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天性好动
自我保护能力差
发生烫伤的几率比较高
有时还真是防不胜防
如果孩子不慎烫伤,你会怎么做?
涂药膏?看医生?
但中山有家长的行为让人震惊,
更让医生直呼:活久见!
请做好心理准备往下阅读……
孩子脸烫伤,竟往创面敷猫毛
秋冬季节,又是儿童烧烫伤频发的时候。
日前,医院小儿外科急诊
来了个被开水烫伤了3天的小朋友。
场景吓坏了医生!
小朋友创面“长”了密密麻麻的毛,
就像个“金刚狼”。
医生仔细一问,原来家里老人相信偏方,说猫毛可以促进伤口愈合,就把家里一只猫的毛全剪下,敷在小朋友的创面上。
但是小朋友的创面并没有好转,反而出现了感染。看着小朋友毛茸茸的创面,医生非常心疼。
医院△
江湖传说不可靠
日常生活中,烧烫伤经常发生。儿童生性活泼好动,对危险的防范意识和能力缺乏,更容易被烧烫伤。这时候,家长正确的处理非常重要。
但在医生的临床工作中,
遇到各种“偏方”的治疗方法真不少,
有往创面涂牛奶、牙膏、酱油、蜂蜜、
白酒的,也有撒盐、撒面粉、撒香灰等;
更“奇葩”的还有往创面涂汽油、敷生青蛙肉……
这些“偏方”都是错误的!
牛奶、牙膏、酱油、蜂蜜、白酒等都有一定冰凉降温的作用,白酒含有酒精、有些牙膏含有薄荷成分,涂抹后皮肤会感到清凉,而酱油具有油性成分,某种程度上可以护肤,这些都可以相对减轻烫伤后的疼痛感,因此家长会认为烫伤后涂抹这些东西可以保护皮肤,还有消炎的作用。
白酒有刺激性,会增加患儿的疼痛;
而涂抹牙膏、酱油、蜂蜜等,不仅会影响医生对伤情的判断,加大清创难度,也容易造成感染;
给孩子烫伤处撒一些诸如盐粉、面粉、香灰等,这样的做法也是错误的,不仅会给医生的清创带来困难,增加患儿痛苦,还容易导致创面感染,甚至还会使异物存留在组织里,影响伤处愈合,疤痕形成;
而敷生青蛙肉,更是不但不利于创面愈合,还可能导致寄生虫感染。
总的来说,不建议家长使用任何有刺激性、有颜色的物品涂抹患处。
△
小儿烫伤应该这样做!
请牢记以下步骤:01
第一步:冲
孩子烧烫伤后,先要迅速离开热源,之后立即用干净流动的冷水对创面进行冲洗降温,时间控制在15-30分钟以上。
这样不仅可以有效降低烧烫伤处的温度,还可以有效减轻烧烫伤处进一步的热力损伤。但要注意力度,以免造成皮肤破溃,二次损伤组织。如果条件不允许,可用冷毛巾局部湿敷或者凉水浸泡也可以。要注意的是,水温不是越低越好,通常不建议水温低于4℃,更不建议使用冰水,以免造成其他创伤,使用普通的自来水即可。
02
第二步:脱
冲洗降温后,可以脱掉孩子烫伤处的衣物,判断创面情况。但是要注意的是,给孩子脱衣物不要粗暴,脱下有困难时可用剪刀剪开衣服。如果衣物已经严重粘连,就不要硬脱,避免二次伤害,送医院后由专业的医生处理。
03
第三步:泡
经过了前两步的处理,用一盆冷水浸泡约30分钟,记住只用凉水就可以了,不要用冰块,更不要在伤口上抹任何东西。
04
第四步:盖
之后用干净的布巾把孩子的烫伤处盖住,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细菌感染。特别是大面积的烧烫伤创面,患儿疼痛难忍,需要用干净柔软的毛巾包裹,避免患儿哭闹挣扎进一步加深创面损伤,还可以减少体液丢失,减少感染。
05
第五步:送
是否需要及时就医,主要还是通过观察创面情况和水疱大小来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决定。
1、烫伤处皮肤表面只是红肿,有烧灼感,但没有水疱,为Ⅰ度烫伤,无需特殊处理,及时降温后3-7天会自然愈合
2、烫伤局部红肿明显,且伴有水疱形成,则为Ⅱ度烫伤。如果水疱较小,可等它自行吸收消失。尽量避免造成水疱破损引起继发性感染。如果水疱面积较大或者水疱破溃,就要及时就医了。
3、如果烫伤处出现创面皮肤感觉减退或焦痂形成等严重情况,要立马就医,不要随意自行处理避免耽误病情。
医生提醒
秋冬季家庭用电、热水增多,
一定要防患于未然,
加强对儿童的监护,
在日常生活中小心谨慎,
避免意外伤害。
来源
医院值班编辑
C哩
网站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