题呢?方向就是减少垃圾,或者增加动力(调理脾胃),从饮食上减少甜腻,油腻,冰镇的食物是有帮助的。另外一方面要增加运动,运动会帮助气血提升,来排除这些湿热的垃圾。
夏天的早上可以早起一会,吃上三五十粒的三七开,喝上几口烫嘴烫心的白开水,开启暴走模式,用大胯带动腿进行走路,如此可以减少对膝盖的损伤。这样一来汗出了以后,气血也畅通了,身体内的毒素也排出来了。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小儿的湿热与积食有很大的关系,通常也就是因为吃了不该吃的,不容易消化的,导致身体内有垃圾的瘀滞才会出现湿热。
再说一说寒湿,就是先有了寒,然后有了湿。
寒湿的舌头舌体胖大,有齿痕,这齿痕就像裙子的边一样。舌体的颜色是白的,舌苔也是白白的厚厚的,有的舌苔上面漂浮着一层水汽。
寒湿体质的人尿液清长没有什么味道,如水一样。
寒湿与湿热都会导致腹泻。寒湿导致的腹泻程度缓慢,肚子总觉得不舒服,一紧张就想上厕所,一吃油腻食品也想上厕所,尤其在夏天表现得更加明显,一天要上好几次厕所。每次都是一点点,不成形,很稀薄,中医叫便溏。
小伙伴们记住哦,所有的慢性腹泻都是脾胃虚寒造成的。
寒湿体质的人不怎么出汗,身上基本上没有啥味道。
女性的白带量少清淅如水就是寒湿。
这个寒湿与湿热区别就在一个字上,寒与热。寒湿,寒湿,重点在寒,湿为阴邪,寒也是阴邪,寒湿则阴上加阴。
所以,寒湿的人一定会阳虚,阴盛阳衰,会怕冷,怕吹风,怕吃凉东西。寒湿内阻,会阻碍气血的运行,导致淤血经络不通,不通就痛,所以寒湿体质的人会觉得全是哪都疼。
我们的身体因为食物或者日常和情绪的问题先有了寒。这个寒会让身体的热能和动能下降。身体如果身体的动力不足,水的循环代谢机会出现故障。就会出现多出来的水,这些水会成为废水,不能被身体正常使用,例如痰。
不过也不用担心,我们的身体是一部设计精密的仪器,身体有自己的洁净机制,有能力让这些痰湿排出体外。但需要我们要做到的是不要给身体制造更多的麻烦。也就是尽可能的不要制造湿产生的原因。
不沾染冰镇的饮料啤酒小伙伴们都知道人体是一个恒温动物,吃了冷饮冰镇后,身体一定会消耗更多的能量来处理这些严重低于体温的东西,而不同人的处理能力是有差异的。
即使处理能力正常,可能偶尔一次两次没关系,但是如果不断重复,身体就会没法处理,处理不了的冷饮冰镇就会在体内成为痰湿淤积起来,久而久之,就会阻碍身体的正常机能(包括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
如此身体的整体机能出现下降,出现虚寒的症状,比如这些亚健康问题:冬天怕冷、肚子凉、手脚冰凉,肚子凉、宫寒、痛经、月经颜色暗、血块多、大便黏等等。
小伙伴们知道吗?水果吃多了也容易导致痰湿,脾胃不好的人,很容易观察到的现象就是,如果头天多吃一些水果,可能就会很快肚子不舒服,或者第二天容易喉咙里有痰的感觉,当然也有人会直接产生湿热。
还有就是时间太晚洗澡许多的小伙伴们喜欢晚上洗澡,晚上太晚洗澡,或者出汗后马上洗澡,也会产生湿气。因为到了晚上是人的身体防护力最弱的时候。
祖国医学《内经》说到: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阳气伏于内脏,体表缺少保护,所以太晚洗澡的话湿气就容易进入体内。所以尽量选在黄昏之前洗澡来避免洗澡生湿的问题。
产生湿的原因还有很多。
比如说熬夜或晚睡,平时缺乏运动,情绪不佳……
出汗后要注意把汗水擦干再换衣服,否则汗水被体表重新吸收容易在体内形成湿气,也容易因此着凉感冒,
小孩子注意后背垫汗巾可以避免这个问题。出汗后也不要立即洗澡,因为出汗时毛孔是打开的,洗澡容易感冒。
其实湿热和寒湿的小伙伴都有运化不足,动能不足的问题,所以一定程度上来说,容易湿热的人,平时体质很可能是寒湿的。
解决由寒导致湿的路径有两个,一是提升身体处理湿的能力,一是减少身体产生寒湿的机会。
小荷才露尖尖角
﹏﹏﹏﹏﹏﹏﹏﹏﹏﹏﹏﹏
﹏﹏﹏﹏﹏﹏﹏﹏﹏﹏
健脾祛湿小儿痱子是寒湿还是湿热?
痱子一般是湿热引起,即局部散热通道受阻,散热不畅、汗出不畅导致。
除了气候因素,小儿长痱子的根源还是在脾胃,即推动气血循环的力量不够。
洗澡时加入一两瓶藿香正气水或十滴水可以预防和治疗痱子,原理是祛湿散热。
严重情况可以1:5的比例兑水涂在皮肤表面治疗。
这些处理都是缓解症状,调理脾胃才是根本,当然随着小孩自己生长,脾胃也会自己长好,所以小孩大一点后就不会长痱子了。
米阳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