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5岁少年高志勇因意外重度烧伤
生死一线间
医院向他伸出援助之手
少年命运出现转机
年,少年的父亲去世前留下遗言:
一定要谢谢当时的救命恩人!
少时记忆不很清晰
医院又几度搬迁
直到去年
少年才偶遇当时救治他的护士
19年后再度相聚
揭开了尘封的往事和一段满是爱心的温暖记忆。
19年后,王秋红和当年的烧伤患者高志勇一家相聚。
不久前,当包医院胆胰微创中心副主任王秋红接到过去曾医院老同事打来的电话时,感慨万千,19年前救治过的那个烧伤少年印象太深刻了,得知烧伤少年携妻带女要感谢当年的救命恩人时,王秋红欣然赴约,因为能看到自己救治过的患者生活幸福,也是医生最大的满足和幸福。
19年前,少年意外烧伤当年病例资料保存完整,少年烧伤严重
年6月,王医院调到鄂尔多斯工作(原东胜市)。7月31日,一个重度烧伤的男孩医院,男孩的情况让王秋红大吃一惊:背部和腿部痂下积脓,高烧40度,意识恍惚,低蛋白水肿,生命垂危。如果不予治疗,重度感染可能很快就会要了男孩的命!更让王秋红犯愁的是:医院根本不具备抢救如此危重患者的条件!可是,不接收又怎么办?
经询问王秋红了解到,烧伤的男孩叫高志勇,年仅15岁,家住东胜市朝脑乡(现鄂尔多斯市),父亲已经50多岁了,母亲患病生活无法自理,家里还有一个姐姐。由于生活困难,志勇15岁就辍学了,在一家小个体汽车修理厂打工。
7月12日中午,志勇在店里正准备给自己和师傅们做饭,没想到汽油倒多了,一点火,蹿起的火苗引燃满是油污的衣服,火苗从腿间蹿到油污集中的背后猛烈燃烧。毫无灭火常识的志勇一边呼救一边跑动,直到店里的伙计们把他按倒扑灭火苗。
事发后,志勇医院治疗,由于体后背部和腿部大面积重度烧伤,短短20多天就花光了家里通过各种渠道筹来的2万元钱。无法继续治疗了,已经放弃的老父亲和姐夫推着一辆平板车准备把他拉回家,医院门口时,于心不忍的父亲抱着最后医院。
上下齐心,爱心涌动救少年医院召开动员大会,倡议为烧伤少年捐款
王秋红马医院领导作了汇报。“院领导高度重视,当时问我有没有把握,医院工作期间曾医院烧伤科进修学习一年,其间治疗了很多更为严重的烧伤患者,但医院的条件太差了,不仅没有基本的仪器、设备,连一间标准的手术室都没有。”王秋红说,当时的院长白云得知他有烧伤治疗经验后,只说了一句话:“有你这句话就好,缺什么,马上买!”领导的鼓励提振了信心,医院上下爱心涌动救治烧伤少年。
为患者做3次大面积植皮手术
帮助患者康复训练
护士们为患者献血
患者能够独立行走了
经查体,患者前次治疗疮面未愈,烧伤总面积达54%,其中Ⅲ°烧伤29%,深Ⅱ°烧伤13%,浅Ⅱ°烧伤12%(已愈合),并有两处褥疮。医院专门组织了医疗护理抢救班子,精心为患儿治疗及护理。“我们先后进行了3次大的取皮植皮手术,每次都长达十几个小时。”回忆当时的救治场景,虽然事隔19年,王秋红仍记忆犹新:为了给患者治疗,医院买回取皮刀、气垫床,并按照王秋红提供的方案制做弧形支架,上面安装两个简易白炽灯作烤灯,帮助患者恢复疮面;没有手术室,他们把处置室彻底消毒后为患者进行大面积切痂植皮术;正值盛夏,处置室里没有空调,一站十几个小时,大家汗流浃背;院长给大夫护士买来牛奶面包,护士们不仅为患者输血,还给患者买来鸡蛋、方便面等食品;医院召开职工大会,倡议大家为患者献爱心,短短5天捐款元,医院还为患者减免了部分费用;社会各界也向患者伸出援助之手:盟民政局、盟团委、盟广播电台纷纷派人看望患者和家属并捐款,短短时间内共捐款元……
医院派出送患者出院
在社会各界的关爱和医护人员的努力下,经过50多天的治疗,当年9月21日,患者奇迹般地康复出院了!
老父临终遗言不忘大恩医院当时上报的患者情况
当年的15岁少年,如今已经长大成人、娶妻生子。由于文化程度不高,生活一直比较艰苦,高志勇夫妻二人靠开拖拉机给工地送砖维持生活。年,高志勇的老父亲患病去世。弥留之际,老人仍然反复叮嘱儿子:“你的日子好点儿的时候,一定要去感谢给了你第二次生命的人。”
经过高志勇夫妻二人共同打拼,小日子渐渐好了起来,父亲的叮嘱整天在他耳边萦绕,他越来越渴望再次见到曾经救过他的医护人员,可是,医院3次搬迁,人也换了一波又一波了,加之当年他年龄尚小,对医院的人员记忆不深,一直没能了却心中所愿。
高志勇设宴答谢当年救治他的医护人员
一天,高志勇偶然在小区门口的一家社区服务站买药,看到一个护士(脸上有一道伤疤),他马上认出来了——这位护士曾经参与他的抢救和治疗。于是有了文章开头的一幕,年已经调到包医二附院工作医院(医院)的老院长、科主任、护士长,以及现任院长一道,和当年的重度烧伤少年一家欢聚一堂,揭开一段尘封的往事和满是爱心的温暖记忆。
包晚健康记者沈建梅
编辑刘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