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烫伤一直是婴幼儿容易发生的意外事故之一。一般人平时总会有接触高温物品的时候,难免偶尔会不小心被稍微烫到,如果达到受伤的程度,其实已经是比较严重的状态。
一、伤口状态影响身体保护机制至于烧烫伤的程度严重与否,可从深度和面积来看,伤口愈深、面积愈广,代表皮肤的保护功能将失去,对身体的伤害也愈大。
针对烧烫伤类型,最常见的是因为接触高热液体(沸水、热汤、热油等)造成的烫伤;其次有火焰烧伤、接触性灼伤等;至于化学或电灼伤在临床上比较少见。
婴幼儿受伤多以烫伤为主,尤其是高热液体所导致。虽然造成的伤口深度可能较火焰烧伤来得浅,但对婴幼儿来说,从受伤到复原的过程很辛苦。
一度烧烫伤:外观红、肿,有剧痛感,受伤范围在表皮,如晒伤多为此程度伤口。
二度烧烫伤:又分为浅二度和深二度。前者伤及表皮和真皮乳头层,外观泛红、有水泡,有痛感;后者的真皮深层已受伤,外观浅红或白,对疼痛的敏感度变低。
三度烧烫伤:最严重的程度,包含表皮、真皮的全层皮肤皆已受伤,没有疼痛的感觉,外观呈死白或焦黑色,干硬如皮革。
伤口面积:以婴幼儿的身体来看,通常会采用简易计算法,患者手掌(含五指合并处)约等于身体表面积的1%,测量大约的受伤范围。
二、急救首要原则:降温一旦不幸发生烧烫伤,当务之急是降低伤口处温度遵循冲、脱、泡、盖、送的顺序处理伤口。
1.冲:以流动的冷水持续冲15~30分钟,快速降低皮肤表面温度。
2.脱:充分润湿后再小心除去衣物,尽量避免将伤口上面的水泡弄破。必要时,可用剪刀剪开衣物,并暂时保留黏住的部分。
3.泡:继续浸泡在冷水中约15分钟,可减轻疼痛和稳定情绪。注意大面积烧烫伤患者(尤其是小孩和老人)应避免长时间浸泡冷水中,恐出现体温流失的状况。
4.盖:使用清洁干净的毛巾或布单、纱布覆盖伤口,勿任意涂抹外用药物或民间偏方。
5.送:除极小且极浅(仅有一度的伤口)的烫伤外,医院,做进一步处理。
正确的处理方式能有效阻止伤口深度的加重,减少对后续复原时间与状况的影响。在送受伤的婴幼儿至急诊或整形外科门诊就医的途中,家长还应注意其身体状况,可适度保温。
由于婴幼儿体表面积与体重的比例大于成人,而且生理耐受性比较差,因此对于烧烫伤的承受能力差些,若能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有助于减缓伤口不适,降低烧烫伤的伤害程度,减少后续医疗资源的使用,相对地,往后的康复保健过程也不会那么辛苦。父母切勿轻信坊间毫无根据的偏方,比如用牙膏、酱油、椰子水帮助降温,以免弄巧成拙,反造成伤口痛楚,提高感染概率。
三、就医后的处理&治疗除了一度烧烫伤可自行在家处理外(3~5天会好,无疤痕),其他情况需就医。针对不同程度的烧烫伤,就医后会采取不一样的处理方式。这些处理方式有着共同目的,即“稳定病情”。
浅二度:虽伤及表皮和真皮,但程度较轻,通常只要清洁和保护好伤口,按医嘱定期换药,14天内就会痊愈,轻微疤痕或几乎无疤。
深二度:由于受伤较深,医师必须在患部进行早期清创(清除毛发、死皮、污染物),以保证伤口清洁,再使用药物及敷料包扎并固定于伤口上,且每日需换药数次。程度更严重者,还必须考虑早期植皮。愈合时间超过三星期,会留下疤痕,还要注意某些部位的疤痕可能有挛缩问题(膝盖、手肘等关节部位),也会影响到后续复原状况。
