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烫伤也是婴幼儿常见的意外之一,就连洗澡水都有可能是造成伤害的元凶。
随着天气越来越热,人们的着装逐渐变得“清凉”,皮肤暴露面大,烧、烫伤的危险系数变高。特别是儿童,由于好奇心较强,喜欢乱跑乱抓,保护自己的能力较差,极易受伤。
根据国家卫生局的统计结果显示,每年有超过14万的宝宝被烫伤,且呈递增趋势。
在这个烧、烫伤高发季节,广大家长切记做好防护、预防措施,对于各种可能引起烧烫伤的因素要保持一定的警惕性,减少幼儿烧、烫伤的发生。
那,宝宝伤烫伤时如何急救?
1、被热液体烫伤
当宝宝被热的液体烫伤时,务必秉持“冲脱泡盖送”的急救方式处理,也就是冲洗烫伤部位、脱去衣物、泡冷水、盖纱布、送医院。
第一步:冲
用冷水冲洗,或将烫伤的四肢浸泡在干净的冷水里,如此冲洗或浸泡15~30分钟,直至感受不到疼痛和灼热为止。躯干或其他部位可用冷敷方法,借以减轻疼痛,限制伤势的发展。
烫伤后愈早用冷水浸泡,效果愈佳;水温越低效果越好,但不能低于-6℃。用冷水浸泡时间一般应持续半个小时以上。这样经及时散热可减轻疼痛或烫伤程度。
第二步:脱
烫伤时若穿着贴身的衣服,要在冷水冲洗后脱除或使用剪刀剪开小心除去。不可强行剥去衣物,以免弄破水疱。
如果衣服与皮肤紧紧粘在一起,可用剪子将未粘的部分轻轻剪掉,不要强行撕扯,以防加重创面损伤。为了保护创面,防止污染,可用清洁的被单等包裹。
第三步:泡
对于疼痛明显者可持续浸泡在冷水中10~30分钟,主要是缓解疼痛。
如果是脸或额部等不能用凉水冲洗的部位,可以用几条毛巾轮流进行湿敷。
第四步:盖
使用干净、无菌的纱布或棉质布类覆盖在伤口上,并加以固定。这样有助于保持创口清洁,减少外界的污染。
第五步:送
医院进一步治疗。
记得妹妹一岁多的时候有一次被滚烫的面汤烫到了小手指,虽然已经立刻用冷自来水冲洗了,但还是长了一个小水泡,跑医院后,医生就开了一支“湿润烧伤膏”,并吩咐按时涂抹,就没做过多的处理。
怎样判断烫伤的轻重程度及面积大小呢?
简单的方法是:根据受伤小儿手掌的大小来估计。
1个手掌大小约占全身面积的1%,因此,如果烫伤面积>5个手掌,医院。
烫伤的深浅分三度:
I度,皮肤发红,疼痛;
Ⅱ度,起疱,疼痛;
Ⅲ度,皮肤发白或发黑,失去痛感;
Ⅳ医院治疗;
烫伤面积不超过5%的I度烫伤((烫伤表皮发红并未起泡)医院,一般可在家中先做处理,可立即将烫伤处浸入干净的凉开水中并持续30—45分钟,这样可起到止痛及减轻水肿的作用。伤面涂烫伤药膏(不可随便涂抹其他东西)。
如果局部起疱,不要将水疱挑破,以免造成继发感染,水疱会慢慢被吸收掉的。
医院处理,尤其是烫伤发生在脸上、手上、腿、生殖器等部位。严医院途中注意保持平卧位,不要直立抱着,可以给患儿喝一些淡糖盐水,以补充体液,防止发生脱水。
宝宝烫伤时,听信老一辈的说的给创面涂抹“牙膏”、“酱油”?
NO!NO!NO!NO!NO!NO!NO!NO!NO!NO!(重要的事情说十遍)
在创面上涂抹牙膏、酱油、紫药水等这些“重口味”的东西,都是不科学的。
因为在创面涂抹这些有色物质,会使皮肤着色,不但会增加创面感染的机会和增加就医时处理的难度,还会影响医生对烫伤程度的观察和判断。
2、被火烧伤之时
如果宝宝的身上著火了,可以立即使用大棉被或大衣盖住宝宝灭火,或是让孩子立即躺下,左右滚动,等火熄灭后再“冲脱泡盖送”。
有时候宝宝会被洗澡水烫伤
3、发生触电之时
幼儿如果触摸电源而触电时,不可直接碰触宝宝,应该立即关闭电源,或是使用不导电的东西移开电线,然后立即送医急救。万一心跳停止,使以CPR救治。
4、化学溶剂灼伤
不论宝宝是被哪种化学溶剂灼伤,你都应该立刻让宝宝受伤部位冲洗大量的水,至少60分钟。如果是眼睛被灼伤,则需张开眼睛冲水,至少2小时。?
预防孩子烫伤小贴士
1、洗澡水一定要先放凉水再放热水。不要把孩子单独留在大人浴缸里,防止其乱动水闸。
2、大人没看住时,孩子可能会去拨饮水机的热水开关,一定要看好。
3、电熨斗使用时要全程在场,防止孩子接触,使用后要及时收好。
4、最好不要让孩子进厨房。至少,不要将滚烫的汤锅汤碗放在孩子可能碰到的地方。
5、如果桌子很容易撞翻,或者撞一下上面的容器就会倒,那么应避免在上面放置热汤盆、热水瓶等高温物体。
6、如果某个地方孩子容易爬上去,那么,不要在上面放置高温物品。
7、不要将暖水瓶、装有滚烫食物的锅放在地上,每年都有不少孩子将其撞翻或者直接坐进去的。
8、尽量避免使用桌布,孩子会将桌布整个拉下来,同时打翻上面的所有容器。
9、对大些的孩子,平时应加强对熊孩子的安全教育,告知其可能有隐患的物品。
10、天气热时路边的金属/路灯。之前有过报道,一个孩子摸了一下地灯被烫出满手水泡,工作人员测试发现其温度达到度。
11、别让孩子用硬币去抠电动车的电池,后果很严重!曾有医生吐槽说经常接诊到被这个烧伤的熊孩子……
由于好奇期的幼儿常爱“摸坛、摸罐”,为防止发生意外,有的家长只是一味地教训不许动这,不许摸那,这样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更激发了好奇心,越不让动就越想动。
较好的办法是给幼儿提供一个玩耍的空间,准备些锅、碗、盆、匙,让他充分地玩耍,这样既满足了他的好奇心,也减少了他到处乱动乱摸的机会,确保了他的安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