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了,给宝宝输液”
“高热,嗓子发炎,不行就输液”
“支气管肺炎7天了,回来后感觉比不挂水严重多了”
……(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宝宝稍微有点儿不对劲儿,流鼻涕、咳嗽两声、额头烫烫的……宝妈最先想到的永远都是输液,好像挂一下吊瓶就立马见效了。现在我国每年能输瓶,平均下来相当于每人8瓶。而且孩子和老人是输液的主力,数字肯定远远大于8,而农村更是高于城市。这特别像是我们常说的中国宝宝的“缺钙问题”,瘦小、枕秃、髋关节发育不良……宝宝缺钙全都得背锅。可是我们以为的包治百病的“神药”,如果并不治病,宝宝的病情被耽搁了怎么办?可如果“包治百病”,那本身就已经出问题了啊。因为,世上没有任何一种药可以包治百病,如果有,一定是骗子!在新闻报道中,宝宝由于输液出现不良反应、猝死的新闻屡见不鲜:据报道,年儿童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涉及的药品剂型分布中,注射剂占83.5%、口服制剂占12.7%、其他制剂占3.8%。其实输液,只有宝宝在出现极其严重的情况时才需要。比如,严重的上呼吸道感染严重的皮肤过敏严重腹泻呕吐哮喘反复紧急抢救而我见到的那些输液宝宝,有99%的都不符合这种情况,如普通感冒。利用输液给宝宝带来的过度医疗,只会给宝宝带来更大的风险以及宝妈暂时缓解的心情。家长在不理性的情况下还要去对医生的诊断指手画脚,“要求”医生:给不给药,输不输液。只会让生病的宝宝承受过度用药的风险。喂药“神技”层出不穷
新手宝妈难免逃不掉
比如《如懿传》中的神级操作:过奶喂药。大多数妈妈在哺乳期用药都非常谨慎,因为药物可以通过乳汁分泌影响宝宝,既然是这样,有一部分“聪明”的宝妈就想利用这一点:自己吃下宝宝的药,让宝宝喝奶的同时起到治疗的作用。广东省的一个妈妈就“连续7天口服抗癫痫药后哺乳治疗宝宝抽搐”。结果是宝宝抽搐不见好转,宝妈倒是晕头转向、全身无力。真是胡闹啊,宝宝的药量是需要经过严格的计算的,吃多少都是必须严格遵医嘱或者说明书来的。而被宝妈口服后的药物,药物的有效成分经过宝妈的肝脏代谢以后,进入乳汁的量已经非常少了,这还如何起效?不仅少,还不确定是多少,甚至不知道被宝妈代谢成了哪种形式,是否进入宝宝的身体还能起效?有没有可能这种“半成品的代谢”到宝宝这里根本只剩下害处?还更不论对健康宝妈的危害!药太多不知道怎么给宝宝用药太多的时候宝妈也分不清楚到底该给宝宝用什么,像是“看”起来最严重的病——皮肤病一样,网上会有各种各样的药膏安利。就比如那些琳琅满目的湿疹膏:每面对一次宝宝这个反反复复的湿疹病,宝爸宝妈总想买一个能“根治”的偏方药,就有不少宝妈买上十种八种的直接跑来问我,用哪一个是最有效的,但是在纠结用哪一个的时候,宝妈就已经入坑了,因为你忽视了皮肤病最最重要的原则——家庭护理。宝宝最好的“湿疹膏”,其实只需一瓶纯度为%的凡士林。★图书内页展示★很多家庭在宝宝生病时都会怪当妈的没照顾好娃,就连在我就诊时看着生病的宝宝也偶尔会控制不住说话语气。但实际上,一个宝妈,要承受的心理压力可能更大。针对婴幼儿发育过程中的常见的问题和宝妈在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平安医院中科白癜风医院十二周年庆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