三度:最严重的程度,就医后会有一段时间需要反复地清创、换药,之后则必须尽早进行植皮的重建手术,尽早覆盖伤口,才能预防伤口感染、减少出血、防止体液及电解质流失,进而减缓伤员痛苦。一般的植皮,针对婴幼儿大多会优先取用表层的头皮。
四、生理上的医疗照护烧烫伤宝宝接受植皮后,会继续住院观察至少三天,待医师确定患者的伤口愈合状况、生理状态稳定,接下来就是漫长的恢复期。恢复期患者需注意以下事宜。
康复保健&回诊:视每个患者的状况,每天康复保健、定期回诊,有助于掌握伤口状态。
出门防晒:保护皮肤不受紫外线的伤害,避免疤痕颜色变黑。
医疗辅具:某些受伤深、面积广的患者,可能需要穿戴弹性衣或支架。弹性衣能加压疤痕,避免疤痕增生,至少需穿一年以上;支架则能避免关节上疤痕的挛缩变形。
药物:有时会发生伤口瘙痒、脱屑的状况,建议遵照医师处方药物来控制。
五、心理重建照顾者是关键出院后的康复保健,才是辛苦的开始。不只是孩子的生理,连心理也要跟着康复保健,尤其对婴幼儿烧烫伤患者来说,重建过程更是痛苦难耐,身旁的照顾者也饱受心酸。但是,为了孩子好,妈妈一定要狠下心,不要因为看到孩子做延展动作很辛苦,一时心软让其休息,不继续积极地鼓励或辅助康复保健,长时间后受伤部位可能无法恢复基本功能。孩子长大后,可能对外观有影响而滋生自卑情绪,早期的一时心疼,只会让他往后的身心状况更糟糕。
因此,照顾者应持有这样的观念:烧烫伤的孩子和其他孩子都是一般人,只是外观不同,除了伤口照护要注意外,其他生活如常,一视同仁,不宠溺。把烧烫伤宝宝当成普通孩子来管教,就是要让孩子认知到,“疤痕是身体的一部分,就像胎记一样”,学习大方地接受自己的特点,这样才不会总是陷入负面情绪中。
六、掌握烧烫伤事故特点有效预防是根本儿童烫伤基金会的烫伤统计资料显示,烧烫伤事故多呈现出以下特点。现列举出来,供家长们参考:
年龄层:十八岁以下,以一岁的个案数最多,其次是二岁的幼儿。
地点:居住场所的个案数遥遥领先。
家庭场所:前两名最常受伤的地方是厨房和客厅。
发生原因:最常见的是热液、热物及热气烫伤。
只要父母能够提高警觉性和安全意识,绝大多数烧烫伤都是可以预防的。家长们应更严格检视自身行为和自家环境,去除任何可能造成伤害的危险因素,如手拿热汤时需要大声警示,避免靠近孩子;任何可能造成伤害的设备(如微波炉、热水壶、电饭锅),都应收纳在幼童碰不到、甚至看不到的地方。持续地灌输有助于在孩童心中建立预防概念。
本文由好孕妈妈独家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回复以下数字,可查看近期热门文章:
1女神怀孕了!推荐超强大的待产包整理,不可错过!
2新生婴儿冬天穿衣包裹全攻略
3上班族妈咪孕期工作对策记得给有需要的人看哦
4孕期常见的6大妇科疾病
5牢记疫苗接种时间!(出生24小时-12周岁接种疫苗全表√)
6产后肌肤大作战(妊娠纹、橘皮组织、静脉曲张)
7终于等到你宝宝测体温全攻略爸妈必留
8远离孕期头痛10妙招
9孕期常见的7种生心理变化
10营养师私密催奶食谱
投稿邮箱haoyunmomqq.求治白癜风偏方南京白癜风医院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