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宝宝手指烧伤
小孩子手烧伤
烧伤烧伤医院
小孩烧伤用药
感染烧伤膏
小儿轻度烧伤

耐心陪孩子,也是父母的自愈过程

作者:王语华

本文由:语华育娃(shuangbaojj)

授权发布1   有妈妈和我抱怨,为什么自己带孩子时总缺乏耐心?每天被孩子“折磨”得身心俱疲。   我回想了一下,大多数情况下,我并没有这种感觉。现在,更是很享受和孩子一起的时光。   当然,摸着良心说,自己也确实有对孩子没耐心的时候。   难道我带孩子有什么不同吗?为什么自己会有这种感受?   我回忆了一下自己“没耐心”时,基本是这样的情况:   ●我有很重要的工作要做,并且提前和他约定好,这段时间不要打搅我。当被孩子打搅了,我会严厉警告他。   ●辅导孩子功课时。孩子一边玩一边学,最后拖延时间且没学会时,我会发脾气,甚至会惩罚他。   后来,我意识到,是自己的方式需要调整,愤怒往往是由于自己的“无能”。   当我逐渐调整更有效的方式时,这种不耐烦的情况,就越来越少了。   ●当自己心情不好,压力很大、有焦虑感时。会容易对孩子失去耐心。   而“有耐心”的原因有以下三点:   ●孩子很小的时候,我大部分时间也会花在照顾他吃喝拉撒睡。虽然没有工作,但那段时间幸好去读了一个全脱产的研究生。   这样,客观上,照顾孩子的同时,并没有让自己有“失去自我”的感觉。   ●孩子读书后,我每天都有自己的事情做。儿子也要上学,回家后做功课。   这样我们在一起的时间只是晚上睡觉前和早上起床到学校这两个时间。周末我会陪他半天。   即便在一起时,我们俩会探讨不同话题,他也会分享给我他的新发现。   虽然他现在还小,但我们之间是像大人一样交流。还经常互相关心和鼓励,这种感觉很棒。   ●从孩子出生到现在,他经历的每段时期,我仿佛感觉是自己在重生一样。   自己从小被忽视的、压抑的、受伤的、恐惧的……那些点滴心理伤痕,在陪着儿子成长的过程中,我自己竟然被一一修复和治愈。   这里,请勿过度解读。稍后,我会解释这些心理伤痕怎样来的。2   基于对“有耐心”原因和“没耐心”的情况的分析,很容易得出这样的三条规律:   ●父母的价值感如果建立在孩子身上,孩子不听话时,就会比较没耐心;相反,如果父母的价值感建立在自身基础上,则对孩子会比较有耐心。   ●大多数“没耐心”可能源自父母自己没有处理好自己的事。   ●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与孩子的相处、教育方式。   简单讲,就是父母的“无力感”是造成“没耐心”的主要原因。   “没价值”、“没方法”、“没希望”……自然也就“没耐心”了。   坏消息是,孩子是“受害者”、做父母的我们也是“受害者”、我们的父母也是“受害者”……   好消息则是,我们可以通过高质量的陪伴孩子成长,跳出这个恶性循环。   很久以前我还会羡慕谁谁谁的父母如何如何。有一天,我突然意识到,这世上不存在完美的父母,这才是事实和真相。包括我自己。   而一些人很早就没父母在身边陪伴。甚至一些孩子被父母虐待,这样的新闻也不鲜见。   与他们相比,大部分家庭情况亦属正常,虽未必多好,但是真实。   从父母的角度来说,他们已经做到了他们那时能做得最好的程度。   他们无法帮助我们,是因为他们自己也不知道,甚至他们自己也是“受伤的孩子”。   另一个发现是,每个人居然都有超强的自我修复能力。启动这个能力的机会还不止一次。   比如一段美好的婚姻,一段特别的生病经历,一次坎坷的旅途,或者养育孩子的过程……   正因为我发现了这个秘密,所以一想着培育孩子的同时,也是在给自己疗伤,我就变得无比耐心。   当我们有耐心对待自己的孩子时,也就是给了自己一次疗愈的机会。3   我想讲一段故事做个对比,以显示无意识“伤害”和有意识“疗愈”,其实就在一念之间。不同的是,我们做出了哪种选择。   周六,我们一家要一起去汽车博物馆玩。这个计划,儿子盼望已久。   但周六一早,医生爸爸接到一个紧急电话。医院有紧急情况需要爸爸马上赶去处理。爸爸只好匆匆赶去单位。   儿子起床后,我告诉他,今天的计划不得不取消。   儿子愤怒、尖叫道:“你们答应的,你们说话不算数!你们大人都是骗子!不能这样骗小孩!”

