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一则新闻,一3岁男童撂倒了桌子上的电热水壶,滚烫的开水烫伤了他的胸口和两个上肢。
负责带孩子的外婆用老家治烫伤的土方法,往孩子烫伤处撒了一把盐,孩子立马哇哇大哭。
经确诊,孩子全身约15%的面积烫伤,胸口是三度烫伤,两个上肢伤势稍微轻一些。
医生说,如果胸部伤处不洒盐,伤情是不会发展到三度烫伤的。
医生称称食盐并不能缓解伤情,反而会增加疼痛感,甚至会引起高钠血症。
医生强调,发生烫伤后不要依偏方自行处理,因为受伤后的皮肤非常脆弱,更不用说宝宝娇嫩的肌肤了,万一要是感染,后果会非常严重。
那当宝宝意外烫伤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做呢?
这些偏方千万别用
①
涂牙膏
有些家长在烫伤后最先想到的就是牙膏,涂上之后会让烫伤处感觉凉凉的很舒服。
但是用牙膏来缓解烫伤,也是有一些隐患的。因为牙膏并不是药品,而是日用品,其本身也不是无菌的。
在烫伤处涂牙膏,会使皮肤热气无处散发,只能往皮下组织深处扩散,造成更深一层的伤害。
烫伤后涂抹牙膏还很容易使渗出液积聚,滋生细菌,发生感染。
虽然有些牙膏对较轻烫伤有一些作用,但牙膏并不能改变血管的通透性,也不能保护伤口。
并且市面上的牙膏有的是酸性、有的是碱性,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地将牙膏涂在创伤面上,反而会增加损伤。
②
淋酱油
酱油不具备治疗功能,其有色物质会对伤口进行染色,影响医生对烫伤深度的判断。
最重要的是酱油中还存在大量细菌,会造成创面细菌感染,加重病情。
③
冰块冷敷
有的人认为冰块是冷的可以快速降温,缓解烫伤,那可能是把冰敷和冷水冲洗两个概念混淆了,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方式。
切记不要使用冰块冷敷创口处,以免温度过低,致使已经破损的皮肤伤口恶化!
④
涂香油或奶油
香油和奶油都不能对烧烫伤降温。
所有的油都会阻止热量散发,对人体来说这属于“异物”,与我们需要做的降温是相反的。
如果你涂了东西在伤口上,到医院清创时务必要去除,而且清洗过程中非常疼,为了少受罪,还是别了。
孩子烫伤五步走
第一步
冲!
孩子烫伤后,立即用流动的冷水冲患处15~30分钟!目的是尽快带走烫伤部位的热量,降低组织损伤。
冷水冲是烫伤处理最关键的一步,是第一选择,越快越好!
tips:
使用跟室温差不多温度的冷水就可以,不是水越冰越好,更不能用冰敷,否则会加重皮肤损伤,影响愈合。
水流要适度,不要太急冲破水泡。
如果烫伤部位在脸上,不方便水冲,那就用冷水浸透毛巾冷敷(不是冰敷)。
第二步
脱!
冷水冲到足够时间,孩子疼痛减轻后,试着轻轻脱掉烫伤处的衣物,不方便的话就用剪刀剪开。
Tips
脱衣物时动作一定要轻柔,因为有时候衣物会跟孩子的皮肤黏连在一起,强行脱很容易弄破水泡,甚至撕掉一块皮肉,加重伤势。
如果已经发生黏连不好脱,就保留黏连部分,只去除周围衣物就行。
第三步
泡!
完成前两步后,如果只是小面积的烫伤,可以在一盆冷水(不是冰水)中浸泡半小时左右,以便缓解疼痛,稳定孩子情绪。
Tips
如果孩子烫伤面积比较大,就不要长时间浸泡了,否则容易导致体温流失,引发不必要的感冒或其他不良状况。
第四步
盖!
用一块无菌纱布轻轻盖住烫伤部位。
如果家里没有无菌纱布,用干燥清洁的毛巾等也可以,但是千万不要用有毛、絮状物的东西,因为这些东西很容易粘连在伤口上。
第五步
送!
经过上述四步处理,就可以送医诊治了,送医过程中注意保暖。
注意这些细节
可以预防宝宝烫伤
①家中的暖瓶、饮水机一定要放置妥当,不要让孩子轻易碰到。
②冬天用的小太阳、暖风机等取暖设备,温度会很高,不要让孩子碰触。
③给孩子洗澡时,热水器温度最好不要高于49度。先放冷水,再放热水,洗澡前应先用手试水温。
④用热水袋给孩子暖被窝时,睡前一定要拿走;最好不要给孩子用电热毯,更不能给电热毯通着电时睡觉。
⑤厨房是烫伤事故多发的场所,不要让孩子在厨房玩耍!
■注意关好厨房门(特别是做饭时),防止孩子的突然闯入。
■从微波炉中取出食物时,确保孩子不在周围。
■电饭煲等热容器盛有热的食物时,不要放在地上和低处。
■端热汤上桌时,注意防止孩子突然跑过来撞到。
⑥教育孩子不要玩火,打火机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煤气不用时关掉开关,以防孩子模仿点火。
⑦白炽灯、射灯等打开时温度都很高,不要让宝宝摸到,家里最好用温度不高的节能灯、日光灯。
⑧给孩子玩电动玩具时,要检查电路和电池的完好;不要边充电边给孩子玩充电式玩具,以防电器短路或爆炸。
⑨过年放烟火,买安全的烟花爆竹,不要让孩子一个人放烟花。
⑩等孩子再大一些了,可以给他看消防小漫画或者教材,教给孩子消防和急救常识,让他学会保护自己。
电量不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