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我们重点来说一下外耳道炎和中耳炎的区别,以及外耳道炎的危害!
一、外耳道炎和中耳炎的区别:
外耳道炎和中耳炎均属于耳部的炎症性疾病。不过外耳道炎和中耳炎的区别较大,外耳道炎通常是局限于外耳道,诱因通常是由于患者不当挖耳或者是外耳道进水所导致。而中耳炎通常是发生于患者的中耳腔有鼓膜相阻隔,主要的病因是由于患者感冒或者是鼻咽炎、鼻炎等导致咽鼓管粘膜充血、肿胀,继而引起鼓膜内陷,中耳腔负压形成中耳炎。外耳道炎主要的症状表现为耳部疼痛,疼痛较为剧烈,外耳道会有流脓、流血水等相应的症状。而中耳炎通常表现为耳闷、耳鸣、耳部不适、疼痛感不剧烈,在急性期可以见外耳道流黄脓,但查体时通常外耳道炎仅表现为外耳道皮肤粘膜红肿、充血,而中耳炎通常是鼓膜表面紧张部可见穿孔或者是鼓膜的表面,可见液体的平面表现为中耳腔积液。二、外耳道炎的危害:
1、急性外耳道炎易转为慢性,通常一些急性的外耳道炎会慢慢转变为慢性疾病的,主要是由于一些挖耳朵的方式不正确、药物的刺激以及一些化脓性的中耳炎的诱发等等引起了急性外耳道炎疾病。急性外耳道炎如治疗不及时或不得当会转为慢性。2、警惕着一些其他疾病,如中耳炎、糖尿病,有时候外耳道的皮肤受损或者发觉一些局部的抵抗力下降等,很容易诱发外耳道炎病症,像一些有糖尿病的患者,很容易导致外耳道炎的反复发作,其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绿脓杆菌和变形杆菌等。其它疾病如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贫血、维生素缺乏、糖尿病等亦可导致外耳道炎的发生。3、易导致耳聋耳鸣,这种外耳道炎疾病如果没有治愈之后,很容易导致耳聋、耳鸣的情况,主要症状为发痒、疼痛、肿胀以及一些表皮糜烂等浆液性分泌物,继而变为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时,通常易导致皮肤肿,鼓膜被遮蔽,引起听力下降,从而产生传导性耳聋及耳鸣。外耳道炎会导致人们出现耳聋耳鸣的情况,所以人们一定要多加注意,当外耳道炎会出现灼热、发痒、疼痛、充血、肿胀等,接着变化为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时,一般会使皮肤变肿,鼓膜被遮蔽,影响听力,从而产生传导性耳聋耳鸣,由于外耳道炎分泌无刺激,会使耳垂受累。严重者耳周淋巴结肿大、并出现全身发热、不适等症状。除了这些外,外耳道炎还会由急性转为慢性,这样对于人们的伤害性也是很大的,急性外耳道炎如果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得当则会转为慢性。一旦转化为为慢性外耳道炎,则耳部经常会产生不适感和痒感,并有少量分泌物,听力将逐渐减退,导致外耳道的皮肤产生充血或增厚的症状,外耳鼓膜会变得浑浊、标志不清,或由于鼓膜上皮受损,其表面会出现少量的肉芽。希望今天的康复案例和中耳炎、外耳道炎知识的分享,让大家有所收获,对今后在耳部疾病诊疗方面,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避免弯路治疗。
五一小长假还剩最后两天,想在假日结束之前得到有效治疗的患者,请抓紧预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