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医院,轻松 在寒冷的冬季,尤其是在大风降温天气,出门时贴个暖宝宝、手里抱着暖水袋或者在家洗个热水澡想必是特别舒服特别享受的吧。不过入冬以来,医院烧伤科,因暖宝宝烫伤来院治疗的患者数量却在不断上升,尤其是低温烫伤更是常见。
这摸着并不烫手的东西,咋会烫伤人呢?该院烧伤科主任惠雷解释道,低温烫伤这种情况在很多人身上都出现过,这是由于长时间接触高于自身体温的低温物体所引起的烫伤,比如:我们接触60℃的物体一分钟,皮肤可能就会被烫伤;而当皮肤接触近50℃的温度持续五分钟以上时,同样可能造成烫伤,这种烫伤就叫做“低温烫伤”。它不同于我们常见过的开水、热油等物质引起的烫伤,表面看起来烫伤面积不大,伤情不是很重,但因接触时间比较长,烫伤后往往损害的皮层也比较深,很多低温烫伤的患者都能达到Ⅲ度烫伤。低温烫伤后更应及时处理。
哪些人群容易被低温烫伤呢?惠雷表示,冬季皮肤往往对外界温度变化不敏感,感觉比较迟钝。年轻女性喜欢贴着热水袋或暖宝宝,且长期不换位置,患有糖尿病、中风后遗症等疾病的患者以及长期卧床的老年人由于神经末梢功能减退,很容易被低温烫伤。
被低温烫伤后应该怎么做?在长时间使用取暖设备后,若皮肤出现发红、发白、甚至起水泡、脱皮等现象时,就表示发生了“低温烫伤”,这种情况下,要在第一时间进行冷敷处理。无水泡、渗出、脱皮现象的可以直接用清水湿敷或冲洗,而有上述损害的可用0.9%的生理盐水冷湿敷,一般冷敷的时间在半个小时左右,直到疼痛明显减轻为止。在此,惠雷提醒大家,冷敷时温度不宜过低,一般在15摄氏度左右。不要用冰块直接接触创面,这样有可能会造成冻伤。
若在冷敷超过半个小时之后仍然感觉没有好转非常疼痛的,可以考虑是II度烫伤。因为在家中没有相应的消毒设施,而当烫伤程度比较严重时,涉及到皮下组织的,不要随意挑破水泡,更不要随便涂抹牙膏、包扎,这样会引起感染皮下组织,可能会延误病情,不利于创面的愈合,在以后的治疗中也使病情更加复杂。所以发生低温烫伤后,自行冷敷处置无明显好转时,医院接受正规的治疗。
惠雷提醒大家,使用暖宝宝时千万要注意以下事项:
1、不能使用“三无产品”要选择有品牌的“暖宝宝”,但也不要因为包装上写明品牌、生产日期等元素,就认为那一定是正品。
2、不能直接贴在皮肤上。“暖宝宝”发热的最高温度可达60摄氏度,直接使用在皮肤上5分钟内即可造成低温烫伤。因此,要贴在内衣外侧,将其铺平就可以了。
3、不要把“暖宝宝”长时间贴在同一部位。一方面皮肤在温热状态下不透气,另一方面也防止皮肤烫伤。
4、不适合与其他取暖工具一起使用。如果身上已经贴了“暖宝宝”,千万不要再使用其他取暖设备,以免局部温度过烫灼伤皮肤。
5、不能在睡觉时使用。睡觉时被子能起到保暖作用,使暖宝宝产生的热量不能散发出去,对人体造成损害。而且人体在睡眠时感知能力下降,更容易被烫伤。
6、特殊人群慎用。糖尿病患者、孕妇、儿童、皮肤热敏感度低者,请在使用时格外小心。因为上述人群的神经末梢感觉迟钝,不适合用暖贴取暖。
温暖冬季,远离低温烫伤惠雷再次提醒大家:使用取暖设备时,首先要了解其温度范围,并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不要让取暖源直接接触皮肤,低温烫伤不像普通烫伤那么明显,甚至表面看起来只是一个小水泡,所以很多患者在烫伤后第一医院就医。这就导致大部分被低温烫伤的患者,在就医时创面已经伴随一定的感染,处理难度增大,而且治疗的效果也受到影响。由于低温烫伤的严重程度很难判断,所以还是建议患者在发生医院就诊,寻找最佳的治疗途径。
医院厚德博学求实创新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