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孩子的磕撞、擦伤、跌碰等意外伤害,常有发生。
如何避免这些危险?万一出现了意外伤害如何处理?请往下看。
提早准备,
莫让孩子的伤害源于我们的无知。
一、擦伤和切割伤擦伤和切割伤是孩子们非常常见的外伤。遇到擦伤或者切割伤时:
如果没有出血,只是局部红肿,冰袋冷敷5分钟,清洗伤处,注意观察。
如果有出血,可用纱布按压出血处5-10分钟止血,不要按压1-2分钟就掀开看看是否止血了。止血后用肥皂水清洗伤口,用碘酊局部消毒后使用抗生素软膏涂抹伤口,并且用纱布覆盖包裹,每天固定一个时间给孩子检查伤口。
擦伤和切割伤,医院呢?
1.伤口有脓性渗出,孩子发热的。
2.切割伤太深,能看到肌肉和脂肪的,不医院。
3.切割伤位于手指,腕部等,非常容易损伤神经、韧带,影响功能的,或者位于面部,结疤后影响美观的。
4.切割伤长度大于1厘米,医院处理。
5.不规则的撕裂伤,医院。
二、溺水幼儿不可脱离家长独自戏水!
也不可与小朋友结队隐瞒家长单独出去戏水!
溺水是常见的意外伤害。如果真的不幸看到孩子有溺水,你该怎么办呢?
如果孩子呼叫不应,没有呼吸,应立即人工呼吸进行心肺复苏,及时呼救,拨打急救电话。如果孩子有意识,有呼吸心跳,可以让孩子侧躺着,便于孩子吐出胃内呛咽的水。三、异物吸入如果幼儿还能说话、哭叫或咳嗽,并能配合大人的指令,应鼓励其尝试用力咳出异物;幼儿已被被异物卡喉时,不可采用:喝醋、吞咽、拍背等“传统”急救法,应立即使用“海姆立克法”进行急救,步骤为:
①站在孩子背后,双手放于孩子肚脐和胸骨间,一手握拳,另一手抱住拳头。
②双臂用力收紧,瞬间按压孩子胸部。
③持续几次挤按,直到气管堵塞解除。
④异物去除,但患儿呼吸、心跳已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并同时拨打急救电话告知患儿当时病情。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实施原理利用突然冲击腹部-膈肌下软组织,产生向上的压力,压迫两肺下部,从而驱使肺部残留空气形成一股气流。这股带有冲击性、方向性的长驱直入于气管的气流,就能将堵住气管、喉部的食物硬块等异物驱除,使人获救。一旦成人出现卡喉不能说话,一定要从后面抱住对方,用手握拳,用力冲击对方的腹部,这样可以有效地让对方将异物吐出。出现异物呛吸很危险,所以预防很关键,大家做好以下几点很重要:
尽量不要在吃饭时看视频,尤其是特别搞笑、惊吓的。
4岁内不吃果冻、爆米花、整粒花生米。
不在跑、跳、玩耍的时候吃东西。吃带核的水果时,教孩子取出果核。
吃颗粒状、硬物的东西时,家长应该在旁边看护。
四、烧烫伤
“烧、烫伤紧急处理口决”:冲、脱、泡、盖、送:
冲:用冷水冲洗患处15分钟以上。脱:降温后要剥去附着物。千万不能强行撕下,可用剪刀小心剪开,以免破坏烫伤的皮肤。泡:将烧伤或烫伤的肢体泡于冷水中至不会感觉到疼痛。盖:用无菌纱布覆盖所有的患处,避免感染。送:除极小的烫伤可以自行处理外,要及时送医。注意:将儿童的烧伤部位抬高,使患处的血流减少。如果伤较严重,就要将儿童平躺在床上,并抬高儿童的下肢,让儿童的头部倾向一侧,防止儿童休克。
错误做法
误区一:立即脱去衣物
当孩子被烫伤后,很多家长会立刻脱去孩子烫伤部位的衣服或裤袜,这种做法很危险,甚至可令烫伤的皮肤撕脱。
误区二:不敢用冷水冲
若烫伤比较严重,表皮已经脱落,很多家长会惧怕伤口感染而不敢冲洗,这会耽误最佳的治疗时机。
误区三:随意涂抹非烫伤治疗药物
在创面上涂抹牙膏、酱油、紫药水等都是不科学的,会增加创面感染的机会和就医治疗的处理难度。
误区四:弄破水泡
烫伤后,一些家长会想方设法将水泡弄破,这反而会增加感染机会。
五、坠跌伤跌落伤该如何处理呐?
建议就地观察孩子的情况。不要先着急移动孩子,更不要摇晃孩子,观察孩子是否有意识改变,是否有流血、骨折。
一般的小跌伤,那么刚开始可能会因为害怕、疼痛、撒娇等哭一会,但孩子意识是清晰的,之后孩子就和以往一样,该吃吃,该玩玩。这时就不用太担心了,医院,在家正常护理即可。
因头部伤所致的颅内出血出现的时间较慢,所以应该观察孩子48小时内的精神状态,如果出现异常,比如孩子出现萎靡,激惹,或走路不稳,口齿不清等情况,医院。
如果头部撞伤后马上有意识反常,例如目光呆滞、呼叫不醒、全身松软,提示有脑部损伤,医院。
如果患处红肿,应冷敷5-10分钟消肿。出血处应按压出血点止血。
如果头颈部受伤,有流血或孩子不能转头,考虑有颈椎损伤,除非影响心肺复苏,不要移动、不要摇晃,避免加重颈椎损伤,可以等医务人员到场后处理。
六、鼻出血孩子流鼻血最常见的原因就是鼻中隔前下方的血管出血,所以,给孩子捏住这个地方就可以止血了。
具体做法是,让孩子坐稳或者站立,头向前倾,家长给宝宝捏住鼻翼,持续5-10分钟(持续按压)可借助冰袋按压止血。
注意:如果孩子在流鼻血的同时,还有皮肤瘀斑,皮肤苍白等表现,那就医院,不要在家里处理啦。
怎么预防流鼻血呢?
建议把室内湿度保持在50-60%。
避免孩子总是挖鼻孔,给孩子修剪指甲。
如果孩子经常鼻出血,医院检查。
错误做法误区一:仰头止血
在生活中,很多家长们遇到自己的宝宝出现鼻出血时,往往选择让宝宝把头抬起来。
误区二:塞纸巾
不少父母看到孩子流鼻血会用卫生纸或棉花塞入鼻腔止血,但常因压力不够或部位不对,不能止血,或反而越来越多。
误区三:平躺止血
若在流鼻血时让幼儿躺下,原本外流的鼻血就会流入口腔,流入喉咙,这样反而会呼吸困难,或食入大量血液导致胃壁刺激引发呕吐且带血液。
七、中暑如何判断幼儿中暑现象?
1、虽然很热,但不流汗。(中暑典型的现象之一)
2、皮肤会发热、发红,干燥。
3、烦躁不安及哭闹,呼吸及脉搏加速;接着会显得倦怠、甚至进入抽搐或昏迷状态。
4、较大的小朋友会有头晕、恶心、失去方向感,而且昏昏沉沉。
家长应为中暑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儿童中暑时,家长可用冷水、冰块或酒精擦体,或用低于体温3—5℃的温水洗澡。或在患儿腋下、腹股沟放冰袋,给儿童进冷饮,争取使体温降至38℃以下。2、设法降低室温。3、多让儿童喝水。可给儿童服用藿香正气胶囊等去暑药。4、医院治疗。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