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天性好动
所以
对很多家长来说
碰上孩子撞伤、烫伤的事
实在是太寻常不过了
一般来说
只要父母正确处理伤口
孩子都会无大碍的
然而
徐闻的一个一岁多医院
最后因抢救无效
病故了
看到这里
你可能会想:
小孩子烫伤并不特别严重的病情
医院怎么可能还会抢救无效死亡的悲剧呢?
的确
小孩子去世的背后另有隐情
↓↓↓
案情回顾
一起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日前被公布:年7月27日,一岁三个多月的王某媛被开水烫伤头部后面及背部,医院住院救治,因病情没有得到缓解,7月29日转到徐闻县XX医院住院治疗。在王某媛母亲的坚持下,徐闻县XX医院主治医生同意院外一名“赤脚医生”进入病房用药膏为患者敷伤口治疗。
8月1日,王某媛病情危重,先后转院到徐闻县某保健院、医院,但抢救无效,当晚病故。经鉴定,王某媛因大面积烫伤并发感染中毒性休克而死亡。
王某媛的父亲王某友将徐闻县XX医院诉至法院,要求其赔偿各项经济损失和精神抚慰金。
法院判决:徐闻县人民法院判决徐闻县XX医院
赔偿王某友各项损失合计.69元及精神损害抚慰金元
看到这里
可能有的网友会疑惑
对于这个案情
“赤脚医生”“家长”和“”“医院”
究竟应该如何承担相关的责任呢
法官这么说:
本案是医疗损害责任纠纷,焦点是徐闻县XX医院的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其医疗行为与王某媛的死亡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该医院的主治医生作为专业人士,应当知道使用未经无菌处理的药物直接敷在大面积烧伤的伤口上且用外人自带的纱布和绷带进行包扎,可能导致感染加重,但仍违规允许患者家属将“赤脚医生”带入病房为患者进行治疗。
经司法鉴定,徐闻县XX医院在诊疗过程中存在过错,此过错因素是导致王某媛死亡后果的次要因素。考虑王某媛自身的病情、其父母为其转院及带“赤脚医生”给其用药等情况,酌情判令徐闻县XX医院对王某媛死亡所造成的全部损失承担30%的责任,并根据实际情况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给王某友。
何为赤脚医生
赤脚医生,是上世纪60~70年代"文化大革命"中期开始出现的名词,指一般未经正式医疗训练、仍持农业户口、一些情况下"半农半医"的农村医疗人员。
当时来源主要有三部分:一是医学世家;二是高中毕业且略懂医术病理;三是一些是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赤脚医生为解救中国一些农村地区缺医少药的燃眉之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法官寄语
不具备执业资格的“赤脚医生”非法行医,极大可能会导致患者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对于那些所谓的“江湖郎中”,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和理性,千万不要盲目听信他们的偏方,而耽误了救治时机。
法条速递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四条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第五十八条患者有损害,因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二)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三)伪造、篡改或者销毁病历资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八条受害人或者死者近亲属遭受精神损害,赔偿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请求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的,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予以确定。
家长们
请认真看完下面的急救方法
关键时刻可以拯救宝宝的生命
↓↓↓
烫伤后,正确的急救方法是什么?
