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江苏常州局前街小学教师在做实验时发生爆炸,前排4名学生受伤。记者向相关部门核实得知,该4名学生入院诊断为局部Ⅱ度烧伤,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
据知情人描述,9月22日中午,局前街小学一名老师在课上做实验,酒精灯烧着没有酒精了,便将酒精倒入酒精灯,随后酒精燃爆,将讲台烧了起来。该名教师出门寻找灭火器,又发生二次爆炸,前排4名学生受伤。
9月26日18点,常州市宣传部发布来自局前街小学的情况说明,称“现场未发生爆炸”。
根据该说明,9月22日13点40分左右,常州局前街小学某老师在科学课《热空气和冷空气》演示科学实验“‘热气球’上升”的过程中,往蒸发皿加入酒精时,因操作不规范,导致挥发的酒精与空气形成混合气体,遇未完全冷却的蒸发皿产生闪燃,蹿出的火苗导致4名学生烧伤。现场未发生爆炸。
该说明称,4医院诊治,诊断为局部Ⅱ度烧伤。目前,学生在专家组的治疗下伤情已明显转好。
对于此次事故原因,常州市天宁区已成立由应急部门牵头的事故调查组,进一步调查。据悉,该学校已暂停所有与科学实验相关课程,涉事教师已暂停所有教育教学工作,配合事故调查处置。
酒精易燃
使用方法要正确!
在使用酒精的浓度高于70%之后,酒精的挥发使室内空气中可燃性气体增加,只要空气中有一小火花,将可能引起爆燃,这比酒精被点燃还要危险,所以:
_
1
在洒落有酒精的室内,需要保证通风。
_
2
当空气中“酒气重”时,千万不要与明火接触。
_
3
避免在该处使用电器开关接听电话等有可能产生火花的设备。
_
4
室内不要以喷洒式消毒方式,应采取擦拭的方法,且在消毒过程中避免撒漏、倾倒。
_
5
领用、暂存、使用的容器必须有可靠的密封,严禁使用无盖的容器。每次取用后必须立即将容器上盖封闭,严禁敞开放置。
_
6
使用过的毛巾等布料清洁工具,在使用后应用大量清水清洗,密闭存放或放通风处晾干。
Tip再次提醒大家:75%医用酒精是易燃液体,在喷酒精消毒时,要注意远离明火和高温物体。存放时要注意不要靠近暖气、取暖炉等采暖器具,同时要注意避免儿童接触,以防发生烧烫伤和火灾等意外事故。
_
如果酒精着火怎么灭?
泼水灭火量大是关键
酒精起火是可以使用水扑灭的。但瞬间用水量要很大。短时间内加入大量的水,可以使起火部分快速冷却到燃点以下,从而达到灭火的效果。否则水只能让酒精稀释并继续燃烧。
湿布盖火断氧最靠谱
断绝火源的氧气是扑灭酒精起火的最好方式。在实际操作中,最好使用棉被等覆盖面较大的物体。如果使用毛巾等面积较小的物体,可能需要反复覆盖,但绝不是快速拍打动作。此外,为了防止覆盖物自身被引燃,在有条件时,最好事先将覆盖物浸湿。此外,用沙土覆盖灭火,原理也是一样的。
_
酒精着火伤者该如何自救?
避免高声喊叫
衣物沾上酒精,已经成为燃烧物,以最快速度去除衣物,脱离热源,可以最大限度的减轻损伤和后果。
立即脱去衣物
在头面部已经被火焰包围的情况下,喊叫会引起严重呼吸道烧伤。而呼吸道烧伤,是烧伤患者三大死亡原因之一。
设法灭火
如果周围有水桶等可用于灭火的东西最好。如果没有,应当就地打滚压灭火焰或至少压制火势,减轻损伤。
_
消防提醒
_
酒精擦拭比喷洒更安全
“酒精除了容易燃烧,高浓度酒精挥发后,在空气中到达一定浓度也会发生爆炸。酒精的爆炸极限是在3.5%-18%之间,当空气中酒精浓度处于这两个数值之间,遇到明火甚至静电火花都有爆炸的危险。所以喷洒更容易引起火灾。”
希望大家在使用酒精时,一定要注意消防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