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认为视力不良就是近视,其实近视和弱视是两个概念。
近视是由于眼调节肌肉睫状肌过度紧张或遗传等原因造成眼轴变长引起的看远不清楚,看近清楚的眼病,戴镜后矫正视力多可达到正常;
而弱视是一种视功能发育迟缓、紊乱,常伴有斜视、高度屈光不正,戴镜视力也无法矫正到正常的眼病,两种有本质不同。弱视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眼病,在学龄前及学龄儿童中患病率约为3%,我国有3亿多儿童,弱视患儿的数量相当可观。
弱视对儿童视功能的危害比近视大得多
因为近视仅仅是视远时视力下降,不伴有其他视功能损害,视力矫正不受年龄限制;而弱视患儿不仅视力低下,不能矫正,不可能有双眼单视功能,无立体视,如看显微镜时没有立体感,下楼梯容易摔倒等。
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就会影响今后高考的升学和就业。不仅如此,弱视还易引起斜视,影响儿童的外貌和自信心,使生活质量下降。
孩子看东西喜欢眯着眼,当心是弱视的征兆
有的孩子看东西喜欢眯着眼,作为家长的你千万不要简单地认为这是“假性近视”,事实上,这可能是弱视的征兆。许多孩子的“弱视”被轻易地认为是“近视”,失去了治疗的最佳时间,待到成年后再治疗不仅困难,效果也很差,一般4-6岁治疗效果最好。但在平时繁重的课业压力下,孩子们似乎很难有时间去做眼科检查,即便是已经查出患有弱视的孩子,也很少能接受系统的治疗,这是非常可惜的,因为弱视治愈率很高。
另外,还有些弱视与斜视有关,从症状上来看,斜视为眼位异常,弱视是视力异常。如果父母发现孩子有斜视、屈光不正等症状,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千万不可把弱视错当成近视,而耽误了治疗,导致终生视力低下。
弱视是不会自愈的,治疗越早越好
弱视是不会自愈的,对弱视的治疗越早越好。因为从视觉发育来讲,儿童12岁以前是视觉发育的可塑期,3岁是儿童弱视治疗的关键期,3~8岁是治疗的敏感期。12岁以后再治疗弱视,视力恢复的难度就大很多。
1.坚持佩戴眼镜
到目前为止,对弱视还没有较好的药物治疗办法。孩子一旦被确诊为弱视,家长应马上为孩子配眼镜,并坚持每天配戴,绝不能时戴时摘;每三个月进行眼科复查,如眼镜不合适需要立即更换。
2.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遮盖和视觉训练
弱视患者除了坚持戴眼镜外,还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遮盖和弱视训练,才能提高视力精细度,有效地治疗弱视。
视觉训练有助于刺激弱视眼并促进正常视觉功能的恢复。而对于不同注视性质的弱视,应当选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对弱视患者进行训练,纠正错误的注视性质,帮助患者脱去抑制,恢复正常的视力及双眼视功能。
弱视是较为常见的儿童眼病,通常表现为眼本身无器质性病变,但视力减退,矫正视力低于同年龄正常儿童的视力。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弱视患者无论是医生还是家人都应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抓住最佳治疗时机提高患者恢复正常视力的可能。
关爱视觉健康,呵护心灵之窗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