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不小心烫伤了
涂牙膏、涂蜂蜜、甚至浇酱油……
各种“秘方”便上场了
然而
这些所谓的“秘方”真的有用吗?
2岁娃被烫伤
家长涂牙膏孩子差点丢命
最近,医院儿童重症医学科接到一个烫伤小患者。
今年2岁的小云,有一天妈妈给他煮了粥,舀了一碗,顺手放在桌子边,又进厨房去忙了。
粥热腾腾的,小云迫不及待凑上前去,结果不小心把粥打翻,整碗粥都浇在了腿上。小云哇地一声哭了。
图/东方IC图文无关
妈妈赶紧把小云的裤子脱下来,一看整个大腿都红了,就想起来老家的偏方,便挤了很多牙膏糊在皮肤表面。
第二天,小云腿上开始起了几个大水泡,妈妈用针把水泡一个个挑破,把里面的液体挤出来。
当天晚上,小云开始发热,精神萎靡,妈妈赶医院。医生一看,伤口局部红肿,应该是感染了。
而就在看病的过程中,小云出现了抽搐,很快陷入昏迷。
考虑到病情严重,小云被紧急送到医院,住到了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
住院后小云病情迅速进展,出现了肝、肾、呼吸等多个器官功能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休克,脑病,生命危在旦夕。
幸运的是,经过连续2周的抢救,小云的病情得到了明显控制,人也醒过来了。就在几天前,转到普通病房了。
这些处理烫伤的方式不靠谱
别再用了
实际上,在出现水、火烫伤之后,千万不要给伤处涂抹酱油、醋、碱、牙膏或紫药水之类的东西!
这样不但不能减轻伤情,而且会继续刺激创面,加深受伤程度,增加了感染的机会。到医院后也给医生的诊治引起了困难,在冲洗这些涂抹物的时候会加重伤员的痛苦,给医生治疗也带来了阻碍,会耽误病情。这种情况建议就医
医院重症医学科武宇辉医生介绍,只要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建议就医:
5岁以下的宝宝。
累及面部、生殖器等部位;累及关节和关节附近如肩部、膝盖、臀部;发生在躯干、四肢等部位环绕性的烫伤。
烫伤面积大或者烫伤严重如出现水泡的。
有任何可疑继发感染的表现,如出现发热或者局部红、痛、分泌物增多。
宝宝烫伤应该怎么办?
医生建议:立即脱离热源,并牢记以下五个字!
冲:用冷自来水或普通肥皂水冲洗伤口,越早越好!除了有清洁作用,而且能够降低伤面温度。
脱:小心脱去烫伤部位的衣物。但如果衣物粘到皮肤上,千万不要强行撕脱,以免造成新的伤害。
泡:烫伤部位浸泡在干净的冷水中或者冷水毛巾局部冷敷,可以减少疼痛和烧伤的程度。但切记避免用冰块直接接触到皮肤,虽然当时很爽,但可能进一步加重皮肤的损伤。
盖:局部可以使用无菌纱布或者棉质的干净布类覆盖。但没有必要使用酒精、碘伏、其他清洁剂消毒皮肤,更不要使用牙膏、蛋清、酱油等。
送:尽快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如何预防烫伤?
1、良好的安全教育:平时给孩子玩具的时候一定要告知玩具的锅碗瓢盆跟实际的餐具的差别。告知热水的危险性。
2、避免孩子进入厨房等危险的地方:做饭过程中尽量把锅柄朝内,电饭锅的电线朝后,避免被拉扯。不要在做饭的时候抱着孩子。也不要在喝开水的时候抱着孩子。
3、家里的饭桌尽量不使用台布。因为孩子拉扯台布时容易把桌上装热水的杯子打翻。
4、吃饭的时候热的食物应该在桌子中间。平时不要把正在使用的熨斗或卷发器等放在桌子边缘。
5、48度热水持续接触皮肤5分钟就可能造成烫伤。所以,一般情况下,家里洗手间洗澡的热水不要超过48度。给宝宝准备澡盆洗澡水的时候,一定要先放冷水,再放热水。
不要乱用偏方!
不要乱用偏方!
不要乱用偏方!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来源:成都商报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