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宝宝手指烧伤
小孩子手烧伤
烧伤烧伤医院
小孩烧伤用药
感染烧伤膏
小儿轻度烧伤

学术交流小儿支原体感染认知

我国肺炎支原体感染出现暴发流行趋势。“肺炎支原体感染通常每3-7年流行一次,流行高峰年支原体肺炎发病率可高达30%-50%,流行一般会持续1-2年。从监测情况来看,肺炎支原体感染流行趋势预计从年底持续至年初,年需严防肺炎支原体的暴发流行。”

肺炎支原体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全年均可发病,经飞沫传播,除引起呼吸道感染外,还可引起神经、心血管等系统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死亡。个体发病可持续几天至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一、临床症状

1.潜伏期:约2~3周(8~35天)。

2.症状:轻重不一。大多起病不甚急,有发热、厌食、咳嗽、畏寒、头痛、咽痛、胸骨下疼痛等症状。体温在37~41℃,大多数在39℃左右,可为持续性或弛张型,或仅有低热,甚至不发热。多数咳嗽重,初期干咳,继而分泌痰液(偶含少量血丝),有时阵咳似百日咳。偶见恶心,呕吐及短暂的斑丘疹或荨麻疹。一般无呼吸困难表现,但婴儿患者可有喘鸣及呼吸困难。体征依年龄而异,年长儿往往缺乏显著的胸部体征,婴儿期叩诊可闻轻度浊音,呼吸音减弱,有湿性啰音,有时可呈梗阻性肺气肿体征。镰状细胞性贫血患儿并发此种肺炎时,症状往往加重,可见呼吸困难、胸痛及胸腔积液。支原体肺炎可伴发多系统、多器官损害,呼吸道外病变可涉及皮肤黏膜,表现为麻疹样或猩红热样皮疹、Stevens-Johnson综合征等;偶见非特异性肌痛及游走性关节痛;胃肠道系统可见呕吐、腹泻和肝功损害;血液系统方面较常见溶血性贫血,偶见合并纯红细胞再障者;文献报告有合并DIC者;神经系统损害表现为多发性神经根炎、脑膜脑炎及小脑损伤等;心血管系统病变偶有心肌炎及心包炎。

3.病程:自然病程自数天至2~4周不等,大多数在8~12天退热,恢复期需1~2周。X线阴影完全消失,比症状更延长2~3周之久。偶可见复发。

二、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大多正常,可有增多,但也有白细胞减少者。

2.血生化血沉增快,多为轻、中度增快。抗“O”抗体滴度正常。部分病儿血清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增高。

3.MP检测。早期患儿可用PCR法检测患儿痰等分泌物及肺组织中MP-16SRDNA或P1黏附蛋白基因,亦可从痰、鼻分泌物、咽拭子中分离培养出MP。

4.血清抗体检测。血清抗体可通过补体结合试验、间接血球凝集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等方法测定,或通过检测抗原得到早期诊断。冷凝集试验>1∶32可作为临床诊断的参考。

三、其他辅助检查

1.X线检查。X线改变分为4种:①以肺门阴影增浓为突出;②支气管肺炎改变;③间质性肺炎改变;④均一的实变影。体征轻微而胸片阴影显著,是本病特征之一。有时伴胸腔积液,肺部X线变化较快也是其特点之一。

(1)呈支气管肺炎改变多:胸部摄片多表现为单侧病变,约占80%以上,大多数在下叶,有时仅为肺门阴影增重,多数呈不整齐淡薄片状或云雾状肺浸润,从肺门向外延至肺野,尤以两肺下叶为常见,呈支气管肺炎的改变。

(2)均一的实变影:少数呈均匀的实变阴影,类似大叶性肺炎实变影;可见肺不张;往往一处已消散而他处有新的浸润发生。

(3)间质性肺炎改变:有时呈双侧弥漫网状或结节样浸润阴影,呈间质性肺炎的改变,而不伴有肺段或肺叶实变。

(4)肺门阴影增浓:大部分患儿有肺门淋巴结肿大或肺门阴影增宽。

2.心电图和B超。必要时应检查心电图和B超,以明确有无心肌损害和肝脏损害。

四、治疗及护理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与一般肺炎的治疗原则基本相同,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一般治疗、对症治疗、抗生素的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及肺外并发症的治疗等5个方面。

1.一般治疗。(1)呼吸道隔离:由于支原体感染可造成小流行,且患儿病后排支原体的时间较长,可达1~2个月之久,婴儿时期仅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在重复感染后才发生肺炎。同时在感染MP期间容易再感染其他病毒,导致病情加重迁延不愈,因此、对患儿或有密切接触史的小儿、应尽可能做到呼吸道隔离,以防止再感染和交叉感染。(2)护理:应注重休息、高热、咳嗽护理与饮食。高热时可服小量退热药,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保持室温在18~20℃,相对湿度在60%为宜,供给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及足够的液体。保持口腔卫生及呼吸道通畅,经常给患儿翻身、拍背、变换体位,促进分泌物排出,必要时可适当吸痰,消除黏稠分泌物。(3)氧疗:对病情严重有缺氧表现者应及时给氧,气道梗阻现象严重者应及时插管或气管切开。

2.对症处理。(1)祛痰:目的在于使痰液变稀薄,易于排出,否则易增加细菌感染机会,但有效的祛痰药很少,除加强翻身、拍背、雾化、吸痰外,可选用氨溴索、肺力咳等祛痰药。由于咳嗽是支原体肺炎最突出的临床表现,频繁而剧烈的咳嗽将影响患儿的睡眠和休息,可适当给予镇静药水合氯醛、异丙嗪或苯巴比妥。(2)止喘:对喘憋严重者,可选用支气管扩张药,如氨茶碱、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

3.抗生素的应用。根据MP微生物学特征,凡能阻碍微小物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类抗菌药等,对支原体无效,因此治疗支原体感染,应选用能抑制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如:红霉素、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中红霉素为首选药物。该药使用广泛,疗效肯定。对消除支原体肺炎的症状和体征效果明显。

五、解疑:儿童肺炎支原体耐药并非“医生滥用抗生素”

在监测肺炎支原体感染暴发流行趋势的同时,近年来的最新研究发现,中国儿童肺炎支原体耐药率高的原因并非都是“医生滥用抗生素”所致。在与美国儿童流行基因型进行比较研究中发现,在中国儿童中流行的肺炎支原体基因型(MLVA4-5-7-2)与肺炎支原体耐药密切相关,而该基因型仅占美国儿童肺炎支原体流行基因构成比的45.8%,“我们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基因型与肺炎支原体耐药相关的新观点,这也从一个新的视角合理解释了中国肺炎支原体耐药率(90%-%)远远高于美国(13.2%)并非中国医生滥用抗生素所致,肺炎支原体流行基因型的地域差异起重要作用。

秦医院仁爱忠诚感恩进取长按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oshanga.com/xhssyy/3211.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