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好奇心总是很强烈,对周边事物充满探究欲望,什么都想摸一摸碰一碰,没事还好,一有事儿就是大事。日常生活中,很多情况都可能造成宝宝烧伤烫伤:开水、洗澡水、烹饪时弹出来的热油、粑粑的烟头等。对于活泼好动的宝宝来说,这些潜藏在身边的安全隐患随时都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如果家人没有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可能会对宝宝造成二次伤害,甚至是永久性的损伤。
一、科学处理有效应对
!
热液烫伤
1
冲
用清洁流动冷水冲洗20-30分钟,如果环境不允许,可用湿纱布、冷毛巾外敷,降温能减轻疼痛、水肿和结痂危险,烫伤部位降温越及时,造成的损伤越小。但注意冰袋不可直接接触皮肤。
2
脱
冲洗后脱去衣物,也可用剪刀剪开,但避免碰破水泡,并保留有沾黏的部分,因为腐皮是伤口的保护层。
3
泡
继续冷水浸泡20分钟,可减轻疼痛。但烧伤面积大或年龄较小的宝宝,则不要浸泡太久,以免体温下降过度造成休克,而延误治疗时机。当宝宝意识不清或叫不醒时,就医院。
4
盖
用干净的床单、布单或纱布覆盖,注意禁止揉搓受伤区域,防止皮肤破溃,更不要任意涂上外用药或偏方,避免增加感染的几率。
6
送
即使宝宝只是受到轻微的烫伤,最好也要到医院求诊。
!
化学性灼伤
1
无论酸碱度如何,受伤后要立刻用流动的自来水冲洗受伤部位,至少60分钟。绝对不要把宝宝的受伤部位泡在水里,因为化学物质扩散,容易造成更严重的受伤。
2
若眼睛被波及到,应撑开宝宝的眼睛并以大量的水来冲洗2小时,之后再送医治疗。
!
接触性烫伤
1
受伤深度与温度及接触的时间均有关系。温度低但接触的时间久,也会造成深度伤口。
2
若皮肤为红色或有水泡时,则需经过冲水、泡水的过程,再送医治疗。
3
若皮肤为焦黑或变白如蜡状时,为深度烧伤的征兆,可不必经过冲水、泡水的过程,而直接送医治疗。
!
火焰烧伤
!
宝宝身上着火时,可用棉被或大布单包住,双手掩住脸部就地卧倒,然后滚动或者以大块布单包住灭火,等火熄灭后,再依热液处理方法处理。
!
电灼伤
1
要先切断电源或用绝缘体将电线移开。当宝宝失去知觉时,要先检查呼吸、心跳,若停止时,应立即施行人工心肺复苏术,医院治疗。
2
一般而言,电灼伤后受伤程度较深,且伤害多在体内,可不必经过冲水、泡水的过程,而直接送医治疗。但若衣服着火烧伤则仍然需以火焰烧伤的方式先处理。
特别提醒:
轻度的烧伤(皮肤完好)可以涂一点红花油或湿润烧伤膏,建议家庭备一只湿润烧伤膏,对于一般外伤或烧烫伤均能用。家长千万不要在伤处涂抹酱油、醋、酒、牙膏或者其他油脂和偏方,这样不仅对伤口无益,还容易引起感染,并且影响医护人员的判断和紧急处理。
二、加强监管,远离危险
由于宝宝皮肤娇嫩,一旦烧烫伤,受伤程度往往比成人严重得多,伤势较轻者可能会留下瘢痕,严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因此,家长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强对孩子的监护和教育,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1
让孩子远离热源。让热水、热汤、火焰以及各种电、火等危险装置放在孩子的活动范围之外和手脚够不着的地方。
2
不要将热水瓶、电饭锅、火锅、热水壶和水杯放在孩子能拿到的地方。
3
家里的电插板、电源线等要远离孩子,防止手指戳进插孔或啃咬电线而被电击。
4
尽量不用桌布,以防孩子拉扯桌布引起盛放热液的容器翻到。
5
冬天使用电暖器,注意远离孩子,或加围栏,热水袋、暖手宝等也要时刻注意其温度不能过高。
6
把家里强力清洁剂,如除污剂、碱水、浓硫酸等放在孩子不易碰到的地方,以免被孩子误食或泼洒到脸上或其他暴露的皮肤上,导致化学性烧伤。
7
大人在家端热汤或热水时,要大声告诉孩子不要靠近,以免撞翻。
8
抱孩子时不要抽烟、喝热水、热汤,以免打翻烟头和杯碗,伤及宝宝。
9
做饭时最好不要让孩子进入厨房,厨房对孩子充满着诸多潜在危险。
10
给孩子洗澡时,先放冷水,再放热水,调水温38度左右。
11
加强对孩子的看护,最好有专门的保姆或手脚灵便的老人照看,千万别把孩子长时间仍在一边不管。
12
教育孩子认识火、热、电的危险性。
文章部分内容源自网络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