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简直冷得瑟瑟发抖
起床、出门、上班等一系列的朋友圈
全都是被冻得鬼哭狼嚎
就连我们的丧K都忍不住要问天问大地
这么冷的天气
相信很多小姐姐都有一两样御寒法宝
除了秋裤棉袜之外
当然少不了浴霸、暖手宝、电热毯等这些取暖神器
不过今天小编就收到来自广州供电局的
用电安全提醒短信
不说不知道
每年因为这些取暖神器而发生的事故确实有不少
好好的取暖竟然也会变成“惹火”上身
看完视频之后难免有点“心惊惊”
皆因就连我们平时最常用的暖宝宝
竟然都会中招!
暖宝宝
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使用
暖宝宝是怎么工作的?
暖宝宝发热归功于内部发生了一种氧化放热反应
暖宝宝内高纯度的铁粉在催化剂的作用下
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释放热量
▲发热时间根据产品品牌不同而不同
一般在10-12小时之间
稍不注意就变成烫伤
一般来讲:
?49℃的热源持续3分钟便可致表皮损害,超过9分钟表皮就会坏死;
?接触44℃的热源6小时,可致皮肤不可逆损伤;
?温度处于44-50℃之间,皮肤受伤程度与接触时间成正比。
而暖宝宝产生50-60℃的温度
贴在衣服外部再传递给人体
皮肤能够适应甚至感到舒服
让我们常常忽略了保护皮肤,有时候会忘了取下来
暖宝宝长时间与某处皮肤接触如同“温水煮青蛙”
不知不觉中发生了低温烫伤
这些人群不宜使用暖宝宝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婴幼儿、儿童、老年人
皮肤感觉功能暂时或永久减退的人群
以及创面难愈合人群
这五种人群使用暖宝宝时要格外小心
如果在使用期间,皮肤上出现水泡
就要停止使用并及时就医了
因为看似是几个水泡
损伤可能已经发展到皮下组织
甚至肌肉、神经、血管
暖宝宝
低温烫伤并非不可避免
其实低温烫伤也并不是那么可怕
收好以下几个小贴士
不用再怕“谈暖宝宝色变”
1.购买时,要注意看清楚外包装是否齐备生产日期、厂名厂址、联系方式、执行标准、有效期限等相关信息;
2.拿出往年的囤货,需要看是否在有效期内;
3.取暖时避免暖宝宝直接接触皮肤,并且避免暖宝宝长时间接触相同部位;
4.睡觉前,务必取掉暖宝宝;
5.不要在取暖器前及电热毯上使用暖宝宝。
最后还需要提醒大家的是
暖宝宝终究是外物
通过暖宝宝产生的热量取暖
人体自身的产热功能将降低
长期使用暖宝宝将会降低人体自身的热平衡调节能力
导致人体免疫能力下降等不良后果
没必要的情况下大家还是尽量尽量少使用为妙
毕竟把秋衣塞进秋裤,把秋裤塞进袜子
才是对冬天最基本的尊重
资料来源:全国卫生
更多精彩资讯请戳:
?
各位新塘人,年初一的电影票再不买,就要被抢光了!?曝光新塘初庄市场这家肉档!竟卖不合格牛肉!
?新塘家长速看!这种彩虹烟原来毒品,专门针对青少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