  我蹲下来,拉住他的手,想和他解释。但儿子根本不听,甩开我的手,甚至把桌上的玩具飞机推在地上,嚎啕大哭!

  伤害的做法:“这点事儿!哭什么哭!”“你不该摔东西”、“哭,可不是男子汉”……大声呵斥孩子并不允许他哭闹。或用其它玩具诱惑、打开电视以转移其注意力。

  疗愈的做法:“我知道你现在一定非常失望。这件事,我们也没有料到。现在爸爸不得不去工作。”(表示理解和接纳孩子的情绪,允许有坏情绪,并做出解释。)

  儿子哭了好一会,从嚎啕大哭渐渐变成哼哼声。

  伤害的做法:“今天去不了,改天去就行了!没完没了啦!你再哭!妈妈不要你了!”

  疗愈的做法:平静地等待孩子情绪宣泄。

  我又走过来,轻轻抱住儿子,说:“宝贝,能和妈妈讲一下,你现在的感受吗?你很愤怒,还在生气,是吗?”

  伤害的做法:教育他,训斥他,指责他不知道哪个事情轻哪个事情重,甚至说孩子自私、不懂事……

  疗愈的做法:鼓励孩子探索自己所受的伤害,通过表达,说出当时的感觉和情绪。情绪需要被看见,被理解。

  直到儿子冷静下来,我说:“既然今天没法去了,我们最好现在想个新主意,想一想有什么办法让我们能够把今天剩下的时间过得愉快点儿。”

  伤害的做法:必须听大人的话。要求孩子理解大人。并指责孩子小题大做,任由孩子自己伤心。

  甚至因孩子哭闹而加大惩罚力度,孩子会因此伤得很深,憎恨父母,且对自己产生无力感。

  疗愈的做法:鼓励他主动选择一种弥补方式。提醒他自己为接下来的时间负责。每个人都需要被安慰,同时为自己的快乐负责。   儿子说,“我想去附近公园踢球。”   我说,“好主意”。于是我们动身去了隔壁公园。   儿子在公园里踢球时,竟然遇到了同班同学!还认识了几个新朋友。一群孩子,玩得很开心。   晚上爸爸回家后,爸爸向儿子解释,他的一个同事病了,医院处理一个紧急情况的病人。   爸爸和儿子说:“宝贝,你知道,爸爸的工作关系人命。人要死了,就再也没机会了。而去汽车博物馆,我们还有很多机会可以去。”   儿子表示理解,但问爸爸什么时候可以去?爸爸和他约定了下周去。

  伤害的做法:爸爸回家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并主观认为孩子已经接受这个事实了。完全没必要和孩子解释。

  疗愈的做法:解释食言的原因。4   晚上睡前,我和儿子一起回忆今天的经过。并把事情和情绪分开说。   带领孩子发现,原来很多时候突发事件也是常态。下次我们有必要提前想些预案。   如果事情不如意,我们依然可以为自己的时间和快乐负责。   还有摔东西是一种表达方式,我们还可以用其它方法来替代,这样玩具就不会损失了。   伤害的做法:忽视甚至忽略,或者掩盖过去。误以为孩子因此没有任何情感伤害了。   当然,不做这一步,并不算伤害的做法,只是白白浪费了这个获取经验的好机会。   疗愈的做法:让孩子学习从生活经历中、挫折中养成回顾和思考的习惯,帮助他获得新认知。   并从这次经历中学到有用的东西,包括处理方法、思考方式等。   鼓励他以后用这种方法解决这类问题,甚至帮助别人解决同类问题。   最后,如果爸爸再给儿子补个道歉,并请孩子原谅他。就更完美了。   这样孩子心理会更舒服些。学会原谅别人,也是生命的一个重要课题。   故事讲完了。因为这个故事非常有代表性,其中的方法我们不但可以用来和孩子沟通,你还可以用这些方法和自己内心的“小孩”沟通。   最后,感谢父母让我们先来第一遍,感谢孩子让我们复习一遍,感谢自己选择遇见更好的自己。

作者:王语华,来源:语华育娃(shuangbaojj),育儿从来都不是教育孩子和培育孩子,而是修行父母,度自己。原标题:《耐心陪孩子,竟然还有这样惊人的好处!》转载已获授权。图片来源:pexels

编辑:刘韶斐

王语华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北京哪个治白癜风医院比较好
白癜风好治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oshanga.com/ssssyy/11032.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