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慧是一名孕妇
33岁才怀上第一胎的她
得知怀孕后便辞职在家休息
随着肚子越来越大
她的体重也越来越重
她也越来越懒
每天除了吃饭
其他时间都在卧床
每每站起来还会头晕目眩
她以为年龄大了怀孕都会这样
结果,医院产检时
医生却告诉她有妊娠高血压
建议她合理饮食和药物治疗
还告知如果不注意
孩子很容易发生窒息甚至出现死胎!
小慧很担心
这下开始注意每天自己身体的变化
也控制饮食
避免了悲剧的发生!
很多妈妈也出现过这样的情况:
朋友A:"我怀孕时也是高血压,生之前医生说是,重度子痫前期,全身都肿了,医生就说让早点剖,36+4剖腹产,我家宝宝下生体重有点轻5.2斤,生完医嘱上写脐带扭转42周。生完到了病房,水肿一会就下去了,胳膊明显瘦了点。现在宝宝一周岁多了。"
朋友B:"我31岁生我仔,怀孕三个月医生就说我有三高我直接能站不坐,吃都是控制,整个孕期只长胎不长我!生下来就可以穿以前的裤子,现在三个月了长胖了些没办法了要母乳喂养所以各种吃,但也没特地补什么,我快生的时候还洗一大盘子衣服是我自己说要坚持到底的。"
产检血压偏高,就要开始留心了!
妊娠高血压是怀孕后收缩压大于mmHg、舒张压大于90mmHg;怀孕后期的舒张压比早期多升高15mmHg,或收缩压多升高30mmHg。
一般来说,怀孕期间并发高血压,引起子痫前症,就属于高危妊娠,一旦发生,妈妈们应及早诊断治疗。
哪类孕妇容易患妊娠期高血压?
1、22岁以下的初产妇和34岁以上的高龄产妇;
2、体型较胖,特别是矮胖的孕妈;
3、孕妈妊娠前有高血压病史者,或家族有高血压患者,或只身有贫血、营养不良症状,则较容易患高血压;
4、双胞胎、羊水过多的孕妈患病概率较大。
妊娠20周后出现高血压、水肿、蛋白尿,即是子痫前症最明显的症状。轻者可无症状或轻度头晕,血压轻度升高,伴水肿或轻度蛋白尿;重者头痛、眼花、恶心、呕吐、持续性右上腹痛等,血压升高明显,蛋白尿增多,水肿明显,甚至昏迷、抽搐。高血压是属于不能停药的病症,孕妈妈要确实控制血压,才不会对怀孕或生产过程产生不良影响。怀孕后期出现的高血压,到产后3个月就可恢复正常。
高血压会让妈妈整个孕程的身心受到影响。要尽量降低胎儿的并发症,谨守生活与饮食的注意事项,才能让妊娠高血压带来的威胁和危害降到最低。
孕期13周开始,孕妇的体重1周约增加1斤。如体重突然翻倍增加,并有明显水肿现象,建议就医检查。妈妈整个孕期饮食清淡、规律作息、避免超重、定期检查,及时配合医生的治疗。
孕期控制体重增重不超过24斤为宜。多吃能协助控制血压的食物,如芹菜;增加优质蛋白质,如鱼类、去皮禽类、低脂奶类、豆制品等含丰富优质蛋白质;补充足够的钙、铁和锌,牛奶、奶制品、海产品如鱼、牡蛎等贝壳类及动物内脏含锌含铁丰富。
确诊妊娠高血压的孕妈也不要过分紧张,充分的睡眠可以降低血压和消除水肿,所以要多休息,并培养运动的习惯,以免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
更多热门资讯直接戳:
●孩子将来不孝顺的4个信号,第3种必须立即纠正!
●“赢在子宫里”还不够?!在香港培养一个“小邓紫棋”至少要花万!
●2岁孩子生前最后一秒,监控还原...令人不寒而栗!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