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大人一定要看好孩子
别让孩子离开你的视线,尤其是年幼的孩子
这句话说再多遍也不多
别等孩子出事了才后悔
▼
年11月10日,家住江苏徐州铜山大彭镇的刘爷爷在给电动车充电后,转身忙去了。此时,孙子宁宁也在附近。没多久,只听“嘭”一声巨响,刘爷爷转身,被眼前的一幕吓傻了:只见电动车充电口闪现一串串火花,冒出一股股黑烟,孙子宁宁摔倒在地。心系孙子的他,扑上去查看宁宁的伤势,结果发现孙子的右手3根手指不同程度的被烧伤,而且指身焦黑不堪。于是,他赶紧把医院治疗。万幸的是,经该院医生诊断,宁宁为轻度烧伤!而这起事故的原因,令人唏嘘不已!1岁多的宁宁出于好奇,觉得电动车好玩儿,看见地上有螺丝,顺势拿起,小大人般的围着电动车“检查”,自行把电动车充电头拔了下来,拿着螺丝戳到了充电口,结果被烧伤。这个年纪的孩子,好奇心旺盛,喜欢摸索新事物,稍有不察,意外就可能发生。类似事故实在是发生太多起了。
?年7月,湖北武汉,一名3岁大的小孩用硬币触碰到电动车充电口时,瞬间充电口火花四溅,三根手指头被烧伤。
?年3月,广西南宁,一位年轻妈妈把电动车钥匙给宝宝当玩具,没想到宝宝拿钥匙插进了电动车充电口里,导致插孔爆炸起火,宝宝的四根手指被烧伤,有两根手指的表皮甚至被烧焦了一大半。
?年4月,江苏扬州城北乡槐南村,一个小女孩,因为好奇,将一只小铁钩“捅”进电动车充电口里,导致手指被电击伤。
上述案例
孩子塞进电动车里的东西
螺丝、小铁钩、硬币、金属钥匙
都是金属制品
而把金属制品捅进电动车充电口,极易发生火花四溅,甚至爆炸的事故!看完下面这段视频你就明白了!(建议wifi下观看)
小编也整理了
消防蜀黍为我们做的实验
这个实验告诉大家
充电接口的温度
高的惊人!!!
实验开始1、肉片第一个上场“挨电”的“选手”,是一块被绑在铁皮上的猪肉。它的命运将会怎样?让我们拭目以待。只见消防员蜀黍慢慢地将铁片伸进充电口内,并接触到正负电极。“嗤”的一声,不到一秒钟的时间,充电口处就迸出火花。来个特写,大家可以清楚看到,铁片和猪肉不同程度的被烧焦。2、鸡爪、硬币紧随其后上场的,就是鸡爪了。消防员蜀黍用一只鸡爪代替人手,再用橡皮筋将一枚一元硬币绑在鸡爪上,把硬币慢慢搭在充电口位置,并与金属电极融到一起。仅过一两秒钟的时间,就听见“砰”的一声,白烟冒出,鸡爪部分被烧黑。如果这是孩子的小手,后果不堪设想。而和鸡爪绑在一起的硬币,被吸入到了充电口内,将硬币从充电口拿出后,只见硬币与电极接触的地方出现明显的缺口,硬币边缘已经发黑并破损。3、钥匙最后登场的是一把钥匙,消防员蜀黍用老虎钳夹着钥匙,缓缓插入电瓶车充电口。同样仅一两秒钟的时间,就听见“啪”的一声,火花飞溅。钥匙金属头瞬间被烧红并破损严重。实验结论通过实验可以发现,硬币、钥匙和铁丝等金属物体插到电动车充电口处,会导致电池短路,瞬间产生电火花和高温。而且,由于电动车电池插孔宽度大,使用时间长了,大部分的电瓶车充电口都没有了防护装置,一旦儿童拿硬币或者其他金属物质触碰到充电口,将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伤害。实验原理
为什么金属物和电瓶车插电口容易擦出“暴力火花”?有多年家电、电单车维修经验的张师傅告诉我们,电源主要分为直流电和交流电,电动车电池属于直流电源,通过充电后,电池将“电”先储存起来,使用时直接释放。而在强行对直流电源进行短路时,如果没有相应防范措施,蓄电池里的电流就会瞬间释放,形成大电流。如果把一个金属物接在这两个接头上,金属物就相当于一个导线,直接把一个电源的正负极两端接在一起了,这个时候电流和电压都很大,发出的热量也很多,极有可能把孩子的手烧伤,甚至造成更大的伤害。给电瓶车充电口“穿件衣服”
看过了触目惊心的实验,也明白了电动车充电口小宇宙爆发的原理。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又该如何防范此类事故的发生呢?小编觉得,最最要紧的,就是赶紧给你家的电动车充电口“穿件衣服”。电瓶车刚买来的时候,充电口处大多都有一个塑料翻盖盖住,但时间一长,加上翻盖容易在充电插拔过程中损坏,很多市民的电动车充电口也就呈“裸体”状态了。对此,大家最好到电瓶车维修点及时更换保护盖,避免充电口直接裸露。
此外,为了避免电瓶车伤人事件的发生,大家不光自己不要用铁钩、钥匙、硬币、螺丝钉、刀片等金属物接触电动车充电口,更要教育好家中的孩子远离这方面危险。那么,该如何避免类似事故呢?1.要将电动车停放在孩子不易接触到的地方。
2.平时要对孩子多叮嘱,不要接触电动车充电口,或用东西插、戳电动车充电口。
3.电动车充完电要随手合上保护盖,如果保护盖毁坏,要及时更换,一定要避免充电口直接裸露。
4.电动车在室外停放或充电时,还要避免雨水顺延电线流到充电口,造成短路放电。
5.最好在电动车电瓶上安装一个二极管,因为二极管是一种具备两个电极的电子元件,只允许电流单一方向流过,当电动车安装了二极管,充电口就只能充电,无法放电,能有效避免电池短路。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