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宝宝属于过敏体质,我们在对抗湿疹的道路上遇到了很多挫折,也学到了很多经验,总结记录下来和各位妈妈们分享。
先科普一下婴儿湿疹的成因和类型
病因比较复杂,与多种内外因素有关,有时很难明确具体的病因。简单来说,内在因素包括机体免疫功能缺陷、过敏体质遗传等。外在因素包括摄入食物性变应原,消化道摄入食物性变应原,如牛奶、鱼、虾、牛羊肉、鸡蛋等致敏因素,或环境中存在过敏原,可使体内发生Ⅰ型变态反应。
此外,机械性摩擦,如唾液和溢乳经常刺激,也是本病的诱因。护理不当,如过多使用较强的碱性肥皂,过高营养,以及肠内异常消化等也可引起本病。某些外在因素,如阳光、紫外线、寒冷、湿热等物理因素,接触丝织品或人造纤维,外用药物,以及皮肤细菌感染等均可引起湿疹或加重其病情。
湿疹的临床类型有以下三种
(1)脂溢型多见于1~3个月婴儿。患儿前额、颊部和眉间皮肤潮红,被覆黄色油腻性鳞屑,头顶可有较厚的黄色液痂。严重时,颏下、后颈、腋及腹股沟可有擦烂、潮红及渗出。
(2)渗出型多见于3~6个月婴儿,尤其是肥胖的婴儿。患儿双侧面颊可见对称性小米粒大小红色丘疹,间有小水疱和红斑,底部水肿,片状糜烂,有黄色浆液渗出。
(3)干燥型多见于6个月~1岁婴儿。皮损表现为丘疹、红肿、硬性糠皮样鳞屑及结痂,常见于面部、躯干和四肢侧伸面。
我家宝宝就属于典型干燥型湿疹,而且他属于过敏体质,所以主要说一下干燥型湿疹在日常护理中需要重点注意的地方:
一注意保湿,保持皮肤清洁且滋润!
特别是在秋冬季节,空气湿度很低(小于50%)的时候。可能宝妈们都听过某些品牌的护肤霜对湿疹有特效,但是从我的经验来看,未必如此。我给宝宝用过多种品牌,郁美净,艾维诺,雅漾,芦荟甘油,甚至口碑非常好的婴宝等,都没有明显的效果。所以,必须强调的是,湿疹的一线治疗药物就是激素类软膏!
保湿霜对于轻度湿疹可能效果会比较明显,但是对于中度到重度湿疹,保湿霜就只能作为辅助,保湿霜的作用则体现在给皮肤增加一层保护层,缓解干燥,从基底修复受损的皮肤。那保湿霜怎么擦呢?一天两次吗?必须说太少了!要分多次擦,并且要擦的厚重,要保证宝宝的脸摸上去滑溜溜的就对了。
用过的各种宝宝霜一大堆,下篇会对比各种宝宝霜的成分和使用效果
二激素类软膏对抗严重湿疹必不可少!
我家宝宝湿疹严重时,瘙痒难耐,吃不好睡不好,心情烦躁,我们都特别心疼。医院的时候,当时宝宝只有脸上和手上有皮疹,他疯狂的抓脸。医生给开了老鹤草和羌月软膏(中成药成分)和苯海拉明糖浆(抗组胺药),回家后立即用了药膏,但是并没有明显效果。谨慎起见没有喝糖浆,怕对大脑有影响。想着中草药对身体无害,先后用了金银花,艾叶煮水洗澡。加上冬天水温用的偏高了,导致湿疹扩散到头皮,全身都是,大块大块的红色皮疹。现在想想真是心疼,所以湿疹发了一定要及时治疗,不要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医院的时候,医生给开了尤卓尔软膏,地奈德软膏,即糖皮质类激素药物!我们使用了地奈德软膏,属于轻效激素药,用了四五天的时间,湿疹基本都消退了。如果宝宝皮肤上面已经结痂了,那需要先用橄榄油或婴儿油厚敷,等痂皮脱落之后,再上药膏,最后在进行保湿。
三检查过敏原很有必要!
湿疹不是短时间能治愈的,而且很容易反复,诱因也可能是因为某些食物,例如鸡蛋等。因为我家宝宝是过敏体质,所以决定抽血检查过敏原,也作为添加辅食的参考。抽血的结果是,鸡蛋,花生坚果显示阳性反应,这下也算找到根源了。所以建议妈妈们,很有必要让宝宝做过敏原测试,这样才能尽量避免容易过敏的食物!
一般来说辛辣、燥热、鱼腥、牛羊肉等发物,虾、蟹、鱼等易过敏食物,过敏体质的宝宝应该谨慎摄入。有的宝宝会对高蛋白的食物过敏,比如牛奶鸡蛋大豆等,有的甚至对小麦坚果燕麦之类过敏,所以这些高致敏食物必须谨慎食用,并且密切注意宝宝的反应,如果起皮疹或者大便不正常都是警惕的信号!
用过的各种湿疹药膏
四不要过热,保持适度的温度!
秋冬的时候,给宝宝洗澡可以隔天一次,水温37就可以了,水温一定不能再高了,否则宝宝会越洗越痒!一些中药洗剂,清热解毒的可以适当添加,但是也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洗澡后一定要全身擦保湿乳,或者擦滋润度更高的婴儿油、鱼肝油。平时给宝宝穿衣也是同样的,衣着宜宽松,不宜太厚,不要捂着,穿棉质衣物,避免接触毛织、化纤衣物。
辰辰妈咪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