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家长对孩子的重视都是很认真上心的,但是也偶有意外出现,比如不小心烫伤了,如果再加上错误的处理方式,带来的后果就是很严重的。所以妈妈们要留心学习了,多学习一点,就可以让宝宝的伤害减小一点。
宝宝烫伤的后果宝宝的烫伤多以沸液烫伤为主,例如沸水、热油、热蒸汽等等,儿童烫伤早期创面若未及时处理,会发生感染或形成瘢痕,使宝宝有痛、痒等不适的感觉,若烫伤发生在关节部位,还会形成瘢痕挛缩,影响宝宝以后的活动。
烫伤护理误区有的时候宝宝烫伤后因为家长错误的认知带来严重的后果。因为看到宝宝被烫伤后疼痛不已,很多新手家长会不知所措,如果事先没有掌握必要的烫伤护理常识,危险发生后往往容易陷入误区。
1误区一:烧伤后不用冷水冲
有的家长认为,烧伤后用冷水冲会起水泡。其实,起不起水泡与是否接触冷水无关,只与烧伤原因和深度有关。烧伤后立即用冷水冲洗一段时间,可使创面血管收缩,组织液渗出较少,以及减少水泡形成。
2误区二:用牙膏治疗烧伤
牙膏本身没有抗感染作用,且常带有一定数量的细菌。牙膏中的摩擦剂对创面而言,是一种刺激物。此外,牙膏中的发泡剂和调味剂不仅对创面无治疗作用,还易引起肉芽增生和创面感染。
3误区三:用酸碱中和法缓解
有家长主张酸烧伤用碱中和,碱烧伤用酸中和,这个理论是对的,但实际上不可取。因为酸碱中和会释放大量热量,产生热烧伤,加重宝宝的伤情。
4误区四:创面用紫、红药水
紫、红药水抗感染能力不强,且深色药物遮盖了创面,影响医生了解烧伤的深浅程度。此外,红药水含有汞,用在烧伤创面上,易引起过敏;若大面积应用,还会引起汞中毒。
5误区五:烧伤后不吃“发物”
“发物”是一种民间说法,指能诱发疾病或使病情加重的食物,包括鱼虾、狗羊肉、韭菜、香菜等。但此说法是没有科学凭据的!鱼、虾、肉类含有高蛋白,韭菜、香菜含有多种维生素,它们对宝宝的烧伤创面愈合都有着很大的帮助。
烫伤的急救方法如果皮肤上仅出现红斑,属于1度烫伤,首先应尽快脱去沸液浸渍的衣服,防止衣服的热量继续传递到皮肤,加重烫伤,然后将烫伤的肢体用冷水浸泡。
如果皮肤上有水泡出现,属于浅二度烫伤,除了做一脱、二泡的处理外,还要防止水泡受压破裂,发生感染,应尽快就医,让医生给予相应的处理。
①宝宝被烫伤后,家长自己不能慌张,要第一时间对着烫伤的部位冲冷水,这样一来可以降温,二来可以收缩血管,以减少烫伤处的疼痛和损伤。冷水浸泡时间越早效果越好,但不能低于5℃。注意注意!如果烫伤处已经起泡并破了,那就不能浸泡,以防感染。
②如果宝宝被烫伤的部位有衣物覆盖时,家长一定先不要着急着脱掉衣物,以免撕裂烫伤后的水泡。在冷水冲洗降温后,家长可用剪刀将衣物剪开,小心地去掉衣物,以免皮肤和衣服粘在一起。
③在冷水中浸泡10-30分钟后,家长要先观察宝宝的体温有无异常,接着用干净的纱布或者毛巾遮住宝宝的伤口,避免受到感染。
④如果宝宝烫伤比较严重,家长要及时将TA医院,以免耽误最佳治疗时机。
温馨提醒:
相较于成人,孩子由于皮肤娇嫩,耐受力较差,烧伤后往往会比较严重,且更容易发生感染、引起合并症。
所以,对于孩子,无论何类烧伤,均不可自行用麻油、酱油、牙膏或不明用法的药膏涂抹伤口,这些不但易引发感染,还不利于医生对烧伤深度的判断。
正确的急救措施是:用清洁的毛巾、衣服、被单等覆盖伤口,以保护创面,并尽快送院就诊。
烫伤正确处理方式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可能会有各种因素让宝宝收到伤害,开水、蒸汽、热油等都是导致烫伤的“凶手”,宝宝被烫伤后,家长除了用冷水及时冲洗,还要用对烫伤药。
一般情况下,专门的外用烧烫伤膏可达到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适用于水火烫伤。但家长不可盲目给宝宝用烫伤药:
?如果烫伤的创面起泡,小泡可以不做任何用药处理。
?对黄豆大小的水泡,如果创面也比较浅,可以用消毒剪刀剪开水泡,用消毒棉球或纱布蘸干后,涂点紫草油或紫花膏。
?如果烫伤面破损,不要自行用药,保证烫伤面的干净,冷水冲洗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重点来了:
宝宝被烫伤后不能涂抹万花油、金万红、正红花油等药物哦,这类药物虽然也有消炎止痛的功效,但是宝宝皮肤稚嫩,烫伤后创面一般会出现破损,这类药物会对皮肤造成刺激,加重创面感染。
家有宝宝的家长们要注意收藏好,以备不时之需!
图片来源于网络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让更多人看到它
热门推荐阅读温柔点戳以下链接
|儿童铅中毒离孩子并不远家长要警惕!
|你知道哪些行为会导致孩子性早熟吗?
|宝宝被亲后患重度疱疹请不要再亲我的孩子
|家长千万注意电视剧对孩子的负面影响
|碱性水更健康还有利于生男孩这种谣言竟然还在传
|不当的喂药方式会要孩子的命家长务必避免这样做
|乘扶梯不慎将娃摔落家长陷入“抱着才安全”的误区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了解更多育儿知识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