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回来了,我们继续~
烧烫伤深度和面积在发生烧烫伤后,医师通过判断烫伤的深度及面积,来确定烧烫伤的严重程度,游家孟说明,由于人体皮肤构造分成表皮、真皮、皮下组织三层,因此最简单分级方式就是看伤到哪一层,依序就是一度、二度、三度烫伤。
宝宝若二度烫伤面积达10%以上或三度烫伤面积2%以上,就必须要住院观察,若是伤及脸、手、脚、会阴部等地方,就算10%以下也需住院。
由于这些部位较容易有换药问题及照顾困难,容易有并发症,若是脸烫伤要注意是否有呼吸道的呛伤,是否会伤及眼睛;手脚烫伤则需注意肿胀程度是否会伤到小血管跟神经;会阴部位要注意大小便排泄的困难,且只要一上厕所后就要换药,因此宝宝烫伤此处一天至少要换药4至5次以上。
烧烫伤偏方急救不可信网络上及民间有许多烧烫伤偏方,像是涂抹酱油、醋、盐巴、牙膏或紫药水之类的东西,甚至是擦万花油、麻油、酒精、蜂蜜或生姜汁,各式各样奇怪的急救治疗方式。
这些做法不但没有降低伤害,反而可能由于更加刺激,增加受伤程度及感染概率,医院就诊时,增添医师诊疗难度,使患者更加痛苦;因此在烧烫伤当下,只须谨记立刻冲流动性的冷水至少30分钟后,依照“冲脱泡盖送”的步骤就医即可,绝对不可以误信烧烫伤偏方。
烧烫伤深度鉴别烧烫伤深度
受伤范围
伤口外观
感觉
愈合时间与情形
一度
表皮
红、肿
剧痛、敏感
3到5天,无疤痕
浅二度
表皮及真皮乳头层
红、水泡
痛、敏感
14天以内,无疤痕或有轻微疤痕
深二度
真皮深层
浅红或白大的
水泡
烧痛、不敏感
21天以上,有疤痕
三度
含表皮及真皮之全层皮肤
死白色或焦黑、干硬如皮革
消失
必须以植皮愈合伤口,有功能障碍
数据源:《浴火小天使:儿童烫伤基金会20周年纪念》
烫伤宝宝日常照护原则宝宝烫伤过后,必须比平常花更多的心力去照顾,而在居家照顾或生活习惯上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1饮食着重高蛋白
宝宝烫伤后第二天就要给予大量营养,大约是平常所需热量的两倍,鼓励孩子多吃一点自己喜欢的东西,再补充牛奶、酸奶等好的高蛋白,因为烧烫伤后的宝宝,身体新陈代谢及荷尔蒙改变,肌肉及体内的蛋白质将会分解,极度需要高蛋白及高热量的补充,且宝宝还在生长发育的阶段,疤痕组织会不断的代谢跟生长,所以饮食调整之余,也必须不断观察疤痕的变化,才能在第一时间调整所需营养。
2按摩复健不可少
在照顾宝宝伤口时,一定要做按摩和复健,严重的烫伤甚至要穿弹性衣来做复健,防止疤痕增生,这是每个烫伤病人必经的过程。按摩时要注意不像以往正常的按摩推拿,而是必须小心翼翼地定点按压,因为疤痕上皮肤较为脆弱且伤口仍会痛,所以必须慢慢的施力,可以配合婴儿油使用,将烫伤皮肤当成新生儿肌肤一样细心照顾。
为避免痊愈过程中关节变形及萎缩,必须尽早进行复健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降低水肿概率,若是关节处烫伤,导致宝宝活动受限制,要使用塑料支架固定,以预防及矫正萎缩受伤部位,且不能因为伤口会痛或破掉就不动,因为伤口破掉后还会再好,若是关节硬掉后就无法挽救。在复诊时,医生需要看宝宝身体延伸角度及手脚灵活度是否正常,而烫伤宝宝复健大约需要半年到三年,若大面积烫伤则是到青春期前都要定期回诊,以免发育期疤痕受到影响。
3伤口及水泡护理
由于夏季闷热,容易让烫伤患部疼痒难忍,因此妈妈们必须给烫伤宝宝选透气柔软的衣服,避免对肌肤二次伤害,而伤口每2~3小时擦一次乳液,避免皮肤干燥,环境则尽量保持干燥清爽,在伤口清洁上避免使用过于干涩的清洁用品,温和不刺激的成分才能好好照护伤口。
伤口若是有水泡,小于1厘米以下不用弄破,可让水泡自行吸收,如果超过72小时仍然肿胀未吸收,则建议可就近到医疗院所处理,若是无法前往,则可用消毒过的针刺破水泡;若大于1厘米的水泡,医院在72小时内会刺破,再适当处理伤口帮助好得更快。
网络上也谣传烫伤伤口尽量不要包扎,这是错误观念,烫伤除了一度的表皮层受伤外,只要是二度以上伤口必须要包扎,这样才能保护伤口,让其恢复得更好。凡事必须询问医生,不能擅自决定伤口处理方式。
关怀烫伤患者?协助回归社会很多爸妈担心宝宝烫伤后,会有心理障碍。游家孟解释,1~3岁的宝宝人格正在发展,因此家长们要仔细观察宝宝是否会有行为退化的反应。
临床上曾有1岁的宝宝由于烫伤,原本已经会站,却变回只敢用爬的,这种症状会在半年内逐渐恢复,所以家长们要积极引导让宝宝尽早恢复。
(本期专家:医院台北院区烫伤中心主任暨整形外科主治医师—-游家孟)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