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新闻就报导了这样的事:
来自新西兰的一个宝宝,八个月大的德文,自年12月以来一直在儿科重症监护室,因为他吞下了一颗小型的锂电池。
阿曼达,德文的妈妈,她当时发现宝宝有些流鼻涕及轻度气喘的症状,而当时医生却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的疾病。
然而,德文的病情却开始加重,医院后立即拍摄X光,其结果显示一颗电池卡在了食道。电池与唾液,胃液发生电化学反应,从而导致极快的腐蚀,烧伤到食道、呼吸道及其他软组织。德文需要多年的治疗,然而仍然可能永远不会独立呼吸一次,可能永远不会再说话了。
每一年都有很多宝宝因为大人的看护不当,而误食了威胁宝宝生命健康的异物,幸运的可以及时发现并取出异物,不幸的发现晚的则可能导致宝宝受到极大伤害甚至丢失性命。
孩子身边还有哪些危险物?
1.牙签、缝衣针等尖锐物
牙签、别针、缝衣针等尖锐物品一旦被误吞,会刺伤宝宝的食道或肠壁,甚至伤及内脏器官,引发严重的胸腔或腹腔感染。尽量不要用牙签给宝宝喂水果。
2.装饰物
尽量去掉孩子衣服上的装饰物,如小装饰扣、装饰带等。
3.硬壳果、圆物
花生米、黄豆、瓜子、枣子、爆玉米花等硬圆、带壳的食物或带刺的鱼肉等,尽量避免给幼儿吃。
4.水银温度计
水银温度计很容易折断和摔碎,不但碎玻璃可能扎伤宝宝,体温计里水银流出后,也可能发生汞中毒。如果水银不慎洒在地上,及时把水银清理出房间,并注意开窗通风。如果宝宝误吞水银,要马上用清水漱口并催吐,避免剧烈运动,医院检查。
5.药品
凡是成人服用的药品或有毒的外用药、农药、老鼠药、灭蝇药等,都应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最好放在柜中、抽屉里加锁保管,以防孩子误服中毒。
6.塑料袋
塑料袋、垃圾袋等要收起来,防止孩子拿到后套在头上玩耍,导致窒息。
7.充电器、电源插座等
不用的充电器要拔掉收起来。使用电源插座保护盖,避免孩子玩插座触电。
8.太小的玩具
玩具不应该太小也不应该被容易拆卸成小零件,最好是整个玩具大于孩子的嘴巴;同时也要避免孩子玩耍塑料小球、硬币等,防止将之塞到鼻孔、耳朵孔内发生意外。
9.热水瓶、汤锅、热水袋等
热水瓶、汤锅等不要放在桌旁,过烫的用具和食物一定不要让孩子接触到。在给孩子洗澡时,先倒冷水、后倒热水,防止孩子因为贪玩而急于跳到澡盆中烫伤。
10.浴缸、浴盆、水桶等
家里储水的地方也有导致孩子溺亡的风险。水桶、浴缸、浴盆里的水要及时排空,以免孩子不小心跌入溺水。
11.日常化学制剂
洁厕灵、84消毒液、洗衣粉等
很多孩子因为玩耍时候不小心,让强酸、强碱之类的化学物品进入了眼中,又缺乏相关必要的自救知识和能力,即使第一时间送医,眼球也会遭到严重烧伤。
建议家长一定要把类似的东西放在孩子们不能轻易接触到的地方。
12.塑料硬质吸管
有的孩子边走边喝水,一不小心,塑料吸管戳伤眼睛、戳伤嘴的情况也是时有发生的。
13.桌角等硬物
硬物击伤虽然不容易发生眼内的感染,但可能出现外伤性白内障、外伤性青光眼、视网膜剥离等眼疾,也会造成失明。
如果孩子出现视力下降或重影、头晕、呕吐医院。
14.石灰干燥剂
许多零食里都有干燥剂,有些孩子会喜欢拿来玩儿,可万一不慎把干燥剂丢进了保温瓶,就会导致保温瓶爆炸。
干燥剂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吸水后变成氢氧化钙,会释放大量的热量,使空气急剧膨胀发生爆炸。
15.餐具
筷子、勺子、刀叉等。
这类餐具,孩子拿着玩,摔跤必出事。
16.文具
各种笔、圆规、三角板、尺子、温度计、胶水等等。
在各种“伤眼利器”中,铅笔最危险,因为铅笔芯戳进眼睛后容易折断,笔芯滞留在眼睛里,处理起来非常麻烦。
而圆规、尺子(尤其是铁尺)等“凶器”,年龄小的不能让他拿着玩儿,年龄大的孩子不能拿着相互打闹。
下期精彩今天的育儿知识宝妈们都掌握了吗?下期精彩继续哦。
敲黑板:下期育儿知识重点
宝宝腹泻的食疗方法,不想给宝宝吃药就这样操作!
有相关疑问的宝妈记得与我相约下期吧,在这里你将得到特别细致的解答哦!
荐号
1
家有问题孩子?
孩子叛逆、不爱学习、早恋、网瘾大...问题的根源在哪?
2
你是问题家长吗?
孩子言行往往是父母以身作则的影射,你是合格的父母吗?
任由孩子个性的畸形发展,十年后你将深陷后悔的泥潭!
及时找到科学的指引方法,现在起铸就孩子盛放的明天!
远圣商学院
开启孩子崭新面貌
远圣商学院专注于融汇西方精英教育理念,汇聚顶级青少年教育专家,致力于成为国内顶尖的青少年新思维新系统培训机构,从八大成长点彻底改变孩子:
自信心/领导力/抗压力/梦想与目标的能力/自理自立能力/演讲口才能力/感恩孝道能力/人际交往能力
远圣商学院——打造中国青少年领导力特训第一品牌!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