正确急救记住五个字
烧烫伤急救只需记住五个字:冲、脱、泡、盖、送。
冲——立即脱离热源,用流动的冷水冲洗伤面,降低伤面温度,减轻高温进一步渗透所造成的组织损伤加重。冲的时间越早越好。
脱——冲洗后,再小心除去衣物,必要时可以用剪刀剪开衣服,并保留粘住的部分,尽量避免将水泡弄破。千万不要强行剥去衣物。
泡——对于疼痛明显者可持续浸泡在冷水中10-30分钟。此时,主要作用是缓解疼痛。
盖——使用干净或无菌的纱布或棉质的布类覆盖于伤口,并加以固定。对于面部烧伤者,宜采用坐姿或半卧位姿势,将清洁无菌的布在口、鼻、眼、耳等部位剪洞后盖在面部。
送——送医就诊,寻求医生的救助。Ⅰ度烫伤(烫伤的皮肤发红、不起水泡,表面干燥,2~3天后烫伤皮肤颜色逐渐消退,皮肤脱屑,三五天即可痊愈,一般不留疤痕)可在家处理。Ⅱ度以上的烫伤(经冷却治疗一定时间后,仍疼痛难受且伤处长起水泡)医院处理。
烧烫伤千万别用这些民间偏方
1.抹红药水,无法看烫伤程度
烧烫伤后医生先要根据皮肤的颜色和质地,来判断烧烫伤的深度和面积,以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如果使用红药水、紫药水会将烫伤部位染色,医生难以判断烧烫伤程度。
2.贴创可贴,可能加深创伤
创可贴是用来处理小创口外伤的,如果用于烧烫伤口,使用过程中会把受损表皮或刚生长的新鲜组织撕裂,加深创伤。同时烧烫伤后周围组织会出现肿胀,创可贴粘太紧会造成血运不畅,出现更严重损伤。
3.抹牙膏,容易造成感染
敷在伤口上面的牙膏没有经过严格的药用杀菌,很不卫生,有可能还有利于细菌的生长,其他一些不对症的药膏也会对伤口起到副作用,反而使创伤面更容易受到感染。医院后,不但会影响医生对烧伤程度的诊断,在清洗过程中,也会给伤者增加不必要的痛苦。
如何预防孩子被烫伤
一、家里的开水瓶、盛热油的锅等一定要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但孩子们都很聪明,够不到时会使用工具。而且,有的家庭喜欢用桌布,孩子够不到时,可能会拉扯桌布,同样非常危险。稳妥起见,3岁以下的宝宝,一直要有专人看护。
二、带孩子去串亲访友,一定要注意新环境里热容器的位置,因外孩子们都比较好奇,喜欢东摸摸西看看。务必让孩子远离这些危险区域,以防发生意外。
三、在家中使用电暖器时,要在电暖器旁边设置障碍物,做好防护措施,也不要把熟睡的孩子一个人留在房间里睡觉或玩耍,防止孩子意外碰触。
四、在使用热水袋时要注意检查,检查盖子是否彻底拧紧,检查热水袋是否有破损。装入的水温度不宜过高。在使用中应在水袋外裹好毛巾,装水口朝外放置在宝宝身侧或脚边,不要对着宝宝。如果使用电热水袋,加热时应放置在宝宝无法接触的位置,应购买有防爆装置、有合格证的优质产品。
五、电热毯应该在就寝前事先通电加温,温度上升至合理温度后关闭开关,在睡前应拔掉电源插头,避免电线老化。
六、教育宝宝远离火源、开水瓶、蒸汽管线等危险源,加强安全意识的培养。有时,我和宝宝妈会故意让宝宝轻轻触碰装有热水的玻璃杯,目的是让她知道烫是什么感觉,手指上隐隐的灼痛会提醒她必须远离。
另外
再次提醒各位家长
带孩子出去吃饭时
千万不要让孩子坐着这个位置
前阵子
微博上许多人都在传着一则视频监控
其内容让人看得十分揪心
视频里,两位大人正带着一个小孩在火锅店吃饭,孩子坐在靠走道的位置上。
服务员端着疑似锅底热汤路过时,突然脚底打滑,将一锅热汤直接扑洒向座位上的小孩!!!
小孩整个胸部被滚烫的汤水烫伤,头部也遭到热水冲击!
天啊!每个当父母的看到这一幕,心里都是一颤啊。
孩子这么小,脸部烫伤、胸部烫伤,都不是小事啊!
这画面看着真的让人挺揪心的
儿童处于心智发展初期
无人照看时很容易发生意外
关键时刻能救命的7种急救方式
让孩子远离意外之殇
愿每一个
可爱的小天使
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来源:湛江日报人民日报客户端网络等
作者:记者林小军通讯员张维陈小漫谭飞凤
编辑:微微寒雪整合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