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积水的病因:
包括生理性暂时性肾积水(可逐渐缓解和消退,50-70%)、输尿管肾盂连接处梗阻(10-30%)、膀胱输尿管反流(10-40%)、输尿管膀胱交接处梗阻(5-15%)、多囊发育不良肾(2-5%)、后尿道瓣膜(1-5%)、重复肾伴或不伴有输尿管囊肿(1-3%),少见原因包括:异位输尿管、尿道闭锁、梅干腹综合征、多囊肾、肾囊肿。
主要表现:
病理性肾积水中输尿管肾盂连接处梗阻最常见,早期多无特殊临床症状,男性发病率多于女性,左侧多于右侧。
1、母孕期超声检查发现胎儿肾积水;
2、可没有任何症状,偶在外伤后出现血尿而被发现;
3、其他表现:腹部肿块、腰腹部间歇性疼痛、血尿、尿路感染、少数有高血压等。
诊断:
超声检查可发现肾盂肾盏扩张,严重者有肾实质变薄,有输尿管膀胱交界处梗阻的患儿可检查到输尿管扩张。如果存在双侧肾积水或双侧输尿管扩张需要除外是否有后尿道梗阻、神经源性膀胱。对于单侧肾积水应于患儿生后72小时以后复查超声,对于双侧重度肾积水,怀疑后尿道瓣膜的患儿,以及孤立肾重度肾积水,应出生后尽早行泌尿系超声检查。
治疗原则:
1、随访观察
肾积水患儿出生后需定期复查超声,根据肾积水的程度确定复超声检查的间隔。如果积水无明显缓解或积水加重,以及重度肾积水需要行肾脏核素显像检查确定分肾功能。对于怀疑神经性膀胱、后尿道瓣膜、重度膀胱输尿管反流、重复肾合并输尿管囊肿以及重度巨输尿管患者还应该做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检查确定诊断并指导治疗。
2、手术治疗(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梗阻所致的肾积水):
1)出现临床症状,如腰腹痛,反复泌尿系感染、血尿等;
2)随访观察过程中分肾功能下降,分肾功能<40%,或观察随访中前后两次肾功能减少>5%;
3)肾功能稳定、定期随访的患儿,随访过程中肾积水程度加重或长期无明显缓解;
4)SFU4度积水生后随访观察无明显缓解者;
3、肾积水手术后仍需定期随访观察至青春期,通常术后2个月、6个月、1年复查一次,以后每年复查一次,3年后2年复查一次超声及尿常规。术后半年、1年、2年复查肾脏核素确定分肾功能。如果术后随访过程中出现临床症状(腹痛、反复泌尿系感染、血尿等)需随时复查超声及尿常规,如果出现积水加重需要复查肾脏核素和IVP等检查。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