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已至,万物并秀。气温回暖,人们的衣着也逐渐轻薄起来,安全隐患也逐渐增加。比如,裸露的皮肤一旦与热源接触,很容易造成烧烫伤。
与此同时,很多人因为缺乏烧烫伤知识,误信一些“土方法”,如:用牙膏,盐,酱油,燃烧的草灰等处理伤口,不仅未能缓解疼痛,很多时候还会带来二次伤害,并且干扰医生对烧伤程度的判断。
因此,拥有必要正确的烧烫伤知识储备,是预防、治疗烧烫伤的关键。
一、为什么烧烫伤如此危险?
烧烫伤,是指因火焰、热液(热水、热油、热汤)、高温气体、电能、放射线、激光、炽热金属液体或气体、化学物质(强酸、强碱等)引起的损伤。轻者皮肤可出现红斑、肿胀、水疱;重者皮肤创面呈红白相间伴感觉减退,甚至呈现焦黄、炭化形成焦痂。病情严重者可伴有呼吸困难、休克及昏迷等。
二、烧烫伤有哪些表现?
当出现烧烫伤之后,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的不同,可出现以下临床症状中的一条或多条:
第一,创面疼痛,在烧烫伤之后的3-4个小时之内,疼痛比较明显;
第二,创面出现水疱,这是由于热力对皮肤及皮下组织造成急性损伤,引起毛细血管受损,通透性增加,渗出大量液体,液体把表皮层顶起来所形成;
第三,创面出现蜡白或焦黄,甚至炭化。全层皮肤烧伤,可深达肌肉甚至骨骼、内脏器官等;
第四,如果烧伤部位位于头面颈部的时候,特别是口鼻周围出现严重烧伤的时候,患者会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
第五,口渴难忍,在小儿特别明显。由于严重烧烫伤后大量液体渗出,使血容量减少,致使全身有效循环血量不足。烧伤面积越大,渗出越严重,口渴越明显;
第六,其他症状,比如烦躁不安、肢端湿冷,甚至意识障碍等情况。
三、当遇到烧烫伤后如何急救处理?
(一)迅速脱离热源
1.火焰烧伤:尽快脱去着火衣物,可用水浇灭或者就地打滚迅速压灭火焰,切勿呼喊奔跑以免增加头面部与呼吸道吸入性损伤;
2.电烧伤:使病人迅速脱离电源,如病人呼吸、心跳已停止,应立即行心肺复苏等抢救措施;
3.化学烧伤:立即解脱被化学物质浸渍的衣物,连续大量清水冲洗,特别注意五官的冲洗,时间应不少于30分钟;
(二)立即冷疗
此步骤可分为四步:
1.冲:立即用干净流动的冷水对创伤处进行冲洗降温15-30分钟,冷却清除创面残余热量并且能够缓解疼痛。注意,水流不可过急过快、也不可用手直接触碰伤口,以免造成二次伤害或者伤口感染。
2.脱:如果烧烫伤部位有衣物覆盖,应当尽量轻柔的用剪刀剪开衣物,切勿慌张脱掉衣物以免牵扯伤口,污染创面加剧疼痛。
3.泡:用冷水持续浸泡烫伤部位约三十分钟,从而进一步散热降温,缓解疼痛感。冬季应当避免用冷水,可用温水进行湿敷。
4.盖:用无菌纱布或者干净的毛巾、棉布覆盖创口并固定,保持伤口的清洁,避免发生伤口感染。
(三)医院就诊
如果发生重度以上(烫伤处皮肤呈灰白色/红褐色/变黑或者烧烫伤面积较大)烧烫伤时,医院接受治疗,就医途中可适当饮用含盐饮料,可减少大面积烫伤后休克的发生,但应避免饮用含糖饮料、白开水、矿泉水等。
四、特别提示
1.切勿在创面盲目涂抹有色药物,以免增加对烧伤深度判定的困难;
2.切勿随意包扎,如果创面小,不严重,可不包扎,但需要消毒处理,保持伤口的清洁;
3.切勿随便挑破水疱,以免增加感染几率。如果水疱较大或者创面严重,医院就诊,由医生进行处理。
信息
中国医学救援协会教育分会
出处
中国医学救援协会
版权所有归原作者,转载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本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