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使用暖宝宝后皮肤红红的有刺痛感。”市民方女士说,母亲上了年纪比较怕冷,所以她就在网上购买了一大包暖宝宝给母亲使用,这种只要将暖宝宝贴在身上就能取暖的方式方便快捷,很受母亲喜欢,白天几乎暖宝宝不离身。
结果在前两天,母亲发现自己身上出现了红斑,用手摸还有刺痛感,到医院检查,竟然是烫伤。”他们思前想后,才发现罪魁祸首竟然是长时间不离身的暖宝宝。
在取暖设备带来温暖的同时,“低温烫伤”的发病率也悄然升高。“近期接诊的烫伤患者中,有三成是低温烫伤……”
据医院烧伤整形科主治医师谭子明介绍,低温烫伤看似和传统烫伤南辕北辙,其实它就是由于长期接触基础温度不高的物品而造成的烫伤,对人体的损伤由轻度逐渐发展为真皮深层及皮下各层组织烫伤,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发生溃烂,长时间内难以愈合。
温度不太高长时间接触也会烫伤
哪些物品容易引起“低温烫伤”呢?据了解,例如热水袋、插电式电暖器、“暖宝宝”、取暖灯等取暖设备,以及过热的电子设备、“充电宝”等,通过直接接触或是照射方式都可能导致“低温烫伤”。
“70℃的温度持续1分钟,皮肤就可能会被烫伤,而当接触近60℃的温度持续五分钟以上,也会造成低温烫伤。”谭子明表示,温度越高,发生烫伤的时间越短暂,反之,温度较低,只要接触的时间够长也能烫伤人。
冷敷无效果及时就医可减小伤害
“门诊接诊患者中,‘低温烫伤’一般多是晚上睡觉不易苏醒的人群或者感觉较为迟钝的人群,例如老人、婴幼儿、瘫痪患者及慢性疾病患者。”
谭子明说,市民取暖多用于下肢,所以这种烫伤常发生在人体下肢部分。低温烫伤和高温引起的烫伤不同,创面疼痛感不十分明显,仅在皮肤上出现红肿、水泡、脱皮或者发白的现象,面积也不大,烫伤皮肤表面看上去烫伤不太严重,但创面深,严重者甚至会造成深部组织坏死,如果处理不当,会发生感染扩散,长时间无法愈合。
医生提醒谭子明提醒市民,一旦发生低温烫伤,由于创面常较深且作用时间已较长,传统的冷敷无明显效果,更重要的是保护创面不要受污染,然后及时就医。千万不要用酱油或是牙膏涂抹烫伤处,容易引起烫伤处感染。
本期编辑:张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