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鱼妈妈
冬季一到,大家是不是每天都感觉冷~冷~冷~~,天气温度低,取暖需求增加,随之而来的烫伤事例也不少。
数据显示,在烫伤意外中,0~12岁小儿占30%~50%,近年,因监护人疏忽加上生活热源和电器应用等危险因素增多导致发生在家庭中的小儿烧烫伤事故曾上升趋势。
前几天,更是有这么一则新闻:
医院3岁小朋友被开水烫伤,一进门把医生吓了一大跳,小朋友创面“长”了密密麻麻的毛。仔细一问,原来家里老人偏信偏方,说猫毛可促进伤口愈合,就把家里一只猫的毛全剪下,敷在小朋友创面上。但并没有好转,反而出现了感染。Um~这真的是活久见系列了,又是偏方捣的鬼!黑鱼妈妈真的是心疼,是时候来一波科普了!
先来说说偏方吧!民间处理烫伤的偏方五花八门,以下这些偏方和“常识”都是错的,大家可不要中招哦。
01乱涂东西偏方一:冰敷
偏方二:在伤口上涂抹牙膏、酱油、草木灰、紫药水等
偏方三:拿猫毛敷
偏方N+:涂酱油的,有涂锅底灰的,涂獾油、青鼠油、盐粉、面粉、香灰等,统统都是错的……
不可取!一方面,乱涂东西,会污染烫伤面,容易引起感染;另一方面,自己乱涂的药膏、药水等,很多都是有浓重颜色的,不但影响医生观察判断伤势程度,还给后续的伤口清理治疗造成麻烦。
02挑破水泡不可取!水泡里面的液体,只是渗出液而已,是无菌的。而一旦挑破水泡,伤口失去了皮肤保护,彻底暴露,反而极大增加了细菌感染的几率。
03冰敷和吹空调不可取!用冰水或冰块敷,会令烫伤部位的血管急剧收缩,加剧皮肤组织损伤,不利于后续的愈合。为了降温而将孩子放到空调下吹冷风,很有可能会使孩子感冒!
烫伤往往疼痛难忍,很容易引发感染,严重的话会危及孩子生命;而且容易留下疤痕,严重的话影响容貌,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心理阴影。正确处理非常重要!下面黑鱼妈妈教你如何处理。
烫伤的急救3步法第一步:冷水冲
立即用冷水(或自来水)帮宝宝持续冲伤口10分钟以上,直到疼痛感明显减轻,甚至消失。
冷水冲是烫伤处理最关键的一步,是第一选择,越快越好!使用跟室温差不多温度的冷水就可以,不是水越冰越好;水流要适度,不要太急冲破水泡;如果烫伤部位在脸上,不方面水冲,那就用冷水浸透毛巾冷敷(不是冰敷)。
如果耳朵或眼部皮肤被烫伤,不适宜冲淋冷水降温,可以用干净毛巾蘸冷水降温。
第二步:皮肤轻微发红时
如果烫伤部位只是轻微发红,并不严重(指烫伤表皮发红并未起泡的1度烫伤)可以不用包扎,让皮肤自然恢复。如果家里有备用的烫伤药膏,可以给宝宝涂抹一些。
第三步:保护水泡
如果出现水泡,可用绷带或干净的纱布松松地覆盖在水泡上,医院由医生帮忙处理,千万不要擅自挑破水泡。
大面积烫伤时●如果烫伤面积超过宝宝身体总面积的10%,不要冲冷水,用干净的床单松松地覆盖伤口,立即拨打“”急救,医院。
●身体的10%是多大?宝宝手心的大小约等于身体表面积的1%,烫伤范围超过宝宝10个手掌大的面积,就要立即就医。
●如果烫伤部位被衣服覆盖,需要在冲水的同时,脱下衣服。脱衣服时一定要保护好伤口,不要蹭破水泡或皮肤,必要时可用剪刀直接剪开衣服。
如果烫伤面积较大,脱衣物时动作一定要轻柔,因为有时候衣物会跟孩子的皮肤黏连在一起,强行脱很容易弄破水泡,甚至撕掉一块皮肉,加重伤势。如果已经发生黏连不好脱,就保留黏连部分,只去除周围衣物就行。
如何预防烫伤
防患于未然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平时的生活中应该注意以下细节,从根源上减少烫伤发生的几率:
1、家中的暖瓶、饮水机、烟民老爸们的打火机一定要放置妥当,不要让孩子轻易碰到。
2、冬天使用的小太阳、暖风机等取暖设备,温度会很高,不要让孩子碰触。家里有壁炉的,也要加上防护装置。国内电暖气,有喝茶习惯的家庭,家里的热源都要注意。
3、厨房是烫伤事故多发的场所,不要让孩子在厨房玩耍。
4、用热水袋给孩子暖被窝时,睡前一定要拿走;最好不要给孩子用电热毯,更不能给电热毯通着电时睡觉。
5、给孩子洗澡时,热水器温度最好不要高于49度。先放冷水,再放热水,洗澡前应先用手试水温,如果先放热水,孩子的好奇心很有可能在你还没来得及加冷水一瞬间的功夫就把手伸进去了!
黑鱼妈妈孩子烫伤让人超心痛,各位家长一定要做好预防措施!如果意外真的发生,也千万不要病急乱投医,冷静医院,最后,愿孩子们,远离烧烫伤,远离意外伤害!
×××黑鱼妈妈
上海莱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与国内知名预防医学专家团队合作,依托国内可灭活病毒的皮肤黏膜消毒液,致力于搭建以婴幼儿手足口病日常预防消毒为切入口的综合服务平台,在卫健委、疾控、教委和社会的支持下,提供安全、专业、高效的针对婴幼儿疾病预防的杀菌灭毒系统性解决方案,构筑全方位、全时段的幼儿的疾病预防灭菌杀毒防护网。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